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一部名著模样多多,充斥着出版市场:改写本、改编本、白话本、故事本……名著经典成为百变宝库,不断被做着整容的“手术”。此番“热点”未消,又出现了“白译热”,许多名著的全译本、选译本等纷纷问世,当此之时,经典名著特别是古典名著,哪个没有被“白话”一番呢?如今,不少出版社又针对信息传播迅速、读者生活节奏紧张的现实,扎堆推出古籍名著缩编本。
所有这一切似乎都为了一个宗旨:为读者着想。但读者读后买账吗?远的不说,就名著缩编而言,我们看就需画个大大的问号。
文学的载体是文字,传世之作的文字往往是增一字则肥,减一字则瘦。当年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样呕心沥血的作品,增减一字都无异于毁容,更何况是大段大段地“改装”。由此可见名著缩编必然让名著失去原有的韵味。试想,如果托翁百余万字的《战争与和平》被改成几万字的缩编本,读者还能从作品中感受到托翁的文字魅力吗?雪夜拥读沁着墨香的经典“砖头书”,曾经是多少人的追忆和留恋。而我们在享受缩编本带来的快捷阅读的同时,是否正悄然失去对文学经典的鉴赏能力呢?可以说,阅读缩编本的文学名著,获得的只是故事情节的梗概,而失去的则是审美愉悦的读书享受。
名著缩编本的出版,是否诚如出版者所言,是适应多元化时代、大众化时代的文化需求,富有积极意义呢?我们以为很值得商榷。培根所说的一句话很令人警醒:“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淡而无味的茶,还有谁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