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宁夏模式”叫响海内外
金秋时节踏上宁夏的土地,无论是在毛乌素沙地的周围,还是腾格里沙漠的南缘,远远望去片片绿洲映入眼帘,昔日的不毛之地焕发出盎然生机。这景色令人震撼,更令人振奋。
住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的盐池县青山乡农民马志国感慨地说:“真是大变样咧!前几年俺这儿还是沙土掩住半截门,现在是绿茵如海、草丰畜旺,俺们农民的收入也翻番啦。”盐池县青山乡,是宁夏利用日本政府优惠贷款,对重点风沙区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项目区之一。这个风沙灾害频繁、沙化土地面积逐年扩大、草原严重退化的地区,经过草场围栏封育、补植牧草和灌木等多项治理,5500公顷退化的草场植被覆盖率已由原来的不足30%增加到60%以上,草场载畜量提高一倍。
宁夏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范围覆盖了宁夏全区一半的市县,共利用日本政府优惠贷款6500万美元。这个项目自2001年启动以来,先后投入资金7亿元人民币,完成造林、种草等生态工程治理面积5万公顷,使项目区森林覆盖率由8%提高到10.5%,天然草场植被覆盖率由不足30%提高到50%。项目区8万多公顷的农田得到了保护,80多万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态经济林、固沙中药材、围栏草场的建设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明显经济效益,每年农民人均增收200多元。
项目的成功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得到中央领导高度评价的同时,也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将宁夏项目管理方法称之为“宁夏模式”,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推广。国家审计署经过认真细致的绩效评价,认为“宁夏模式”是近年来我国众多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中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项目设计、管理以及实施中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值得总结和借鉴。
资金管理与项目管理统一,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宁夏模式”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效果,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宁夏财政厅副厅长马闽霞对此深有感触:“项目成功的关键,是有一个好的管理机制和一个强有力的专家团队。”
马闽霞介绍说,过去的常规做法是,每上一个项目,政府就要专门抽调人员成立一个项目办公室,由项目办管项目,财政管资金。这样做不但增加了人员编制和管理成本,也使资金与项目在管理上形成了“两张皮”,不利于项目总体把握与实施。“宁夏模式”对此进行了大胆尝试,项目都放在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不再另设专门的项目办。这样,原有职能部门的作用得到了发挥,扯皮的事减少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把每一分钱花到实处、花出效益,是“宁夏模式”另一个突出特点。按照惯例,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大都以采购贷款国设备为主,资金比例一般在50%以上。为了最大限度地将资金用到项目真正需要的建设内容上,宁夏在项目谈判中与日方反复磋商,将在日本国采购的内容确定在项目管理用车一项上,比例仅为贷款总额的1.88%,将98%的贷款资金用到了项目建设上,做到了贷款资金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
项目建设依靠专家团队,“护农富农”是硬指标
成立一支“专家团队”来指导项目建设,是“宁夏模式”的一个创新实践。宁夏从离退休的林业、农业、水利专家中成立了一支既有政策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资深专家组,为项目的建设计划、技术应用、资金测算、实施方案等各关键环节把关。项目在建设之初就明确,建设内容不能光图好看,更要注重实际效益,要把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项目建设的硬指标,确保落实到位。
银川市镇北堡镇昊元村村委会主任袁辉,2004年申请了1800万人民币的日元贷款,成为宁夏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志辉项目区负责人。袁辉指着眼前一排排茁壮成长的果树说:“生态治理在外行人看来就是种树搞绿化,其实这里面门道多着哩!项目区里种什么、怎么种,俺们全得听专家的。”
在专家的指导下,志辉项目区种起了混合林:有杨树、榆树,还有枣树等果树。“原来这里都是采沙后留下的大沙坑,现在快变成花果园了。”袁辉乐滋滋地说,如今全村400多户农民都参加项目区栽树,从栽种到管护,每位农民一年从项目区拿到的劳务报酬就接近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