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警本溪市支队亲情教育的调查
编者按
亲情是人类情感世界的玫瑰。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过程,就是要让每个官兵都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有所想。亲情教育就像纽带和桥梁,它抓住了人最本真的东西,把官兵、家庭、部队、社会四位一体紧密联结起来,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的成功探索,开拓出了一条新路子。
武警辽宁省总队本溪市支队的经验和做法,受到武警总部的充分肯定,值得推广和借鉴。
本报通讯员 史照栋 张宇 任晓玲 本报记者 郭晓宇
如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思想政治教育“虚”、“假”、“空”,缺乏科学性、主动性、有效性、针对性等问题?武警辽宁总队本溪市支队从紧紧抓住最本真、最原始、最永恒、最无私、最贴近、最易感染官兵的自然亲情入手,大力开展亲情教育,打牢官兵立身做人的思想根基,使亲情之花在官兵心灵深处绽放。一系列新变化在这里展现:
官兵们对父母、亲人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的少了,定期打电话给父母报平安、道问候的多了;向家中伸手要钱的少了,懂事明理的多了;花钱大手大脚的少了,合理开支的多了;家中寄来高档香烟、名牌服装的少了,写来鼓励信、表扬信的多了;工作不安心不尽心、训练怕苦怕累的少了,事事比着干、争第一的多了;抽烟喝酒的少了,看进步书籍、追求健康情趣的多了;怀疑妒忌、讽刺挖苦的少了,相互信任、相互体贴、拥有人情味的多了;说脏话、乱吐痰、起绰号的现象不见了,官兵关系更加顺畅、和谐了。
———1500多名战士家长给本溪支队来信致电,称自己的孩子懂事了,成熟了,长大了。
———基层官兵们说,教育充满了情和爱,打开了我们的思想闸门,拨动了我们的心弦。让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真实、最难忘、最震撼的情感教育,灵魂深处受到了一次最深刻的洗礼。
———教育组织者说,亲情教育充分挖掘和运用了战士中蕴藏的最丰富的教育资源,释放了教育活力,尊重了官兵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官兵全面发展的需要。
———上级领导实地感受后,由衷感叹:成功,源于科学发展,把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确立了起来,适应了官兵、家庭、部队、社会的和谐需要,实现了“四位一体”的情感互动。
呼唤亲情———情感的缺乏比知识的缺乏更可怕 谈起亲情教育,支队政委白正山仍然对两年前的一次蹲点记忆犹新。在那次蹲点中白正山认识了于航———一个刚入伍不久的新战士。入伍后,除了要钱,于航一次都没有和父母通过电话。这件事使白正山受到震撼,他立即带领政治处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使人大吃一惊:83%的人不知道父母的生日;63%的人对父母的艰辛视而不见;51%的人自以为是,对父母的谆谆嘱托不屑一顾;11%的人几年来甚至连“爸,妈”都没喊过。
战士情感上的荒漠和人格上的缺陷比什么都可怕,情感上的空虚和人格的扭曲必然动摇做人的根基。支队党委一班人达成共识:要打牢官兵立身做人的根基,培育官兵的健康人格,引导官兵忠诚使命、履行使命、不辱使命,就必须从最本真、最原始、最永恒、最无私、最贴近、最易感染官兵的自然亲情打开切口,扎实开展亲情教育,夯实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思想根基。
感悟亲情———激发本真纯洁的原始情感 只有感受亲情,才能真正领悟什么是亲情。支队编写了以《军人道德规范》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材,组织学习领会胡锦涛主席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开设德育课程,大讲立身做人、尊老孝贤的道理,组织大家看亲情电影,唱亲情歌曲,看亲情文章,吟亲情诗歌,讲亲情故事,使官兵心中的情感从心灵深处迸发出来。
本溪县中队战士杨宝国走上讲台,讲了一个故事:他的母亲身患重病,为了不影响他在部队工作,一直没有告诉他,等他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快不行了。杨宝国动情地说,一张自己三年前送给母亲的小小卡片,自己都已经忘记了,而母亲却一直把它带在身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期盼。台下,不知什么时候官兵们的泪水也已经模糊了一片。大家被杨宝国的话深深震撼了,他为母亲流淌的亲情泪水注进了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使大家共有的情感彻底爆发出来,都沉浸在对自己的亲情回忆当中。
许多战士说,一个真正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懂得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只有懂得感恩父母,才会感恩祖国,感恩军队,才能在感恩中担起自己的责任。
这种多年教育当中没有出现过的喜人景象,多年从没有过的真情互动,给支队党委带来了三个转变:
———在教育理念的确立上:他们引导基层教育者改变过去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把以人为本、尊重官兵主体地位的思想,真正扎根心中。
———在教育方式的转变上:他们改变过去你讲我听,把官兵当容器,满堂灌,当作可以任意揉捏的泥团的方式,采取真情互动、共同交流的方式。
———在教育内容的丰富上:他们丢弃过去内容单一的教育提纲,让青年官兵自己制作亲情flash动漫,在轻松中接受教育;开设亲情网苑,让青年官兵在网络世界里点播亲情电影、听亲情音乐;绘制了以格言警句、亲情故事、幽默漫画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让青年官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环境的熏陶。
回报亲情———激发爱警习武的不竭动力 “没有亲情的人生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亲情教育就像指引我正确航向的引路灯”
———本溪县中队战士徐寅
“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学会爱你身边的人,你将快乐无穷”
———二中队战士贾承侠
上千条官兵们发自肺腑的亲情感言隐含着心灵上的一次次深刻洗礼。
战士王立超小时候上学要经过一条河,妈妈每天都背他过河。一次妈妈不小心差点滑倒,为了不让他摔跤,努力挺着腰,并一步一步稳稳地把他背上岸,等到了岸上王立超才发现,妈妈的脚上刺进了一块玻璃,妈妈是忍着钻心的痛背他过河的。他问妈妈,为什么不把他放下来。妈妈回答说,是为了让他知道,以后他背别人过河的时候也要背到底。王立超一直没有明白妈妈这句话的含义。亲情教育中,大家和他一起分析,使王立超明白了,原来妈妈的意思是要求他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支队党委因势利导,不断将亲情教育向纵深拓展,在全支队范围内开展了“父母的期盼是什么?”“我为亲人做什么?”的讨论和主题演讲活动,采用“电话连线”的方式,让战士在课堂与父母对话;当战士家长来队时,邀请家长登台讲述收到孩子的立功嘉奖喜报时的喜悦心情。很多父母动情地说:“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能够堂堂正正做人、脚踏实地做事,我们最希望听到的就是孩子在部队的喜讯,最想看到的就是孩子寄来的立功喜报。”
支队还借此开展了“三小三不忘”活动:
三小:小存折———每名官兵除正常开销外,每月存上一些零用钱;小贺卡———在重要节日时,为亲朋好友寄上一张自己亲手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当父母生日时,寄上一个表达自己爱心、孝心和感恩之心的小礼物。
三不忘:成长不忘父母、成才不忘部队、幸福不忘党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许多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后说:“部队是一个大熔炉,亲情教育就是烧旺的炉火,一块原料放进去,经过锤炼敲打,出来的肯定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成品。”
升华亲情———激发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带着亲情做工作,工作就会有真情,有激情。为把亲情教育中蕴藏的自然亲情升华为官兵自觉忠诚使命、履行使命、不辱使命的政治热情,支队党委“一班人”把蕴涵亲情的人文关怀融入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
———为了官兵健康上的需要,他们每周为官兵定期制作一份健康食谱,每年为官兵做一次健康体检、开一张健康处方、建一份健康档案。
———为了官兵生活上的需要,他们让电话亭、烘干房、清洁台、饮水机进了班排,消毒柜、空气清新剂进了营房,优先为战士宿舍安装冷暖空调,中队每个房间都摆上了空气加湿器。
———为了官兵精神上的需要,他们为每个中队都培养了一名园艺师和心理咨询师,他们在中队学习室悬挂书画,设置文化走廊,在每条走廊摆放花草,放松官兵心理,清除心理疲劳,开办心理讲座,对官兵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调适。
———为了官兵学习上的需要,他们为官兵购买了上万册图书,请地方学校开设学习辅导班,鼓励官兵参加各类考试,先后为学有所获的干部报销学费6万余元,并实现了电脑进班。
———为了官兵发展上的需要,他们把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列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让每名转业、退伍的官兵都有一技之长,5年来94%的战士在退伍时可以拿到大学学历证书,100%的战士能够获得一项技能证书,93%的官兵赢得了相当理想的岗位。
———为了官兵家庭的需要,他们为每名军嫂设立人才卡片,积极为她们联系工作。并设立了“亲情资助基金”和家属人身保险,先后为30余名特困家庭官兵资助13余万元。
浓浓的亲情,浓浓的爱。亲情教育就像一根红线,将官兵、家庭、部队、社会紧紧地牵在一起。官兵们自觉把“小情”升华为“大情”,把“小爱”升华为“大爱”,迸发出忠实完成使命的不竭动力。2007年7月4日晚,本溪市一家娱乐场所发生特大爆炸,支队130余名官兵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连续奋战11个小时,成功挽救了埋在废墟里的5条生命,受到驻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这几年,不管是抢险救灾,还是打黑除恶,支队官兵始终不怕牺牲,英勇善战,上一线、打头阵,先后完成了120余次重大临时警卫勤务、处置群体性事件、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有130多人在上级组织的各类比武中夺魁,200多人被评为执勤能手、训练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