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增长了见识
在活动现场,年仅5岁的小华在人群中来回穿梭,还时不时停在展板前向呼和浩特市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工作人员询问天文知识。当他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月球以后,惊奇地说:“原来月亮是这样的啊,圆圆的透亮的,像一颗美丽的宝石!”小华的妈妈告诉记者:“我从《北方新报》上看到今天这里搞活动,便带着孩子来了。
上百人观赏月球
“《北方新报》经常报道一些天文现象,我觉得非常好。有一次,我看到关于土星合月的报道后,便和同事们从晚上一直等到第二天凌晨观看。只要我知道有什么奇特天文现象的话,就一定会去看的。我已经快退休了,以后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欣赏美丽的星空了。”在活动现场,50岁的武月娥对记者说。对于这次观测天象活动,她认为:“这样的活动真不错,既可以开拓眼界又可以增长知识,真希望你们以后多举办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人来看看神奇的太空。”
10月24日晚,共有上百名天文爱好者通过呼和浩特市天文爱好者协会摆放的天文望远镜观赏月球。
月球是啥样的?
在观看月球美景的时候,一名中学生问:嫦娥一号去的是怎样的一个星球呢?呼和浩特市天文爱好者协会秘书长冬颖说:“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为38万公里。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公里,还不如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大约是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荒漠,还有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激动人心的一刻
从17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新华广场,等到18时,500多人面向广场上的大屏幕开始了急切的等待。4分钟以后,随着大屏幕上直播的发射火箭倒计时的开始,现场500多人也齐声倒数:“5,4,3,2,1,0!”看着嫦娥一号顺利升空的场景,现场沸腾了,大家欢呼雀跃,喊着:“成功了!成功了!”年轻人还拥抱在一起以示庆祝。天文爱好者张维说:“从小就听妈妈讲过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终于看到真正的嫦娥飞天了,我们的国家发展确实快。美国的卫星发射了7次才成功,我们发射一次就成功了,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现场还有几名外国朋友,他们是内蒙古大学的留学生。其中一名女孩儿用中文称赞到:“中国人真的非常了不起!”
庆祝之后,多数人没有立即离开广场,而是一直通过大屏幕目送着嫦娥一号,倾听有关其驶入地轨的消息,直到20时30分,人们才开始渐渐散去。
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天文事业
当天,共有600多名天文爱好者参与了本次活动,他们通过天文望远镜近距离与月球“对话”,通过展板了解了《中国嫦娥工程》的情况与月球的详细知识。
呼和浩特市天文爱好者协会副秘书长张瑶说:“本次活动是我们今年举办的一次重大活动。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带动了一大批科普志愿者参与到推广航天知识、传播科学的行列中,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科学启蒙有着直接的效果,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天文事业当中。”
张瑶还说:“其实天文是个很大很大的概念,宇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月球又是宇宙中很小很小的一分子,我们人类喜欢探索宇宙奥秘是因为其中藏着我们自己的秘密。这次探月第一步的成功,让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亲眼看到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要想尽快实现这个愿望,还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天文、热爱天文。说不定,将来登上月球的第一个中国人就在今天观看月亮的这些孩子中间产生了。”
“嫦娥”奔月引发天文热 市民争睹月球芳容
文/实习记者 牛天甲 摄影/实习记者 王 磊
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当天,本报与搜狐网、北京天文馆和呼和浩特市天文爱好者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嫦娥工程》大型科普图展、观测月球等活动在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举行,500多名天文爱好者通过广场大屏幕看到了嫦娥一号飞天时的激动场面,并且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了美丽的月球。今天,本次活动继续在内蒙古大学举行。搜狐网还为本次活动寄来了纪念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