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10月29日专电(记者郝亚琳王勉陈济朋)首届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29日在南宁落下帷幕,会议发表了《南宁联合声明》,与会各方一致同意加强食品安全合作,促进食品贸易,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东盟质检部长级磋商机制的正式启动,也为中国-东盟的友好合作拓展出新的空间。
"中国与东盟合作关系基础良好,市场空间极为广阔,双方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商品贸易、食品生产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又都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双边合作潜力巨大。"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说。
中国和东盟互为第4大贸易伙伴。2006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608亿美元,2007年双边贸易额有望达到1900亿美元。"质量是保障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立质检合作机制、深入开展质检交流,就检验检疫、原产地规划、质量标准化、质检能力建设和人员培训等开展合作,是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共同愿望。"李长江说。
在此次会议发表的《南宁联合声明》中,中国与东盟各国一致同意积极推进各方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信息方面的交流,增进法律法规、标准和信息的透明度;增加食品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互访和交流;各自指定联络点,及时相互通报相关的食品安全信息。
对于此前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在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中方与相关国家也在会议期间进行了积极磋商,达成了共识,为今后的合作铺平了道路。
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负责人分别与菲律宾、印尼主管部门的官员进行了双边磋商,并在会后签署了会议纪要。中菲、中印尼双方均同意建立食品安全合作机制,对双边食品贸易中发生的质量安全问题及时通报、积极磋商,并予以妥善解决。
此前,曾有报道说菲律宾宿务的23名小学生因食用中国产奶糖而感到身体不适。印尼的水产品、儿童饼干等食品也因含有禁用色素和铝含量超标而被中国禁止进口。
"过去我们两国在食品安全方面有一些误会,希望今后可以消除这些误会。我本人就很喜欢中国食品。会议纪要的签署将促使我们两国更为紧密合作,增进相互了解,避免今后发生类似问题。"菲律宾卫生部副部长亚历山大·帕蒂拉说。
在《南宁联合声明》中,各国一致同意除非在紧急状态下,任何一方对其他各方的食品采取新的安全卫生措施前,应通过联络点事先通报,通报的内容应包括拟采取措施的范围、形式、原因和期限。被通报方应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帮助通报方正确处理相关问题。
各方还同意对在各自领土内出现有关其他各方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及时进行核实和澄清,避免对消费者的误导。
"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东盟合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和东盟各国加强食品安全合作,不仅能提高彼此的食品质量,更将造福于本地区的18亿人民。"老挝农林部副部长唐·符马萨克说。
东盟各国官员对中国政府近期为提高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所做出的努力也给予了积极肯定。马来西亚卫生部长蔡细历说:"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同中国在信息交流和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合作,信息的畅通对保证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贸易的开展有重要作用"。他认为,总的来说中国食品的质量是不错的。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抨击有时只是一些人在小题大做。据他介绍,今年以来,马来西亚从中国进口的上千批食品中,只有18批、12种食品存在一些小的质量问题,这和马来西亚从其他国家进口的食品情况基本是一样的。
唐·符马萨克积极提议中国加入东盟现有的食品安全合作,这样双方就可以建立更为强大的信息交换网络,从而更为有效地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柬埔寨希望中国能在检测技术、实验室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对柬埔寨提供支持。
印尼药品食品管理局局长胡斯尼娅表示,中国和印尼在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相关标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一致,需要两国今后进一步沟通与协调。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