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专访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昨日下午3时30分许,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门口的一辆军牌轿车上,下来一位老者,其面容似曾相识。突然,守候在基地门口的一群记者中有人发出惊呼:“快看,那不是欧阳院士吗?”此人正是“嫦娥”奔月的关键人物——探月工程中国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面对众多记者和“长枪短炮”,欧阳院士一改以往“有问必答”的慷慨风格,连连摆手道:“今天希望大家理解,我不能回答所有记者的问题。”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与本报记者一起上车,开往事先已确定好的采访地点——泽远乡派出所办公室。在那里,这位72岁的老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揭秘>>>
探月工程两大难题尚未破解
当“嫦娥一号”被送到38万公里的高空后,它在完成预定科学计划时会存在哪些困难?欧阳自远向记者表示,此次探月将面临的两大困难仍未得到很好解决。
首先是探测器的太阳帆板等三个部位要分别对准太阳、地球和月球,在距离遥远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探测器的运行轨道是一大难题。其次,以往地球接收探测器信号的距离是几万公里,现在达到几十万公里,中间的损耗是非常大的,如何保证信号的远距离传输也是一个难题。
据了解,曾有来自80多所院校的200多名专家,试图共同研究解决“嫦娥一号”探月过程中的这些困难。欧阳院士表示,上述两大困难目前有一些技术上已有解决方案和设想,“但并不是特别乐观,技术问题很复杂,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取得很大进展,我们会在上天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解疑>>>
“嫦娥”减速以让月球“捕获”
据欧阳院士介绍,当把重达2350千克的“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后,在实现绕月运行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地月轨道绕地球周围飞行时经过三次变轨。 随后,“嫦娥一号”必须有很高的速度,当它达到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每秒7.9公里),就能够围绕地球飞行而不会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下落了,这时它在停泊轨道上。当加速到每秒10公里时,“嫦娥一号”进入了远地点为38万公里的大椭圆轨道,飞向月球。 环月轨道阶段是极为关键的,“嫦娥一号”在此前高速度飞行,不减速,它很可能或者掠过月球,或者撞毁在月球表面。
此阶段最考验中国航天技术,怎样控制减速时间、减速数量,怎样做到恰到好处地制动减速,调整轨道,让“嫦娥一号”减速到1.7公里/秒(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而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欧阳院士强调,这需要地面测控系统准确测量“嫦娥一号”各种重要参数,准确指令减速火箭的启动、关闭等,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嫦娥一号”在高度为200公里的极月圆轨道上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一工作也可以说是采用多种方式观测“嫦娥一号”。
喜讯>>>
普通人可短时观测“嫦娥”奔月
记者向欧阳院士请教,普通老百姓如何才能目睹这次“嫦娥”奔月的盛况?
“普通人通过电视观看是最保险的方法,这是指发射。”欧阳教授介绍说:普通民众也有机会在“嫦娥一号”在地球周围绕行时观测到,但机会十分难得。有些地区可能有一次机会,当“嫦娥一号”在该地区上空飞行一分钟至几分钟时。有的地方可能没有任何机会,因为“嫦娥一号”卫星可能就不经过你这个区域的上空。因此,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个难得机会。还有一种可能,即使飞过有关区域,但如果“嫦娥一号”卫星不在地球影子外面,此刻,如果你那个地区的天光不够暗。都难以观测到。最关键的是,对普通人来说,这一切的判断很难自己做到。
“因此,我们会专门针对此作精准预测,通过航天、天文等有关部门向航天爱好者及时提供有关观测信息,请航天爱好者和天文爱好者们密切关注。”
档案·欧阳自远
◎1935年10月出生于江西吉安,在永新长大
◎195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
◎1956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
◎1964年10月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969年9月参与中国首次地下核试验
◎1988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
◎1992年向“863”计划组提出建议,我国应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
最新消息 | ||
精彩推荐 | ||||||||
代表风采 | ||
辉煌历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