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昌10月24日电 (记者孙彦新、李宣良)“中国不与任何国家搞任何形式的月球竞赛,”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本着和平开发利用的原则,将与全世界共享探月成果。”
近年来,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探月热潮,许多有能力的国家纷纷制定和公布了自己的探月计划。
“中国探月的决策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的,并没有攀比别人。”参与了绕月探测工程决策立项全过程的栾恩杰说,“当中国的航天技术和经济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自然而然地作出了迈向深空的决策,而选择从探月起步,则是根据科学探测由近及远的基本规律。”
中国科学家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在月球科学领域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研究,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探月相关方案的论证,2000年发布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首次公开了中国人要探月的消息。栾恩杰说,在我们研究论证的过程中,人类月球探测活动正处于低潮期,绝大多数国家还没有公布新的月球探测计划,因此,我们的决策并没有受到任何外来影响。
尽管美国和前苏联冷战期间的月球竞赛取得了一系列月球科学成果,但目前人类对月球还所知甚少,需要探索的领域还很多。嫦娥一号卫星的科学目标定为四项,对此,从事30多年月球科学研究的欧阳自远说,“每个国家的科学家都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确定科学目标,这之间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如果取得成果,改变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某个国家对月球的认识。”
为了实现能量最优的原则,嫦娥一号卫星采用一种非常独特的飞行方案,卫星需要经过多次轨道控制花费大约两周时间建立月球工作轨道。
“只要成功到达月球,满足科学探测需要,这个飞行方案就是好的。”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说,“各个国家根据自己航天器的特点,制订不同的飞行方案,大家各有所长。”
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们,独立自主地完成了绕月探测工程的相关研制生产,中国的绕月探测工程从技术方案到科学目标都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栾恩杰说,这丰富了人类的月球探测活动。中国的探月成果与世界共享,也推动了人类深空探测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车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