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18时许,气氛凝重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实时测控大厅内,通过远程数据传输系统,长三甲运载火箭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腾空欲飞的场面清晰地显示在大屏幕上,让人仿佛身处于千里之外的西昌卫星发射场。
18时05分,火箭以雷霆万钧之势携带着“嫦娥一号”直刺青天。
此时,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及所属青岛、喀什等测控站、海上远洋测控船之间展开了一场跟踪、测量、控制“嫦娥一号”的陆海空协同大作战。卫星飞行情况采用了“三维动画”模式实时显示,发回的抽象数据在巨幅显示屏上变成形象的画面,飞行轨迹、飞行姿态和卫星相对于地球的位图关系都清晰地显示在大屏幕上。
18时29分,“嫦娥一号”卫星入轨成功!西安测控中心欢声雷动。
据介绍,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此次承担着卫星运行各阶段的轨道计算和近月点预报、整个飞行期间S频段测控网资源调配等任务。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专家称,高精度轨道计算是对航天器进行精确有效控制的基础。“嫦娥一号”卫星距地球的距离几乎是以往发射卫星的10倍以上,如何确定探测卫星轨道是探月计划第一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眼我国深空测控前瞻性技术研究,展开了与探月相关的轨道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可适用于支持探月航天器调相轨道段、地月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的大型软件系统———《探月航天器轨道计算系统》。随后,中心又相继攻克了综合处理数据类型多、处理方法复杂等问题,满足了卫星测控距离远、测控精度高的要求。本报记者 俞刚
(责任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