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大力推进煤矿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建…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阳城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全县共有各类矿井77座。其中:年产300万吨矿井和90万吨矿井各1座,60万吨矿井2座,45万吨矿井5座,30万吨矿井27座,21万吨矿井3座,15万吨矿井33座,9万吨矿井5座。年设计生产能力2148万吨。近几年来,阳城县煤炭工业局按照省煤炭工业局的要求,通过大力加强煤炭工业新型化建设,不仅大大提高了煤矿安全系数和安全监管水平,而且,煤炭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带动全县经济强势发展,再上新的台阶。2006年,全县生产原煤820余万吨,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06亿元,财政收人11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列全省十强县行列。阳城县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了保障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建立了煤矿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并从中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煤炭工业新型化建设,领导的重视,政府的推动是关键。
阳城县为了扭转煤矿瓦斯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从2000年开始,就高度重视并着手推动煤炭工业新型化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乡镇煤矿中,率先建立了煤矿安全生产“数字化”监测监控系统,县政府下发专门文件进行安排部署,县长冯志亮与重点产煤乡(镇)的乡(镇)长、有关部门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县政府严格规定,要把煤矿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建设当作考核乡(镇)政府和单位负责人年度工作的一条重要依据,对不能在限期内完成任务的煤矿,要严肃追究所属乡(镇)领导、部门负责人和煤矿矿长的责任。领导重视,政府推动,为阳城县顺利完成煤矿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建设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煤炭工业新型化建设,必须认识到位,措施得力。
我们当初建立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与现在安装煤矿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为了监测监控瓦斯,有效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而后者虽然也是为了煤矿安全生产,但由于涉及到煤矿入井人数这个“敏感”问题,大多数人一开始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特别是办矿单位领导和煤矿矿长的情绪最大。为了从思想上解决问题,阳城县煤炭工业局除召开动员大会外,还分片、分层次召开座谈会、讨论会,有的甚至个别进行沟通交流。在不厌其烦又合情合理的讲解下,抵触情绪逐渐消除,赞成的声音越来越多,煤矿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建设得到了保障。
在此基础上,我们采取了四条措施予以推动。首先是责任到人。实行了局机关班子成员包乡(镇)、业务科室人员包片包矿的责任制,并制定了明确的奖惩办法。其次是设立“高压线”。就是分批、分期排进度,定期限,对不能如期完成任务的煤矿,坚决实行停产整顿。其三是适时指导。为了保证按期完成,仅2006年一年,阳城县就连续下发了四个文件,并组成巡视督查组,进行适时指导。其四是重视协调。责成一名副局长专门负责协调厂家和煤矿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了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到目前,全县77座矿井,6座南部民用煤矿除外,有71座矿井、10个产煤乡镇的“数字化”监控系统全部与县监控中心联网运行。其中,44家生产矿井全部完成煤矿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安装任务,并有38家联网试运行基本正常,在全市乃至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三、煤炭工业新型化建设,必须讲求实效,在“管”字上狠下功夫。
阳城县煤炭工业局在多年的煤炭工业新型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使新技术、新设备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在管理上狠下功夫。为此,阳城县煤炭工业局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完善制度。在原有监测监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重新制定了《阳城县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监测与管理系统联网煤矿实时上传数据格式规范与要求》《阳城县煤矿井下全员佩戴身份识别卡制度》《阳城县煤矿井下全员身份识别卡使用管理办法》和《阳城县煤矿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运行台账》等管理制度。二是加强培训。全县现有高中以上程度的监控管理人员400多名,其中有178名分三期接受了县煤炭局组织的专门培训。三是严格检查。就是把煤矿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的运行使用情况作为安全检查的一项主要内容,要求安监人员下井必须检查系统运行情况,必须填写检查卡片或执法文书。四是严肃查处。把人员考勤定位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当作重大安全隐患,明确规定要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阳城县煤矿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在试运行中,就显现出七个方面的优越性。第一,能有效控制入井人数。第二,能有效控制超时生产。第三,监控系统能随时查询井下特殊工种人员和跟班领导的行动轨迹,有利于促进特种人员尽职尽责。第四,有利于企业内部考勤管理。第五,有利于限制工人进入盲巷、采空区等禁止区域。第六,县、乡(镇)安监人员随时可以在监控系统上查询到全县煤矿井下的人数和分布情况,有利于提高煤矿安全监管水平。第七,监控系统历史数据可以保存一年以上,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查处有了“黑匣子”。
阳城县在积极推进煤炭工业新型化建设中得到了经验和实惠,虽然也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安装厂家过多,各个厂家的规格型号、技术标准不同,给我们今后的维修、管理、使用造成了较大的难度。但相信,有省、市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再加上积极的态度,坚决的行动,就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和问题,有所作为,一定会在煤炭工业新型化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李晓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