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私车号牌不合法也不合理
⊙盛大林
10月20日,今年第10次上海市私人、私企客车额度投标拍卖结果新鲜出炉,平均中标价和最低中标价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平均中标价为5.1万元,比上月的49631元上涨了1369元。
自从1994年上海开始私车额度拍卖以来,这一制度就一直备受争议。2004年5月, 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公开表示,上海市的私车牌照拍卖违反了当年5月1日起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随即回应说,上海市还没有取消私车牌照拍卖的意向,不过她强调拍卖私车号牌只是一种“阶段性做法”。
现在,谁也不知道上海这一“阶段”到底有什么截止时间,只是民间对私车号牌拍卖制度的批评越来越多,甚至到了民怨沸腾的地步。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同时规定了登记所需要的五种凭证:所有人身份证明、机动车来历证明、出厂合格证明或进口凭证、完税证明或免税证明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证明。对符合这些条件的,公安机关“应当发放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上海市在法定的条件之外附加了其他条件,即使是“阶段性”的,也摆脱不了违法的嫌疑。
在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适当控制新增机动车总量,从而缓解城市道路拥堵状况、保证公交优先战略的实施,不失为一种办法。但如何控制新增机动车总量以及如何选择控制的对象,却是另外一个问题。
汽车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性元素,汽车进入家庭被很多人视为“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准,拥有私车也是无数家庭梦寐以求的目标。百姓的这种愿望理应得到尊重,其购车的需求也理应得到满足。
与此同时,公车的数量和档次不断提高,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着国家和公众的财产。对于公车腐败现象,人们深恶痛绝,纷纷要求严加整治。如果需要限制机动车的总量,理应先拿过街老鼠般的公车开刀才是,怎么反而先拿承载美好生活梦想的私车开刀呢?
由此看来,私车号牌拍卖既不合法也不合理。各地政府如果想以控制机动车总量的方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建议还是先从自身做起。要知道,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芬兰,全国只有4辆公车。在韩国首都首尔也只有4辆公车。且不说把全国数以千万计的公车全部取消,即使是规定不准再购置新的公车,其效果也肯定比拍卖私车号牌好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