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红塔特约 > 嫦娥一号消息

探秘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是他们把嫦娥推上了天

  每当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的老书记戴证良仰望星空的时候,他总是习惯寻找人造卫星。从地球上望去,夜晚的星空中不动的是恒星,瞬间滑过的是流星,而那些发着光、慢慢移动的就是人造卫星。虽然天上的人造卫星并不都属于中国,但他看到它们的时候还是会有自豪感,“人造卫星加入了星群的行列,就像天体里有了我们的存在。


  这次承担“嫦娥一号”发射任务的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的发动机,就来自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火箭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是发射时的第一关,发动机加上推进剂的重量占到一台火箭的百分之九十。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水平象征着一个国家航天业的发展水平,正是有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探月工程的实施才有了动力基础。

  在发射任务中,如果发动机未能正常工作,轻则导致一次发射任务的失败,重则可使火箭和卫星两者俱毁。脱离地球引力后,火箭若没有将卫星正确地送入预定轨道,造价昂贵的卫星就会成为毫无用处的太空垃圾。

  航天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只有深入其细部,才能真正理解中国航天的迅速发展如何成为可能。

  “中国一个火箭基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位于古城西安市南郊,其下属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发动机制造厂以及动力试验技术研究院分布在此地,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从外部看,三个单位间相距不远,没有统一的围墙,工作区与生活区交错在一起。但由于航天业涉及国家军事、工业机密,所以内部的保密工作非常严格。记者在开始采访之前,要同院里签订一份保密协议书,其中有详细的保密规定。

  而推进技术研究院对其工作人员有着更加严格的保密要求,每个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都摆放着一份《保密制度》。这里所有的电脑都和外界做了物理隔离,全部无法登陆互联网,并且每台电脑都要求有10位数的开机密码。大部分的电脑优盘插口已被锁死,少数可以在这里使用的优盘也要经过保密部门的认证,之后被贴上惟一编号,优盘的进出、使用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多数电脑的光驱、软驱不能使用,个别能用也只能播放,不能复制和写入信息。带离院里的笔记本电脑要经过审查,带有工作信息的要进行多层格式化。

  这里保留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点,拥有自己的幼儿园、小学、中学、职工大学、医院、电影院。在四周盖楼的房地产商也看中这样成熟的配套设施,售楼广告中打着航天城的牌子。推进技术研究院有近1万名职工,家属近2万人,成为当地的一座航天城,周围一片地区也正以其为中心,慢慢发展起来。

  发动机研究所工作人员张晓晴的父母都从事航天工作,父亲上世纪50年代从苏联留学归来之时,正赶上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了大批的援华专家。张晓晴的父亲还记得当时陈毅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他们时说:“要"发愤图强",这个"愤"是"愤怒"的愤。”

  1956年,中国第一个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机构正式成立,9年后搬迁到秦岭的深山之中。不久,奶奶带着6岁的张晓晴从无锡翻山越岭来到这里,张晓晴记得奶奶下车后便哭了。

  “1991年之前,我们在秦岭深山中的生活真是非常艰苦。”戴证良回忆说,“外面运来吃穿等生活用品很困难,我们常上山挖竹笋,下河捉鱼。因为营养跟不上,我两个孩子的身体都不好。因为发动机的推进剂有毒,山上有一片都没有树,很多人的肝功能指标不正常。”

  山沟里曾遇到三次特大洪水,洪水泥石流使基地几乎陷入灭顶之灾,以至于“美国之音”于1981年夏天发布了一条令世界震惊的报道:“中国一个火箭基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也正是因为研制人员在深山里的努力,为中国航天奠定了基础。

  待到张晓晴1993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时候,改革开放正如火如荼。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也在当年从秦岭里迁到了西安。

  刚毕业的时候,张晓晴一个月的工资是两百多元,比读书时父母给的生活费还少一百元。她的同班同学二十多人,一半在上海,另一些去了深圳和广州。张晓晴的姐姐也是学理工科出身,当时已经在深圳的一家外企上班,家里三个姐妹中只有张晓晴留在了航天领域,这也并非她的本意,只是她的父亲坚持认为至少要有一个孩子继承他的理想。

  干了两年之后,张晓晴对航天的态度才有所转变。有一次单位组织播放某次长征三号B火箭发射失败的录像,很多老专家看着看着就掉下泪来。“我回家和父母描述这样的情景,我爸感叹道,"多少人的心血就这样没了!"我这才领悟一台火箭包含着全国上万航天人的期盼。”

  发射载人航天的时候,张晓晴作为技术人员去了酒泉卫星发射现场。发射前,她看到杨利伟从大家身边走过,“宇航员”这样抽象的概念变成了会微笑的生命,“亲眼看到即将飞天的宇航员那种感觉非常特别,我心里就想,啊,我现在认识这个人了,火箭就是把他送上天啊,突然就会真切地为他担心。”

  火箭点火之前,杨利伟在机舱里对着镜头敬了个军礼,“我都要哭了,心里不停念叨"千万别出事"。发射成功后,各大系统的总设计师们都在掉眼泪。” (来源: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张婧)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