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红塔特约 > 嫦娥一号消息

嫦娥奔月路线史上最复杂 创我国航天史7项第一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将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许于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从此踏上探月之旅。本网将对此次发射进行图文实时播报,敬请广大网友关注!

  昨天上午8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召开新闻发布会,与会专家透露,“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最佳时间确定在今天下午18时05分,早晨6时许启动“发射前12小时程序”,开始加注主燃料,发射前6小时加注补充燃料。

目前,长三甲火箭常规燃料加注完成,现场发射观赏平台准备就绪。

  与前一天不同的是,哨兵的值勤地点前移了200米,社会车辆不能再靠近发射场大门。为了防止陌生人留住当地居民家,当地派出所已经通知村民登记所有家庭成员,同时上报留宿人员。今天早晨开始,通往发射中心的通道戒严,有关部门还从成都调集警力,协助发射当天的值勤和保障工作。

  24日凌晨4时左右,西昌突然下起小雨,几分钟后,迅速演变为倾盆大雨。专家称嫦娥一号今晚6时能否按预期发射,要看当时气象条件再做决定。

  持续两个半小时后,暴雨逐渐减弱,约在清晨7时10分,降雨基本停止,天空开始放晴。西昌市气象台气象专家预测,今天白天至夜间,西昌地区阴有小雨,最低13度,最高25度。专家称,假设今天傍晚下起小雨,正常情况下应该对卫星发射没有影响,只要不下暴雨且没有雷电,嫦娥一号按预期发射,基本没有问题。

  据央视国际报道,今天上午6电左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已经进入到发射塔内进行发射前的准备工作。现在西昌的天气状况是阴,偶尔有小雨。根据气象预报,今天上午可能有一个比较小的降水过程,至于今天的天气情况是否会影响到嫦娥一号的发射,一会将会有比较确切的消息,现在前方控制中心正在进行最权威的天气情况会商。

  据了解,今日下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周围和火箭弹道下方的附近村民都将按计划进行疏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疏散涉及群众数千人,卫星发射中心将与地方有关部门一起做好疏散工作,力求做到“不漏一人”。

  据了解,从昨晨6时已开始筹备的常规燃料加注已于昨晚完成,今日中午11时起将进行最后一次“输血”加注低温燃料。

  对“设计寿命1年”的“嫦娥一号”卫星来说,一年后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国防科工委有关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尚未确定。

  据中新网报道,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24日早8时,中央气象台的早间会商重点针对西昌卫星发射场今天的天气情况进行了讨论,经过中央气象台预报专家和成都中心气象台的讨论,一致认定,24日下午卫星发射场为多云天气,云量4-7成,对嫦娥卫星的发射基本无影响。

  人类探月历程简介: 1994年,美国发射“克莱门捅号月球探测器,其主要任务是试验“星球大战”计划研制的仪器,在科学上取得了丰富成果,借探测月球、小行星1620及空间环境,验证了敏感器及航天器技术。

  1998年,美国发射“月球勘探者”月球探测器,这是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后发射的第一个专用月球探测器,开始了美国新一轮的月球探测计划。“月球勘探者”采用了一些低成本飞行器设计,结构较简单,它提供了月面一些重点地区的大量基础性数据,所得数据比“克莱门捅探测器详细得多。

  2003年9月,欧空局于发射“智慧1”月球探测器,绕地球螺旋式飞行后于2004年11月到达月球,2005年3月步入绕月工作轨道。按最初的计划,“智慧1”绕月球运行6个月,后来任务被延长1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综合利用太阳能电推进系统和月球引力的空间探测器。

  2007年9月14日,日本发射“辉夜姬”(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包括主轨道器和两颗子卫星在内,探测卫星搭载了14种高精度仪器,将承担研究月球起源和演变的全月球高精度观测、研究未来月球利用和载人探测的可能性、开发未来月球探测技术等3个科学目标。

  提示:今日下午17时30分,长三甲火箭副主任设计师刘建忠、长三甲火箭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孙岳和《太空探索》杂志原社长主编李龙臣将做客搜狐,和大家一起观看嫦娥卫星发射直播并进行解说点评。敬请关注。

  针对人们最关心的卫星发射时间问题,据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志远介绍,“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任务进入倒计时,发射时间最后决定采取两套方案,24日18时05分为最佳发射时间,第二方案就是推后两天发射。如果错过这三天,发射将延至明年。

  西昌现在是怎样一番景象?今天上午进行了两项关键的发射前准备工作,一个是对“嫦娥一号”的“坐骑”“长三甲”火箭加注燃料,一个是给卫星本身的电池加电,这是为它们提供“动力”,确保它们能够完成奔月的关键环节。

  卫星发射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卫星发射对西昌人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据说以前发射时城里也会感觉到震动,现在技术先进了,震动已经不明显了。说到撤离的村民,官方说,按要求这次有1.2万名村民将撤离到基地2.5公里以外,发射前2个小时村民必须全部撤离完毕。村民休息生活等安置工作,当地已经全部准备就绪。

  为了让卫星顺利抵达月球轨道,工程技术人员给嫦娥一号配备了一台动力充沛、速度极快的座驾——“老搭档”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泽洲在接受国防科工委网站访谈时表示,探月卫星升空后,要沿着椭圆形的轨道绕地球转5—7圈,需要10—12天可以飞到月球附近。在进入使命轨道前,卫星需要进行9—10次的变轨。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出现撞击月球或飞离月球的可能。

  与以往发射的所有卫星轨道不同,嫦娥一号的飞行轨道是全新的,复杂程度也是史无前例的。奔月路线堪称史上最复杂。

  我国长三甲火箭目前的发射成功率是100%。但并不能说发射没有风险。与以往发射的所有卫星轨道不同,嫦娥一号的飞行轨道是全新的,复杂程度也是史无前例的。奔月路线堪称史上最复杂。长三甲火箭从1994年首飞至今只发射了14次。从设计的角度看,长三甲火箭设计的飞行可靠性指标是0.95,所以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讲,是不可能确保每一次发射都成功,这就是航天发射既是高科技也是高风险。

  嫦娥一号什么样?“嫦娥一号”是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所代表的“嫦娥工程”是中国自主创新的航天工程。在官方公布的图片上,“嫦娥一号”就像一个“插上翅膀的魔法箱子”。主体结构是一个六面体,带有两块太阳能帆板可以收放自如,展开后最长达18米。据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泽洲介绍,“嫦娥一号”起飞重量为2350kg,重量、体积都要小于“神舟六号”飞船。

  开发嫦娥一号花了多少钱?关于“嫦娥一号”的“身价”,今年8月,郝希凡接受国防科工委网站访谈时作出这样的回答:“国家投入14亿元作为‘嫦娥工程’一期第一颗卫星的研制经费,以及地面测控、发射、地面数据接收等基础设施的补充建设经费。”

  嫦娥一号“本领”如何?“嫦娥一号”主要继承了“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和遥感卫星的成熟技术,并根据“嫦娥工程”的任务特点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创新。“嫦娥一号”卫星及所搭载的仪器基本为“中国制造”。在空间技术领域,“嫦娥一号”实现了多项新技术的突破。例如,首次采用了S波段定向天线,首次使用了紫外月球敏感器,首次设计出卫星奔月轨道,研制出适应地月复杂热环境的整星热控制分系统。

  “嫦娥一号”搭载的30首乐曲名单:《谁不说俺家乡好》、《爱我中华》、《歌唱祖国》《梁山伯与祝英台》、《我的祖国》、《走进新时代》《二泉映月》、《黄河颂》、《青藏高原》、《长江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七子之歌》《我的中国心》、《高山流水》、《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阿里山姑娘》、《贵妃醉酒》选段、《难忘今宵》《歌声与微笑》、《春节序曲》、《半个月亮爬上来》《游园惊梦》选段、《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良宵》《十二木卡姆选曲》、《东方之珠》、《在那遥远的地方》《我是中国人》、《但愿人长久》

  月球上到底有什么?提到月球矿藏,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研究员说,氦-3是一个不能不说的东西。有关专家认为,氦-3在地球上特别少,但是月球上很多,光是氦-3就可以为地球开发1万-5万年用的核电。地球上的氦-3总量仅有10-15吨,可谓奇缺。但是,科学家在分析了从月球上带回来的月壤样品后估算,在上亿年的时间里,月球保存着大约5亿吨氦-3,如果供人类作为替代能源使用,足以使用上千年。

  刚刚介绍了有关嫦娥一号的知识以及月球上的资源。现在发射现场又有新的进展,据介绍,火箭第一级、第二级发动机燃料加注已经完成,上午,火箭第三级发动机正在加注的燃料是液氧和液氢,由于这两种燃料非常昂贵,并且只能在燃料箱内保留12个小时,这意味着火箭必须在这个时间内进行发射。如果12小时内没有发射,则必须重新进行液氧和液氢的加注,而重新加注从准备到完成要7天时间。

  “嫦娥”要飞多远?从西昌起飞升空,到抵达遥远月球的“工作岗位”,“嫦娥一号”卫星将在13天18小时左右的时间里飞行超过100万公里。按照制定的飞行计划,“嫦娥一号”卫星的旅程将先后经历调相轨道、地月转移轨道、月球捕获轨道三个阶段。期间将实施4次加速、3次中途轨道修正、3次近月制动共10次变轨,最终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嫦娥一号”卫星也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飞行变轨次数最多的人造卫星。

  据新华网消息:嫦娥一号发射场各点位刚刚进行了时间校对,各点位设备时间保持一致。嫦娥一号卫星进入发射前的最后准备,预计今天18时05分发射。

  据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消息人士透露,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各总指挥、各系统总师包括嫦娥绕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已经进入指挥大厅,他们正在仔细核查相关参数。目前,火箭燃料还在继续加注,预计会在发射前三个小时完成,参加发射的各工作人员也将在2点前全部就位。此前专家曾指出,“嫦娥一号”第一发射窗口为24日18:05,第二发射窗口为25日18:00分,第三发射窗口为26日17:55分,如果这三次机会,那“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就只能等到明年年初再择机发射了。

  据新华网消息:目前发射场风速1.3米/秒,温度20.8摄氏度,能见度30公里。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三号发射塔架雄伟壮观。嫦娥一号卫星发射进入4小时准备程序。

  据报道,今晚18:05分左右,嫦娥一号卫星将正式发射,中午一点钟左右,前往“嫦娥一号”发射现场观摩台的游客和记者已经出发了。游客人数大约2000人左右,中午12点就已经在位于西昌市中心的火把广场等待出发,大约一个小时左右会到牛头山观光,届时所有游客都要在山上等待晚上18:05嫦娥一号发射。 此次对嫦娥一号卫星的观摩都是通过西昌的旅行社来组织的,所有的食宿安排都没有任何的问题。在行进的途中,能够看到路边的所有路口都有警示牌,路的两边全部有警察在站岗。一路上没有任何的安全隐患。 目前游客车辆已经行进到了城南大道迎宾路,往发射中心方向行驶,主要路段都有交警支持来确保一路畅通。(钟文)

  据新华网消息,发射场各岗位正在进行状态检查,指控大厅内大屏幕上跳动的监测信息表明,一切正常。发射场风速降到了1米/秒以下,而允许发射的地面风速为10米/秒。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属各测量站,青岛、喀什、厦门测控站,太平洋上的远望二号、远望三号测量船,均已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据新华网消息:各岗位向指挥员报告,起飞程序检查结果正常。发射场正在进行点火模拟检查,以确认飞行程序是否正确。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朱毅麟和《世界军事》杂志主编陈虎做客新华网就有关嫦娥一号卫星的情况为网友答疑解惑。朱毅麟说,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和其他卫星差不多一样。

  据人民网报道,今天下午4点,北京飞控中心新闻中心将召开首场新闻发布会,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著名航天飞行测控专家朱民才将向媒体介绍飞控中心相关情况以及嫦娥一号的有关情况。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设计师叶培建:卫星充电已经完成,发射前60分钟,卫星将不再做任何动作。

  根据确定的计划,嫦娥一号卫星的具体发射方案是:先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探测器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5.1万公里的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专家表示,嫦娥一号卫星选择这种发射方案有几个优点:一是可以确保重力损耗控制在5%以下;二是将运载火箭的入轨点和三次机动的近地点安排在同一地区,有利于轨道机动时的地面监测;三是由于中间安排了24小时停泊轨道,可以比较方便地解决发射日期后延的问题。

  名词解释:正样阶段和正样星 正样阶段是在完成初样研制的基础上,研制提供正式样机,全面检验航天器性能的阶段。该阶段工作内容包括正样设计、正样生产和正样试验,全面鉴定产品的设计和工艺。

  正样阶段的设计任务是完成系统、分系统的技术设计和技术协调的接口设 计以及正样阶段的技术文件和图样设计。正样阶段的生产任务是编制正样工艺方案,完成工艺设计,对工装模具进行修改和生产,完成元器件和原材料的备料,分系统产品的生产,地面电气和机械设备的修改、生产、正检星总装和发射星总装。正样阶段的试验任务是拟定地面试验方案,编制试验大纲和进行正样试验。试验种类有设备级的交收试验、分系统级的联试、整星的电性能测试、质量特性测试、地面环境试验、发射场发射实施准备和飞行试验。

  正样星是在正样研制阶段通过了地面验收试验,可用于发射的卫星。根据卫星研制程序,正样星研制应在初样星研制任务完成之后开始,即按照正样设计要求和初样星试验后所确认的结构和技术状态,设计、试验可用于发射的卫星。正样研制阶段通常研制一颗正检星和一颗发射星。正检星进行地面的各种鉴定试验(振动试验、热真空试验、电性能测试、电磁兼容性试验等),发射星只进行验收试验。正检星和发射星的技术状态完全相同。正检星的星上产品通过试验证明其技术状态正确,经受了鉴定试验的考验,可以作为发射星的备份产品,如发现问题,经修改、补做试验合格后,也可作为发射星的备份产品。

  在我国实施的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中,月食问题对嫦娥一号卫星的飞行和探测构成了考验。据了解,在嫦娥一号卫星环绕月球飞行探测的一年寿命期内,卫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两次月食,每次月食的有效阴影时间均在3小时左右。月食对星上蓄电池组的低温放电能力、温度维持能力以及各设备的低温耐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如果蓄电池不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由于电力问题,还会产生其他影响。因此,此次嫦娥一号卫星的设计中,科技人员充分考虑了月食对嫦娥一号卫星的不利影响,而实际效果将等待检验。

  据央视国际消息,在刚才2:05分左右的时候,现场指挥员发出西昌指挥大厅第一声口令,倒计时四小时准备。这对于整个火箭发射系统来说应该是非常重要的节点,标志着它进入嫦娥一号组织实施程序。大家都看过篮球赛,比赛之前双方运动员都要进行热身活动,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热身在比赛前三分钟,裁判员有一声哨音,准备口令就相当于裁判员哨音,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检查,从现在开始所有系统要进行联合调试。

  据人民网消息:游客已经前往发射基地。

  据人民网报道:“嫦娥一号”发射进入3小时准备程序。

  据新华网消息: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空前开放。发射现场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记者和2000多名游客,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的航天界人士也应邀前来观摩。

  据新华网消息:发射台下,40米深的倒流槽内已经注入了400吨水。火箭点火时,这些水将在瞬间蒸发。

  随着“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时间的临近。位于西昌市郊冕宁县沙坝镇附近的卫星发射现场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巨大导流槽为火箭降温,助力火箭发射成功 在“长三甲”火箭携带“嫦娥一号”点火升空的那刻,如何处理火箭底部推力燃料在几秒钟内释放出来的巨大热能,成为影响火箭发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据现场一位官员介绍,在3号发射塔架,也就是“长三甲”火箭的底部,有一个大约深6米,至少两层楼深,水泥混凝土制的超大导流槽。今天,工作人员已开始向槽里注水,其作用是在火箭发射时迅速冷却火箭。

  230家媒体追逐嫦娥 国家领导坐镇现场 另据该官员介绍,相关部门已批准了大概230多家媒体对本次“嫦娥一号”发射全程进行报道。部分媒体早在发射前30天就进入发射基地考察。

  据了解,今天上午,40多个部长级的官员已到达西昌。他们将于下午14点30分左右分成两个团前往发射基地。在火箭发射的时候,他们将在距离火箭只有一公里左右的最近的两个观测台观看发射全程。这两个观测台是相对的,分立于火箭两旁的小山坡上。其他的普通观摩团和游客,包括旅行社或者是大多数媒体,将在离火箭发射塔架2.4公里甚至更远的地方观看。

  现场工作人员对发射成功满怀信心 对于发射现场普通工作人员工作状态如何,以及对发射是否有信心的问题,该官员介绍,工作人员们一切准备得井井有条,并对本次发射都充满信心。

  不过,从24—26日这几天每天都有一个零窗口期,在适当的时间随时发射。第一个适合发射时间就是今天晚上的6:05左右的时段。但理论上也有可能会顺延。

  据新华网消息:用于火箭各级分离的爆炸螺栓保险已打开,火箭舱门正在关闭。

  名词解释:地球停泊轨道 停泊轨道是指航天器为了转移到另一条轨道而暂时停留的椭圆(圆)轨道,又称驻留轨道。停泊轨道按中心体不同分为地球停泊轨道、月球停泊轨道和行星停泊轨道。地球停泊轨道是发射月球探测器、登月载人飞船、空间探测器和离地球较远的人造地球卫星(如静止卫星)的一个阶段,用于选择进入过渡轨道的入轨点,以弥补地面发射场地理位置固定的缺点,满足过渡轨道的要求。月球和行星停泊轨道用于选择进入轨道的起点,以保证航天器降落在天体表面的指定地区。外,安排停泊轨道还为飞往新轨道之前提供最后全面检查航天器各系统可靠性的机会。

  据新华网消息:发射场火箭发射控制系统已经做好发射前准备,测量系统也已做好准备。

  据新华网消息:24日16时许,作为备份电源的发射场大型柴油发电机启动,一旦电力供应出现故障,将由柴油发电机供电。

  据人民网消息:“嫦娥一号”发射进入2小时准备程序。目前,西昌发射中心发射场的风速降到1米/秒以下,温度20.8摄氏度,能见度30公里。

  据新华网消息:正在太平洋上的远望三号测量船进入2小时准备程序。(10-24 16:13:12)

  据新华网消息:记者在发射现场的山谷里看到,发射塔架还未打开。媒体记者们纷纷在梯田和石滩里寻找最佳拍摄位置,山间小路上站了不少等待观看发射的彝族群众。

  新华网资料:嫦娥一期工程由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控系统、发射场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五大系统组成。

  新华网资料:总重量达2300千克的嫦娥一号卫星将环绕月球极轨运行,轨道高度平均200千米,并将利用卫星平台上的有效载荷进行不少于一年的科学探测任务。

  据人民网消息:2小时准备完毕。

  据人民网消息:指挥大厅的四块大屏幕上显示着“嫦娥一号”的准备情况。在左右两侧写着:大力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圆满完成绕月探测任务。

  据新华网消息:即将送“嫦娥”进入太空的是长征三号甲火箭。这个型号的火箭此前已14次成功发射,成功率百分之百,被称为“金牌火箭”。

  据新华网消息:分布在北京、昆明、上海和乌鲁木齐等地的观测站构成我国的VLBI技术测轨网,辅助USB技术,共同完成嫦娥一号卫星的测控任务。

  据新华网消息:24日17时05分,火箭发射塔架大部分测试操作人员开始撤离,塔架的第五层平台正徐徐打开。

  据新华网消息:远望三号测量船报告,目前南太平洋海上的试验海区温度28.4度,湿度70%,风力4级,能见度20公里,浪高2米,天气和海况很好,适合测控。

  据新华网消息:嫦娥一号卫星发射进入1小时准备程序。

  据人民网消息:发射场塔架已打开两层,但仍看不到火箭。

  据人民网消息:17:35分左右,距离最后的发射还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整个发射塔架的第五层、第四层,还有第一层和第二层已经慢慢正在开启了。

  17时30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三甲火箭副主任设计师刘建忠、长三甲火箭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孙岳和《太空探索》杂志原社长主编李龙臣将做客搜狐,和大家一起观看嫦娥卫星发射直播并进行解说点评。敬请关注。

  据新华网消息:24日17时25分,距离发射塔架约3公里的远控楼内,科技人员将火箭的飞行程序装订上箭。塔架第一层和第四层平台开始打开。

  据新华网消息:24日17时35分,火箭发射塔架第二层和第三层平台开始打开。

  据人民网消息:发射塔架已经全部打开,火箭全部露出。

  据人民网消息:现在已经20分钟倒计时。

  据人民网消息:十五分钟准备;现场最后一次警报声已响起过;地勤人员已经撤离疏散。

  据人民网消息:十分钟准备。预计点火时间为18时05分。

  据新华网消息:随着火箭发射塔架逐层打开,距发射架2.5公里外的山谷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群众。他们中许多人虽然已经看过多次发射,还是有新鲜感。

  发射倒计时10分钟 现场气氛平静总师总指挥镇定自若 今晚18:05,嫦娥一号卫星将如期发射,为此我们特地连线了在发射基地的《中国航天报》记者宋丽芳. 记者:您现在在现场能看到些什么? 宋丽芳:现在我看到火箭塔架已经全都打开了。长三甲火箭已经全部能看清楚了,看见了塔架下面的工作人员很平静,也很有秩序。现在已经是倒计时17:46:25,大厅里有些专家像欧阳自远也接受媒体对专家的采访,但是气氛都很平静。 记者:现场的总指挥和专家们目前的状况如何? 宋丽芳:专家能看到长三甲火箭的总指挥岑拯正坐在指挥的席位上,还有五院的院长袁家军,还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主任都在这儿。 记者:您能看到他们的表情,他们现在紧张吗? 宋丽芳:都挺好的,看起来都很平和。

  据人民网消息:现在开始八分钟准备。

  据央视消息:现在开始五分钟准备。

  据人民网消息:4分钟准备。

  据新华网消息:发射场下达10分钟准备口令。口令下达后,各岗位按计划操作。

  据人民网消息:“嫦娥一号”发射升空。

  人民网快讯:二三级分离。

  据人民网消息:火箭正在飞越我国台湾省。

  据人民网消息:三级第一次关机。

  据人民网消息:火箭在太平洋上空飞行。

  据人民网消息:长江2号发现目标,跟踪开始。

  据人民网消息:三级二次点火。

  人民网消息:长江2号双捕完成,遥测正常。

  据人民网消息:长江3号发现目标,跟踪开始。

  据人民网消息:星箭分离。

  新华网探月快讯:星箭成功分离,嫦娥一号卫星进入绕地轨道。

  据人民网消息:卫星入轨参数为:轨道倾角31度。轨道周期15小时47分4秒。近地点高度205公里。远地点高度50930公里。北京出轨参数已向各方向发出。

  据人民网消息:人民网记者在飞控中心指挥大厅现场看到,显示屏上显示的起飞时间是:18时05分04秒。

  据人民网消息:卫星现在在近地点运行。

  据人民网消息:卫星建立巡航姿态。

  据报道,卫星点火后,距离发射架大约1公里距离的记者们感受到整个大地都在震动,一股股热浪袭来,声音振聋发聩。随着火箭越升越高,大概20秒后就看不到了,现场的观众开始高呼,之后开始散去。(钟文)

  嫦娥一号卫星将创我国航天史上7项第一:第一次探测月球。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首次开展对地球以外天体进行探测的飞行器,主要任务是携带有效载荷进入环月轨道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第一次突破地球近地轨道。月球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从地球到达月球轨道至少需要10次较大的轨道控制,而神舟六号飞船仅需要3次左右的轨道控制。

  第一次为月球“画像”,真正用立体相机来获得月球三维影像。我国这次绕月探测工程的4个科学目标中,第一个科学目标即为获取月球的三维影像,而至今国际上还没有覆盖月球全球的三维照片;第一次探测月球表面元素。这次绕月探测工程的一项重要科学目标,是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及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对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和研究价值的元素含量与分布进行探测。我国将在美国探测的5种元素的基础上,再增加9种,共探测14种元素的分布。

  第一次利用微波辐射计探测月壤厚度及其分布。虽然以前对月探测也曾做过月壤厚度的测量,包括实地的测量,但真正对全月球月壤厚度的测量,目前还没有实现;第一次在航天器的测控中引入天文测量手段。我国目前的测控站只能支持近地航天器的测控,还没有专门的深空测控站,因此在绕月探测工程中引入了天文手段以补充现有航天测控网不足的方案。用于观测恒星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将在嫦娥一号卫星测控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次利用国际联网对航天器进行深控。欧洲空间局的库鲁站、新诺舍站、马斯帕拉马斯3个测控站,以及智利的CEE测控站,将采用国际通用的传输协议对嫦娥一号卫星提供测控支持。

  据中国网消息:嫦娥一号发射前5分钟,在距离发射基地3公里远的观众观测区,人们屏住呼吸开始自发的倒计时。这里听不到发射基地读秒的声音,人们只能一齐数着时间,同时目不转睛的盯着火箭矗立的方向。随着大家读秒接近尾声,突然那一刻,火箭腾空而起!类似飞机轰鸣的巨大声响振聋发聩,火箭先竖直向上,然后朝着月亮的方向飞去,她穿过云层,身后的云朵变幻出一条巨龙的形象,观测现场的观众们纷纷欢呼雀跃,大家一起高呼“看!中国龙!”。

  几个观众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国旗,用力挥舞,有的观众开始放鞭炮,很多人围在国旗的周围,欢呼跳跃。来自山东的李建春一家,高兴地抱在一起,他们说:“真高兴!火箭成功了!就是发射的过程太短暂了,真想再看一次!觉得祖国真伟大!”一位接受过记者采访的外国朋友特意跑过来,说:“真羡慕你们!你们的国家很伟大,我也为你们感到自豪…”现场的记者都说,这些天熬到现在,真累,可是真值!能够亲眼见证这伟大的时刻,感受国家发展火箭般的速度。一个小时后,观测现场的观众陆续离开。(钟文)

  据人民网消息:卫星准确入轨,按照预定方向飞行,西昌发射中心宣布“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据人民网消息:定向天线展开到位。

  据人民网报道:天线调整到位。

  据人民网消息: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西昌发射中心发表讲话。

  据人民网消息:曾培炎表示,“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探月工程迈出关键的一步。

  据人民网消息:目前卫星运行在16小时轨道。

  据人民网消息:曾培炎表示,航天战线所取得的成绩可以载入中国伟大复兴的史册。

  据人民网消息:曾培炎向工程各环节、系统提出了工作要求。

  据人民网消息:曾培炎表示,期待大家通过努力奋斗,做好后续工程的开发,取得新的成就。

  本次“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实时播报到此结束,感谢广大网友关注,谢谢!

(责任编辑:梅智敏)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