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之际,上海交大和德国波恩大学10月10日隆重纪念中国首位物理学博士李复几毕业100周年。纪念会上,尘封的往事被提起:百年前,李复几用自己的实验结果向当时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提出质疑。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光谱实验及其数学表达式成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热门课题。李复几的博士论文完成于1907年1月,题目是“关于勒纳德碱金属光谱理论的分光镜实验研究”,主要内容是通过拍摄钠的火焰光谱图来验证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勒纳德(Lenard)提出的“火焰中心发射说”。
众所周知,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勒纳德于1903、1905年提出的“火焰发射说”核心意思为:发射谱线的光弧是由大量的相互包裹着的中空火焰组成的,每层次火焰都是一个发射中心,每个中心发射一个线系,且主线系的火焰中空形状最大,第一、第二副线系的中空形状逐渐缩小。
为了验证勒纳德的理论,李复几在其导师凯瑟尔指导下,在波恩大学物理研究所作了实验研究。他将钠放入两根碳棒电弧中,用摄谱仪拍下火焰照片。然而即使以高倍放大镜在毛玻璃上观察,他也没有看到中空火焰的形状,甚至连一丝痕迹都不存在。
李复几又进一步通过加大光圈或延长曝光时间的方法,反复实验发现,加大一倍光圈,第一副线系谱线的图像就和正常光圈时主线系一样大;再加大光圈,第一副线系的图像还可以大于最小光圈时主线系的图像。因此,李复几得出结论:火焰图像大小实际上与其强度相关。
李复几在博士论文中说:“我相信,这足以证明勒纳德关于光弧由大量相互包裹的中空火焰组成,每一个都是一个发射中心,每个中心发射一个线系的假说是不正确的。”
勒纳德于1905年因阴极射线的实验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当时德国物理学权威,这样一位物理学大师所建立的理论,却被一个年仅22岁的中国青年学者质疑,这让世人瞠目。
李复几是我国物理学界公认的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1899年至1901年,在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中院学习,为南洋公学中院首届毕业生。
1901年8月,南洋公学选派他与胡振平、赵兴昌、曾宗鉴共4名中院毕业生留学欧洲。李复几先留学英国,后留学德国,1907年获得德国波恩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上世纪20年代以前,物理学在中国尚处于萌芽阶段,留学生大多选读法政、工程技术等学科,研习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学生为数极少,获得学位者更是寥寥无几。
据统计,1900年至1920年,我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学生只有3位,除李复几外,还有1914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的李耀邦,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胡刚复。其中胡刚复于1931年至1936年任教交大。他们开了研习物理风气之先,成为中国近代物理学发展史的“起点”人物。(新华社供本报专稿/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