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据香港《文汇报》报道,11日本产品向以制作严谨,予人高度信心而享誉国际,食物安全保障亦不例外,然而,日本食品生产商近年被揭发窜改食品和生产材料到期日,连番丑闻令人质疑日本食物质素未如理想,信心亮起红灯。
昔日老饕钟情的新鲜海鲜寿司、优质雪花肥牛肉及制作精良的果子,统统令人先三思才敢吃。
日本素有烹饪讲究、工厂一尘不染、环境卫生无懈可击的美誉,可惜众多虚假食品卷标丑闻已严重打击良好形象。在最新一宗丑闻,一间日本传统果子生产商“赤福”,被揭发收集卖剩米饼,把饼内的豆沙馅“循环再用”,当作新货出售。调查员又发现“赤福”长期误导消费者,把储存在急冻柜内的旧米饼运出去卖,打上去的所谓“生产”日期,实际上是解冻日期。
食物安全问题事件接踵而来,日本北部肉食加工生产商“MeatHope”疑把猪肉、鸡肉和牛肉混成免治杂肉,虚假卷标为免治纯牛肉,传媒指这做法至少已有廿年。另一间肉食加工生产商上周被指控以极低价钱购买老弱病鸡,然后当优质的放养鸡只出售。
日人转投本土货中招 虽然日本未收到有人因此染病或食物中毒的报告,但那些食物生产商都受到当地媒体注视,向日本消费者发出警告。当日人忧虑邻国中国的产品安全问题,转投有品质信心的本土货,以为日本出品较安全,当地食品制造业却受到连番丑闻事件打击,日人对本土货的信心下跌。
食物安全丑闻不单在地区公司出现,日本顶级零食公司“不二家”本年2月也承认,用过期牛奶、忌廉和鸡蛋生产忌廉泡芙,运销全球。曲奇生产商“白之恋人”亦承认为填补缺货,作虚假食用期限,下令回收产品。
减价战逼小企行险着 分析员表示,日本食品工业持续出现减价战,压缩利润,尤其小型公司,迫使他们出横手竞争。他们又担心丑闻会伤害日本食品的海外形象。瑞穗证券分析员说:“这是对有意拓展国际业务或增加海外销路的食品公司一次沉重打击。这些丑闻玷污日本品牌。”
厚生省表示,最近违法事件太明目张胆,并指这是道德问题,难以监管,或需考虑增加刑罚。传媒最近揭发日本人喜爱的寿司、雪花牛肉及鱼翅的真伪和安全,一些平价寿司店经常用平价食品代替鳗鱼和加吉鱼,例如用埃及尼罗罗非鱼代替加吉鱼。
其它被传媒揭发造假的,包括用吞拿鱼肉碎捞猪油当肥美吞拿鱼;用动物胶当鱼翅等。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