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非收费改革
教育部:今年我国已有351万大学生实现就业到基层就业人数增加
□综合新华社报道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2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是495万人,截至9月1日已有351万人实现就业,到县和县以下单位就业的达58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16.6%。
大学生就业率已超七成
王旭明说,今年高校毕业生比2006年增加82万人,是毕业生总量和增量最大的一年,就业任务很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到今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人数比2006年同期增加54万人。
他说,今年毕业生去向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到基层就业的人数稳步增加。这与党和政府推出的一系列优惠和倾斜政策有关。例如对毕业后志愿到西部农村地区工作的学生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开展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到中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人数增加了55万人左右。
二是到民营三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有143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40.7%。特别可喜的现象是,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有1.3万人左右,占已就业毕业生的0.4%左右。
另据记者了解,在高等学校就业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就业率连续四年稳步上升。
研究生改革并非收费改革
王旭明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为了充分发挥高校自主创新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现在社会上误解为收费,这是不准确的。”
王旭明说,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将通过学校内部统筹规划和使用财政拨付的研究生培养经费,导师部分研究经费和其他有关资金,构筑新的研究生奖励体系,增加对研究生的奖助,强化导师的责任,突出强调导师应该在研究活动中培养人才。导师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有没有能力,能不能创新,将在新的体制中作为硬性规定。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要求学校在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导师作用,使研究生从科学研究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和提高学术水平。要将研究生的实际表现与获得的奖助结合起来。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17所高校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试点和改革工作,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教育部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