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超市调查
编者按:
2004年,慈善超市在我国大规模出现,到2006年底,全国已建立慈善超市4632个。但是,这个舶来的慈善形式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今年9月,民政部组织了一个调研小组,走访了北京、上海、湖北、四川、辽宁五省市的慈善超市。本报记者有幸成为该调研小组的一员,全程记录了这次调研的所见所闻,并将所思奉献给读者。
四地样本
■ 本报记者 曾鸣 文/摄
目前,慈善超市在全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在许多方面每一个慈善超市都有一些独特的经验和苦恼。以下,是记者走访过的四个城市的慈善超市的具体样本。
上海:“奢侈”的探索
在普通超市里卖一块钱的盐,放在“慈爱公益服务社”,则要花两块钱。
原因无他:配套成本太高。
“慈爱公益服务社”的配送中心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松林路。这家慈善超市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主办,下辖14家工作站点,分布在浦东区的各个街道,每站点有2-3名工作人员,今年计划扩充到23个站点。
“慈爱公益服务社”的先进体现在很多地方:具有变现功能、有独立的民办非企业法人资格,还有作为超市的正规配置。以配送中心为例:共有20个专职工作人员,每年的人工支出达30万元;有一栋独立的楼房,每年租金20万元;超市还有自己的运输车。
但是,“慈爱公益服务社”的收支账目却令人尴尬:今年5月,15家超市合力变现也不过2750元,这个数目连支付配送中心一周的房租都不够;浦东区财政每年补贴130万元,用于15家慈善超市支付人员工资、运输费用、房租、水电等。2006年,这130万投入产生的“效益”包括两部分:一是变现物资价值40余万元,二是发放帮困物资100万元。折算下来,每产生1元的效益就要花去将近1元的成本。
其不经济是显而易见的。
不仅如此。有时候,某些“浪费”简直不可避免,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有的时候有人捐赠,派卡车去拉一次,就要六七百块成本,捐赠的物资值不值这么多钱,很难讲。”
值得商榷的事情还有很多,以松林为例,如果只算变现,其5月份变现70件物品,共计1041元,平均每天只能卖出不到三件物品,这样的销售情况用“门可罗雀”比喻毫不为过。这样的工作量,是否需要20个工作人员?是否需要三层楼的办公面积?
这种情况在上海并非独有,比如华师大慈善爱心屋,开办时校方无偿提供了150平方米的经营场地,还拨出20万元用于购置货架、电脑、空调、清洗和消毒机等设备。不计场地租金和设备折旧,2006年爱心屋的运营成本如下:
人工费用:清洁阿姨费用1000元/月×10月=10000元;
管理人员费用1000元/月×10月=10000元(兼职管理人员);
勤工助学岗位11元/时/人×2人×10时/天×22天/月×10月=48400元;
电费用:电20度/天×0.61元/度×22天/月×10月=2648元;
水3立方/天×2.10元/立方×22天/月×10月=1386元;
物业费用:6.25元/平方/月×200平方×10月=12500元;
物流费用:8000元/年;
总 计:92934元。
华师大慈善爱心屋2006年发放物资价值总计18.5万元,而所花成本近9.3万元,这意味着每发放价值2元的帮困物资就要花去1元成本。
华师大慈善爱心屋的负责人吴薇的一番话很具代表性,她说:“办这个爱心屋,学生也受益了,社会也认可了,所以我们学校贴就贴一点算了。”
“慈爱公益服务社”的工作人员看得更远,“超市现在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都很不成熟,贴钱无法避免,但是以后会有发展。不能因为现在的开销就望而却步,要看到以后的机会。我相信以后募集到的资金和物品会成倍增长,以后会证明,现在的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
自从2004年2月,上海首家慈善超市成立以来,目前上海市约有慈善超市80家左右。保守估计,上海现有的慈善超市每年可以帮扶困难群众10余万人次,发放价值500-800万元的帮困物资。
身处经济发达的直辖市,上海的慈善超市有着比较优越的生存环境,有条件去做一些“奢侈”的尝试和探索。尽管一包盐可能会因此贵上一倍,但其中也许会有与普通盐不一样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