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一年“三考”接受群众监督
乐清人大进行体制内监督创新,此举为全省首例
□通讯员 姜智敏 周建 本报记者 王增军
直到昨天,乐清雁荡镇村民戚朝洪回忆起半个月前的旁听情形,还显得很兴奋。
9月27日,戚朝洪作为市民代表,在乐清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旁听了副市长的年中工作汇报。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能到现场听副市长的报告,不但感觉我们自己很重要,而且我们能清楚地了解政府到底在忙些什么。”戚朝洪说,“我们心里的建议和意见,也可以直接说出来。”
今年初开始,乐清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进行体制内监督创新,建立了“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末交账”的制度,对7名分管副市长实行一年“三考”,并通过人大常委会专题会议等形式,对副市长的工作进行追踪监督。
■“考试”就像拉到广场上唱歌
到现在,乐清市的副市长们已经两次“参考”了。
5月10日,副市长们第一次“参考”时,乐清市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了20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听取他们的全年工作思路。
据一位与会人员回忆,每当一名副市长汇报完毕后,人大常委会领导就会紧抓一些问题不放,“场面显得非常激烈。”
根据乐清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除了9月份的“中考”外,到12月份或明年年初,副市长们的全年工作成果还将接受审议。
“我们之所以推出这项举措,目的就是让全市人民看到政府的具体工作和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乐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强说,同时,一年三次监督其实就是三次“加油”,在监督中支持政府工作。
“让副市长直面于人大和市民的监督,正如把一个人从包厢内唱卡拉OK拉到广场上去唱,这需要有随时接受评判的勇气。”赵乐强说。
■批评让副市长感到压力
乐清市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士说,在9月27日举行的“中考”之前,乐清市人大常委会还特意安排了“考前”准备。
乐清市人大常委会所有工作委员会,用一个月时间对副市长们工作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同时还专门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有关领导,给市政府的四套班子上《监督法》课。
9月28日,乐清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现场反馈意见会。主持人说道:“我们认为,7位分管副市长对存在的问题也能诚恳地给予分析,并能正确对待。但在对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剖析深度不够,原因分析不彻底……”
这样的批评,让乐清市的副市长普遍感到压力。
乐清市常务副市长王军坦言,参加这样的活动既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市人大常委会的这个举措能提高政府责任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和廉洁意识。
副市长李银巧说,这个举措,可以帮助分管副市长们进一步理清思路,寻找差距。同时,也为政府和百姓搭建了一个沟通的平台,使广大老百姓对政府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
■专家:走监督公开的新路子
对于乐清人大这一新举措,乐清市委书记黄正强说,这是一项制度创新,也是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有益尝试,对促进政府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事业心、责任心,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研究员胡经琨旁听会议后认为,这是贯彻落实《监督法》关于公开原则的有效举措,是监督形式的创新之举。
胡经琨说,乐清市人大常委会将监督形式公开化,常委会审议公开化,并将这种审议方式逐步向制度化迈进,为人大监督、监督公开走出了一条具有借鉴意义的路子。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如何以监督职能斧正不和谐现象,用“阳光”的手段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实行阳光监督,可促进政务公开,推动政府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