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正着手研究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据说其一大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垄断行业收入过高、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行业贫富不均是老问题,过去就有,只是近年来贫富悬殊越来越大。按照辩证的观点,量变可能促成质变。
如果一个社会中,收入差距无节制地扩大下去,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逐步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使之趋于合理,的确很有必要。从这个角度看,有关部门通过建立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协调行业收入差距非常必要和及时。
不过,我们应该看到,如何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体制、资源分配、税收等多方面互动才能有望根本解决,单从收入端下手,很难标本兼治。
道理很简单,造成目前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根源是行业的盈利能力不同。而行业盈利能力往往并不全部来自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它与资源占有、资源分配等客观因素密不可分。而后者,不仅造成收入不均,同时也是产生不公平心理的关键因素。
为啥资源占有、资源分配多寡会带来不公平?就是因为你“吃”的那块“肉”只能由你“吃”,别人没份。比如目前收入最高的银行、电力、电信、石油等行业,大多是有很高的准入门槛,换句话说,看到这些行业遍地是金,那也只能看着。于是,这些行业里的企业,即使干得再出色,为国家赚的钱再多,但是只要你的职工收入比别人高,人家就不服气。因为别人会说,换我会比你干的还好!面对这样的假设和挑战,垄断行业的企业浑身是嘴,辩解也显苍白。因为你没给别人机会。
相反,在充分竞争领域,职工收入再高,社会上意见也不大。比如据我所知,一些充分竞争的制造业内的企业,员工收入一点不比上述垄断企业低,但从来没有听社会舆论谴责过,原因就是人家的财富完全是自己努力赚来的。这也是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你很难听到盈利能力低的行业去指责盈利高的行业的原因。因为,你觉得行业盈利能力差,可以转行,没人限制你。
所以,对于解决行业收入差距问题,我以为最关键的还是要彻底打破垄断,建立公平的准入制度。起点和机会公平了,纵然再有差距,人们心理也比较容易平衡。
顺便说一句,许多垄断行业有认识误区,以为有了一点竞争就算打破了垄断,其实未必。行业垄断的关键是行业准入。比如你有钱,想生产个杯子,那没人管你。这个杯子的市场就是非垄断的。但有钱你也不能随便去开采石油,石油这个行业就是垄断的。
当然,即使在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总有些行业是天然垄断的。可这些国家对于垄断行业就一条:没有风险就别指望发大财,拿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就是了。各国对垄断行业的定价权都在政府,我国似乎也是如此。不过细心的人发现,我国说是政府定价,最后有话语权的往往还是这些行业自己。于是自说自话,这些天然垄断行业依旧旱涝保收地挣着大钱。
所以,要真正解决行业收入差距,从分配入手远远不够。这可是极其复杂的一盘棋,必须车马炮,甚至将相士一起使劲,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