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江姐》剧照 郭兴福摄
今年国庆节期间,作为国家大剧院试演剧目之一,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演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红色经典大型民族歌剧《江姐》,经过第五次复排后重新亮相,以新的时代内涵、新的艺术理念、强大的演员阵容以及一流的舞美音效深深地感染了首都观众,成为献给党的十七大的一份厚礼。
全新复排理念赋予作品新的时代内涵 1964年,由空军政治部文工团词曲作家阎肃、羊鸣、姜春阳、金砂创作的七场歌剧《江姐》,在全国公演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年间上演286场,创造了中国歌剧史上的奇迹。
此后的40年间,空政文工团曾先后4次复排《江姐》,次次引起轰动,成为民族歌剧不朽的经典。第五次复排《江姐》的主创人员们在前人艺术成就的基础上,以创新的精神和勇气,使歌剧《江姐》这朵艺苑奇葩再次绽放出美丽的新花。
综观全剧,新版歌剧《江姐》紧紧把握时代特征,针对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通过饱含深情地回顾历史、浓墨重彩地讴歌英雄,艺术而形象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由于歌剧《江姐》所述的历史故事距今天的年轻观众较远,为强化舞台演出效果,彰显先烈牺牲奉献的精神,导演组在保持原剧精髓和风貌的基础上,对人物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删减了数千字时代烙印偏重、口号味道偏浓的对白,大胆突破了塑造英雄人物的传统套路,还原了一个个具有丰富情感和坚贞气节的英雄形象,增强了对革命者内心世界的艺术表现和挖掘。这样,剧作给观众带来的不仅是艺术享受,更多的是在精神内涵上的强烈触动和深刻思考。
第 1 2 3页
全新演员阵容赋予舞台青春光彩 为让江姐这一形象更加深刻地铭刻在新生代观众的心中,在这次复排中,空政文工团经过4次专业考核、5次专家评选和民主评议确定演职人员,剧中主要角色多由“80后”年轻演员担纲,剧中的一些抒情唱段也因此更加细腻、自然、生活化,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
这些担纲剧中主要角色的年轻演员,不但朝气蓬勃,而且都具较强的艺术实力。扮演江姐的王莉、伊泓远和哈辉,都曾在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取得过骄人的成绩;扮演特务头子沈养斋的男高音歌唱家孙伟国,曾经在多部歌剧中饰演主角;扮演蓝洪顺的梁召今、扮演华为的刘和刚,也是央视青歌赛中的冠军;扮演甫志高的陈小涛、扮演双枪老太婆的郑莉均为一级演员;扮演警察局局长的赵广武、田毅,扮演孙明霞的严当当、曲丹,扮演杨二嫂的刘文欣、毕玉凝,扮演小华的蒋卉、李美怡等,也都曾在全国全军的艺术比赛中多次获奖。词作家阎肃对此评价:“参加这次演出的演员,都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他们的演唱能力,尤其是对作品的感悟与驾驭能力,是历届《江姐》中最强的。”曲作家羊鸣则称赞这是一部“青春版的歌剧”。
为了突出新版民族歌剧《江姐》的戏剧效果,空政文工团还从深受观众喜爱的空军优秀影视演员中精心挑选该剧的“配角”。林永健、刘亚津等影视明星的加盟,使剧中的每一个“小人物”都闪耀着令人过目不忘的表演亮点,使每个反面角色都与代表着完美、崇高的革命英雄形成鲜明对比。
全新舞美音乐赋予演出视听美感 为了使歌剧《江姐》成为一部现代意味浓厚的大型民族歌剧,在设施一流的国家大剧院中完美演出,主创人员“量体裁衣”,调动一切艺术资源以及前沿艺术手段,对乐队、合唱、舞美、灯光、音响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设计与安排。
第 1 2 3页
在舞美设计师戴延年的精心打造下,新版歌剧《江姐》营造出了一个符合这部戏的、多层次的、运动的立体空间。震撼人心的光影幻境,构造出任由观众想象驰骋的变幻时空。在多种光源的辉映中,戏剧环境或是更加真实感人、或是分外磅礴壮观。尤其是利用多媒体在完成场景切换的同时,既展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延伸了剧情的思想内涵,又营造了表演的戏剧氛围、突出了作品的表现张力。
主创人员还专门聘请中央歌剧院80多人的管弦乐队,承担伴奏任务,从而在保持歌剧《江姐》原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打击乐风格同时,增加了管弦乐的音乐厚度和丰富色彩。此外,中央音乐学院50人的合唱队担纲《川江号子》、《绣红旗》等歌曲的合唱、伴唱,有效地加强了和声的层次与力度,强化了新版歌剧《江姐》立体的听觉享受。
第 1 2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