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电脑练打字 点点记下母爱几年写下几万字 脑瘫儿写成“母爱小说”
核心提示
24岁的洛阳青年王一林是名手指僵直、口齿不清,连生活都无法自理的脑瘫患者。母亲带其四处求医,为照顾他母亲辞职看车棚。
为感恩母爱,他用三四年时间写了一部表现母爱的短篇小说,并自学电脑将文稿录入。今年6月,他的小说在第二届中华青少年文学书画摄影大赛上获一等奖。
他很善良,虽然全家收入仅千余元,但他依然把别人捐赠给他的2000多元善款,转赠给一名春蕾女童。
□记者 温中豪 实习生 王娟 文图
母亲辞了职
“妈妈为我做出的牺牲太多了……”昨天,王一林通过QQ对记者说。
王一林口齿不清,记者的采访只能通过QQ进行。“我出生几个月后,爸爸妈妈发现我和同龄孩子不同,就开始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的结果是小儿脑瘫。”关于自己的病,王一林在他的自传体小说里这样写道。“虽然是小说,但全部是我经历过的事情,每个细节都是真实的。”他说。
“妈妈一天到晚都在照顾我这个病孩子,而对来自人们的怜悯、疑惑和不解各种目光,她一直坦然面对。”王一林说,“有人看我是个脑瘫儿,为我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就劝我妈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可妈妈为了有充分的精力来照顾我,坚持不要第二个孩子,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我的身上。直到我12岁那年,看我病情好转,有了一定的自由活动能力,她才要了第二个孩子,就是我妹妹。”
“只要我们活一天,就让孩子快乐一天。”王一林的妈妈张爱萍、爸爸王悦在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家属院住,说起儿子,张爱萍言语间满是疼爱,孩子只是运动障碍,智力没什么问题,“上小学时,他爸先把他送到学校,我到学校照顾他。由于孩子活动不便,每个课间,我都得赶到学校,看孩子是否需要上厕所,并搀扶他到教室外面活动一下。当时我还在洛阳石化设计院上班,老在上班时间往学校跑也不好,我就主动辞去这份不错的工作,改到我们家属区看自行车棚,这个车棚离儿子学校很近,照顾儿子会很方便。”
小说获大奖
“别看他行动不便,话也说不清楚,但孩子记忆力非常好。他非常喜欢学习,当时上小学,没有学校愿意收他,但他吵着要上,我们单位的学校就让他去当旁听生,谁知他听了一段不愿走,就一直上到小学毕业。小学毕业后,没有学校愿接收他,只好在家读一些小说、杂志,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在2000年,他向我打听一些他小时候的事。我问他干什么,他说想把妈妈照顾他的事情记录下来,好将来看。我当时也没想到他要写小说,就给他讲,他每天都会写一点,等他写了厚厚的一本时,我才知道他想写这样一本小说。”张爱萍说,儿子先是把小说写在作业本上,写了厚厚的三大本,其间他不断地修改。到2005年,他外公看他在家整天没事,就给孩子买了一台电脑。虽然我们全家没人懂电脑,但他按照计算机书籍上的内容,居然学会了打字、上网,经过几年的练习,现在能每分钟打20多个字。
写好小说后,他把稿子录入到电脑里,并让家人看,“儿子小说的初稿叫《命运的考验》,有两万多字。我看了儿子的小说后,心里特别激动,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妈妈。”张爱萍说,今年,她从以前的同事那里知道了第二届中华青少年文学书画摄影大赛的消息,好心的同事就替儿子报了名,儿子参赛并获奖的这篇短篇小说叫《母爱铺天盖地,我的病残童年充满阳光》,是根据《命运的考验》缩编的,共有3000多字,没想到在今年6月下旬,这篇小说竟获了一等奖。
这部自传体短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王小林,其原型就是王一林;书中的母亲张平、父亲王跃,就是他父母王悦、张爱萍夫妇。小说以大量感人的细节,详细记录了他从出生到父母亲带他四处求医,妈妈教他在家学文化,照顾他上学的事迹。
“我决心写下这些话。尽管对我来说,写字会很艰难,很慢,很慢,但会比我说出来更容易一些。我必须写出来,我的感受,我的感动,我的感谢和感恩,还有我的努力和决心……”王一林在小说《母爱铺天盖地,我的病残童年充满阳光》的序言中写道。评委认为王一林的这篇小说文笔优美、细腻,感情真挚动人。
关于妈妈在为他治病时付出的艰辛,他在小说中这样深情描述
母 爱 小 说
北京市上下班坐公交车的人特别多,看病常常会遇到高峰期。每天妈妈抱我坐车,车上座位都是满满的,有时没有人给我们让座,妈妈只好一只手抱着我,一只手扶着扶手。实在累了,就把我放在卖票桌上坐着。路上要倒两三次车,如果遇到堵车,就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医院。妈妈有个毛病,她只能右胳膊抱孩子,还要背个包,真是累坏了我的妈妈。晚上睡觉的时候,妈妈才发现右胳膊肿得像大萝卜一样粗,但她给我治疗却没有耽误一天。
一个寒冬的晚上,妈妈给我洗完脸,把我放在床上,让我自己先看电视,她去洗衣服,可是衣服还没有洗完,就听见屋里“咚”的一声,妈妈立刻跑过来,只见我已经趴在地上。她抱起我,发现下巴摔了一个大口子,她一手抱着,一手拿着手绢捂住我的下巴,顾不上穿棉衣就往医院跑。路上连一个人都见不到,只听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到医院都快十点了。
转赠贫困生
今年7月,王一林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北京领奖,一些来自大陆、香港、台湾等地的获奖选手,看到王一林身残志坚非常感动,就在大赛组委会的组织下,为王一林募捐2154元。
在募捐现场,北京《今日信息报》的一名女记者问王一林将用这笔钱做什么,王一林就通过妈妈转告这位记者,他想把这笔钱转赠给洛阳的贫困学生。
“我当时也很感动,就问孩子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孩子说,在他困难的时候,有这么多人帮助他。他为这个社会做不了什么贡献,就想帮帮别人。”张爱萍说,回到洛阳后,他们通过洛阳市妇联,将善款和王一林自己的246元压岁钱,一起捐给了洛宁县“春蕾女孩”李小歌。
而王一林家并不富裕,其父母均在2000年买断工龄下岗,母亲在家照顾王一林,父亲在外面当钳工挣钱养家,每月也就1000多元的收入。在给李小歌捐款仪式现场,洛阳市残联理事长刘峥伟当场授予王一林“洛阳市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
“孩子心眼不错,在1997年的时候,他从电视上看到希望工程的事,就从他的压岁钱中拿出450元,委托他爸爸办理了捐赠手续。”张爱萍说,王一林帮扶的是宜阳县石村乡纪彰小学学生伊少阳,他们一直资助到少阳初中毕业。
虽然将所得善款如数捐助,但并不意味着王一林不想钱,他通过QQ和记者聊天时说:“你能否帮忙把我写的文章发表,我姥爷得了癌症,挣了稿费,就可以给姥爷买些好药了。”
很慢很慢,他在键盘上敲了几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