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巨头减持中国股份
马光远
唱空消息频传?
从8月初沪深股市市值超过20万亿元,到节后短短两个半月——截至10月12日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总市值已达28万亿元,距离30万亿大关仅一步之遥。
上证指数在节后也一路高歌猛进,攀上了5900点的高峰,6000点的指数关近在咫尺,同时, 在QDII和港股直通车等政策的影响下,香港股市近两月也牛气逼人,恒生指数屡创新高,逼近29000点关口。
面对三地股市加速上涨的趋势,外界解读各异。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10月1日在伦敦的一次年会上说:“中国繁荣的股票市场从各方面看都已经具有泡沫的特征。如果你要寻找泡沫的定义,那么这就是了。”公开表示了对中国股市出现明显泡沫的担忧。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前不久也对中国股市中的种种怪象加以公开的批驳,在连续颁布了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新规,以及加强对虚假重组行为监控的同时,对操纵市场等行为明确了具体的认定标准,并再次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工作。从国有股减持的加速,中国神华等大盘蓝筹的回归,特别国债的公开发行,以及存款准备金上调至历史高位等政策措施,可以明显感觉到管理层对股市降温的期待。
国外一些投资机构、国内的基金也开始逐渐获利回吐,规避中国股市日渐积聚的风险。曾是中石油第二大股东的巴菲特却数次出手,连连抛售中石油股份。根据香港联交所截至10月13日的资料显示,经过七次减持后,巴菲特目前持有的中石油股份数已从2003年4月24日的23.47亿股骤减至9月27日的9.14133亿股,持股比例也从此前的13.35%降至4.33%,套现近60亿。
除巴菲特外,一直钟情于香港内资股的淡马锡也大量沽售所持中国远洋H股;截至10月4日,长和系主席李嘉诚通过旗下的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在两个星期内,分四次共减持了南方航空H股(1055)4383.2万股股份,套现总金额超过了5亿港币。
慎言资本大国崛起
在境外巨头减持的同时,一度认为中国股市是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的英国《金融时报》10月5日刊载文章《股市续写新高,一个资本大国已然崛起》。文章称:就在两年前,上证指数还迷茫在1000点的时候,两个市场总市值不过3万亿元。仅仅两年时间,中国资本市场已经从原来的全球新兴市场第四位,当仁不让地跃升为第一位。证券化率(股市总市值/GDP总量)已经达到120%,不管是与西方成熟国家比较,还是与周边新兴市场比较,仅从证券化率看,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一个资本大国正在崛起。
诚然,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破冰以来,以股改为核心的一系列资本市场制度性改革取得重大成功,资本市场在基础性制度建设、发行体制改革、上市公司质量、投资者结构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铝业、中国远洋、中国神华、中石油等龙头的回归,使股市的代表性增强,中国股市初现经济晴雨表的特征,但考虑到中国股市发展的历史背景和一些先天不足的因素,对于资本大国崛起等说法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首先,证券化率本身不是一个衡量资本市场发展的健康指标。从全球来看,美国股市证券化率为130%,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约为100%,东盟国家则大约为70%至80%。美国证券化率达到目前水平用了7年的时间,韩国用了4年,中国只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但是,中国股市的这种超常规发展的速度有一个特殊的背景,那就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加速了中国股市的疯狂。
而且,中国的证券化率虽然已超过100%,但从其实际的构成来看,依然有相当大比例是目前仍不能流通的非流通股在滥竽充数。这种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初级阶段的证券化率,与美国以及别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化率还是远远不能相比的。
考虑到中国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证券化产品也不多,对经济领域的覆盖面非常有限,并且金融创新的力度也不是很大,目前依靠证券化率来轻言资本大国的崛起并没有多少的资本和底气。两年可以让证券化率达到100%,但一旦泡沫破灭,也可以让其迅速显形。
其次,目前中国股市已经进入了高危区。如果说“5•30”之前官方将中国股市的泡沫定义为“结构性”泡沫的话,则目前基本可以确定已经演化为全面性的泡沫。“5•30”之后,垃圾股遭受惨重打击,蓝筹股始终主导着市场,从金融、地产、钢铁,到煤炭、航空、有色金属,所有主流蓝筹群体轮番领涨,推动股指连续逼空上行:中国远洋最近一个月多涨幅超过了160%;中国铝业8月份一个月内涨幅高达100%;刚回归的中国神华天天达到涨停,四天涨幅超过35%;中国船舶更是成为沪深股市第一家触及300元的公司,其市盈率高达300倍,如果这个时候还不承认蓝筹泡沫显然是自欺欺人。
截至10月12日,以去年年报上市公司业绩为基准,沪深证交所上市的A股静态市盈率已高达87.75倍,市净率达6.3倍,远高于2001年6月14日66.99倍的历史高位。而日本和我国台湾当年的历史经验显示,两市场在泡沫顶部的市盈率都在60-70倍的水平,也就是说,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已经超过了上世纪80年代正处于泡沫时期的日本、韩国和泰国等地股市的估值水平,这种风险一旦集中释放,其破坏性将是不可遏制的,日本股市达到历史高点后,仅用2年时间,股指跌去了60%,台湾股市达到高点后,仅1年时间股指就跌去78%。
第三,中国股市和资本大国的距离是全方位的。分析我国股市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市场各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流动性泛滥。但是,一个主要靠流动性支撑的市场,基础毕竟是不牢固的。流动性过剩导致股市总市值呈现“虚胖”状态,在量上可以短期实现突破,但是在质的方面仍需要不断地发展。
历史的教训不能不防。世界上历次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破坏都是毁灭性的,近期美国次级债更是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中国资本市场通过制度性的努力,刚刚走出了发展的低谷,但并不等于没有风险。对中国这么一个金融一直不够发达的国度,应该慎言资本大国崛起,最好是脚踏实地,夯实股市发展的制度基础。
正如《沸腾的岁月》所言:如果说在股票市场历史上有一件事情确定不移的话,那就是对新股的狂热永远是危险繁荣的最后阶段——是对即将到来的灾难的警告,就像周期性呼吸异常是死亡的信号一样确定。中国远洋、中国神华的狂飚难道不正是这个警告的再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