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公路事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新时期,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更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截止到2007年10月,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万9千多公里,山东省高速公路已突破4000公里。
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公路建设理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单一的公路建设保障畅通发展到建设环保型、生态型公路。高速公路在设计阶段不但充分考虑减少对绿化植被的破坏、强调施工后绿化、植被恢复,而且加强对公路绿化美化的资金投入,特别是中央分隔带,不但要起到一定的防眩要求,还要充分展示绿化美化效果,这让设计者煞费苦心。形象各异的景观设计出现在不同的高速公路上,让人们享受高速公路便捷的交通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视觉疲劳,得到良好的视觉享受,给人们提供畅、安、舒、美,优质高效的出行环境。但随着绿化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养护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由于养护不善,再加上受到病害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央分隔带树木常常连续路段发生苗木落叶、死亡,致使路上绿化景观大打折扣,美化效果受到较大程度影响。本文根据我们多年从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经验教训,针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特点提出几点粗浅建议,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以求绿化管理水平共同提高。
1、加强绿化思想认识,加大绿化资金投入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大多由上级部门拨付,各项养护指标的评定,资金的投入大多是以路面养护、交通设施维护、桥涵管护等为依据,对绿化管护虽也有规范要求和评定考核标准,但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养护的问题,资金投入比例偏少,普遍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因此,我们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也从内部进行挖潜。我们对高速公路各匝道内绿化空地进行重新规划,栽植各种苗木,以备中央分隔带内每年更换、更新苗木之需,节约部分资金,过剩的苗木一方面用来对沿线绿化空白路段重新进行绿化,另一方面面向社会进行出售,所得资金进一步充实绿化管护费用。几年来,尽管在资金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已有了明显的改观。
2、加强绿化管理人才的配置与技术培训
高速公路养路管理人员大多是从各县、市公路局职工中分流而来,他们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受到正规的、专业的高等教育,个别技术骨干也是路桥专业的,缺乏必要的绿化管理知识,因此,各单位在绿化管理上只能采取被动绿化管护模式。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以后才忙着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一旦气候发生异常,由于养护人员不懂得路上绿化苗木的基本习性,不能根据气候的变化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部分不适应气候变化的苗木发生病害是不可避免的。再者,由于养护管理人员不懂得部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特别是有些病虫害的发生周期等,因此也就不可能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只能在病害泛滥、绿化苗木有了较大损害时才能发现,待采取措施时已为时已晚。因此建议各高速公路养护部门每100公里应至少配备一名专业绿化管理技术人员,针对各地气候条件和各种苗木生长特点及各种病虫害的习性通过办学习班等形式对养护人员进行常识性绿化知识的教育,定期对绿化苗木进行检查,根据不同苗木易发病虫害规律、种类进行预见性防治,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既能节约大量资金,又能有效保证绿化美化效果。
3、加强日常性绿化管理
1.加强中央分隔带绿化苗木浇水工作管理
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大多是在路基填筑完成后铺筑路面时留下部分断面填土而成,在路上横断面图如图:
地表被草皮覆盖,纵向间隔栽植各种常绿、落叶及花卉类苗木,从横断面图上看,极似一个花盆形状,因此在我们当地被养路管理人员形象地称为“大花盆”。顾名思义,由于这个“大花盆”不与地面下土壤连接,地面下毛细水被高填方的路基隔断,不能有效提供水分给绿化带内苗木,因此绿化带内苗木所需水分只有靠雨、雪水来补充,而我们所处的胶东半岛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季节变化显著:春季暖和,气温回升很快,风多雨少,因此气候干燥;夏季炎热,温度较高,雨水较多利于植物生长,但由于夏季气温高,黑色路面吸收了大量太阳能量,地面温度高达70多度,对中央分隔带树木也造成较大烤烘效应,水分蒸发较快往往在沿线农田水分仍然较充沛时也经常发生干旱缺水现象;秋季凉爽,冬季寒冷,雨雪较少,大多时候处在干旱缺水时期,因此根据季节变化适时采取措施保持苗木所需水分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春季风多、干旱、少雨的情况,一般每年在3月初春融期对中央分隔带浇一次返青水,然后每隔半月或一个月根据天气干旱情况及时补充浇水,浇水时一定要浇足、浇透,避免因浇水不足而造成表层土壤板结,不利于苗木生长。为促进苗木对水分的吸收,对常绿苗木浇水时可同时对树体直接喷洒,防止苗木因大量缺失水分而发黄,甚至干枯。为保证苗木安全过冬,在11月下旬封冻前普遍浇一次封冻水。为了更好的保住土的墒情,在浇水后要及时对树盆进行松土,切断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减少水分的蒸发。另外由于在夏季雨水充足时,树盆周围草皮生长旺盛,常常将树盆覆盖满,这时要及时将树盆内草皮清除,防止苗木因草皮生长旺盛而影响苗木根系透气性和草皮侵占土壤水分而致使苗木干旱情况严重甚至死亡情况发生。
2、适时施肥
由于中央分隔带内填土大多是公路施工时外借土,大多是老百姓常说的深土层“生土”,其中各种苗木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稀少,且几乎不含各种腐殖质,环境透气性极差,因此为了满足苗木生长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追肥。
首先,加大土杂肥的施用。常用土杂肥有猪、牛、羊等食草牲畜的粪便,及鸡粪等,或农村沼气池内各种秸秆发酵后的废料,其中不仅含有树木生长所必需的各种养分,经常施用还能使土壤变得疏松、缓解土壤板结、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土杂肥一般可在秋后或者春季施用。
再者,要针对性的在树木生长的不同时期追加一定的化学肥料。对花卉类乔、灌木可适当追加磷、钾含量较多的化肥,促进苗木生长,增加光合作用,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花卉鲜艳饱满。对常绿树及一般乔、灌木可适当追加氮、磷含量较多的化肥,促进根系、枝、叶生长发育,使根系发达达到抗旱目的,枝条韧性较好,防止风折枝条,叶色黑绿亮光,促进光合作用。
3、加强苗木修剪管护
中央分隔带苗木不但要达到防眩目的,还要起到美化公路、减少司乘人员视觉疲劳的作用。若想使苗木既美观又能达到一定的防眩效果,科学的对苗木进行修剪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根据分隔带苗木有效防眩高度确定苗木高度,苗木高度一般离地面2m为宜。过低达不到防眩目的,过高给司乘人员造成一定的压抑感。为了不影响苗木生长,高度修剪可选在夏季,苗木生长旺盛,徒长枝条较多的季节和秋后苗木开始落叶两次进行。高度确定后,随着苗木围度增大,枝条增多防眩和美观效果可进一步加强。其次在苗木日常生长过程中加强日常修剪管理工作。要及时清除树木枯枝、病死枝、畸形枝,对部分徒长枝也要及时摘除。当树木侧枝生长旺盛,侵入公路界限内,遮盖轮廓标等交通标志影响美观和行车安全时,也要随时对枝条进行修剪。在苗木修剪时要注意根据树木生长强、弱,大、小情况和不同树种的生长特性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以求使树木生长大小一致,整齐划一,达到树型美观大方的目的。
4、病虫害的防治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存在着地域跨度较大,雨水分布不均的情况且各种不同品种乔、灌木混合栽植,因此极易受到路域环境外病虫害的传染,且不同树木易发病虫害各异,给日常的病虫害防治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所以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首先,与当地植保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获取各种病虫害发病高峰的时间和周期,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防止大面积病虫害的发生。其次,要根据不同树木易发病虫害时间和周期采取不同措施进行防治,针对一些病虫害易在树皮内越冬现象,采取剥树皮后统一烧毁或在春季发芽前涂刷波尔多液、喷洒杀菌药等措施杀死越冬害虫卵,减少病虫发生机率。在树木生长过程中一旦发现病虫害,应立即采取措施,根据虫害特点选择不同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对部分已受虫害危害,且病虫寄居树体内树木要及时清除、烧毁,防止虫卵繁衍、传播病害。
5、及时做好缺苗补植工作
尽管采取各种保证措施,但是由于病虫害危害及交通肇事等原因还是常常有树木死亡。为了保证中央分隔带绿化美化效果,应及时对死亡、缺失树木进行补植。补植时,首先,要做好选苗关,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规格比原苗木略大的同品种苗木进行补植,保证栽植后协调统一。其次,根据原树木缺失原因做好补植前准备工作,对病虫害致死的树木补植时,为防止土壤内病菌影响苗木成活,要在挖好的树坑内洒少量生石灰后进行拌和,以达到杀死虫卵及病菌的目的。补植时对原树坑土质较差不利于树木存活的要进行换土。补植要根据苗木生长特点选择合适的季节,最好选在春季或雨季,若因特殊情况需反季节栽植时,苗木在起苗时要带大土球,尽量不伤及苗木根系。栽植后要加强后期管理,及时浇水并一次浇足、浇透,在干旱季节较水有困难时可采取地膜覆盖方式进行保水,并对栽植苗木通过绑拉方式进行固定,防止因中央分隔带风大使树摇摆不定,影响根系生长而死亡,必要时也可适量加保水剂,提高苗木成活率。(郎需文 谢基春 刘波)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