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孙彦新 李宣良 白瑞雪
记者(以下简称记):“嫦娥一号”卫星与其他卫星有何不同之处?
叶培建(以下简称叶):首先,过去的卫星与地面的距离最远没有超过8万公里的,“嫦娥”38万公里怎么飞行,既不能碰到月球,也不能飞过去,轨道设计和控制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其次,过去的卫星对地球是两体定向,“嫦娥”是三体定向,这是卫星研制中需要克服的一项关键技术。第三,38万公里的探测、测控问题,带来了卫星天线怎么设计,地面站怎么设计等一系列问题。第四,热控问题也相当复杂,我们只能给绕月卫星穿一件衣服,不能换,这件衣服要做到热的时候不热,冷的时候不冷,这也是个难题。
记: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嫦娥一号”卫星轨道的设计特点?
叶:我们设计了三段拼接的方法。先绕地飞行,逐渐加速到奔月最低速度每秒10.916公里以上;然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通过3次中途修正瞄准月球;第三段是通过三次近月制动,建立绕月圆轨道。
记:卫星如何实现与地面的超远距离通信?
叶:我们把卫星上的天线做到了极限。在卫星上装了一个全向天线,万一卫星姿态翻滚,我们都能测控。地面为此做了大量工作,新建了两个18米直径的测控天线。在北京密云建设了亚洲最大50米直径的天文射电望远镜,在云南昆明新建了40米直径射电天文望远镜。
记:卫星飞行过程中,如何对其进行控制?
叶:月亮有紫外线辐射,我国原来没有紫外敏感器,我们攻关攻出来了。但是第一次上天万一不灵怎么办,我们给卫星装了3个星敏感器,再加上6个陀螺,每个都是斜的,只要任意3个工作就能保证正常。
“嫦娥一号”必须解决三体定向问题,那么有一个方向一定是活动的。我们让测控天线要动起来。天线发射时是收的,发射56分钟后展开。定向天线转动来对准地球。
记:卫星完成探测任务后是否回收,将做如何处理?
叶:卫星肯定不能回收,我想有两种可能,一是变成月球轨道上的垃圾,二是利用这颗卫星生命的最后时间去试着落到月球上。
记:中国人何时才能登月?
叶:我国目前没有载人登月设想。但从长远来看,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的结合是必然的,至于何时结合,或许年轻同志能等到这一天。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