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卫生部、科技部、中国科协联合启动“知名精神心理专家进社区”活动,拟在北京、河北、江苏等8个省区市开展试点,通过对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精神疾病的识别能力,及时将患者转诊到专科医院。据统计,综合医院就诊病人中,伴发各种精神障碍患者超过50%,但漏诊率高达90%以上。
据介绍,精神疾病已跃居我国各类疾病总负担首位,但七成公众对自己的心理问题仍浑然不觉。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人不愿正式、承认自己的心理困扰,讳疾忌医;另一方面,心理问题易被躯体化症状掩盖,以往一些被当作头、颈、腹、背、关节疼痛的普通疾病,现在发现其病根在“心”,这种隐蔽性也是心理疾病漏诊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专家指出,人的心理承受力如同一根弹簧,压得过紧,释放时就显得怪异,压力是心理问题的根源。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压力日渐增大的今天,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对此观点,记者与专家进行进一步探讨。
问:谈起抑郁,50多岁的知青曾经感慨:当年下放,有张床睡觉、有口锅吃饭就很快活,反倒是回城过上了好日子,不少人却抑郁了。抑郁真的是城市病、现代病、富贵病吗?
答:现代流行病学的证据表明,抑郁症是穷病,它在贫困人口中患病率(指在一个阶段里所有病例的总和,分终生患病率和时点患病率)较高。我们国家几次调查也显示:农村大于城市。2004—2005年河北省流行病调查表明,农村抑郁症时点患病率为27.88%。,城市为20.98%。。
抑郁症的促发外因是负面的生活环境,如不受尊重、得不到支持、父母不良养育方式、父母抑郁状态的影响等。目前,随着农村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从贫困地区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民,面对城乡差异、贫富差距难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如果他们经常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困惑、怨恨以及不满带给孩子,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与此同时,那些农村的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关怀,性格内向。如果这些压力始终未能缓释,不良情绪始终不能宣泄,部分人就易出现抑郁。此外,经济贫困,生活压力过重,再加上社会环境复杂,城市的贫困人群也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之一。
一些名人、影星患抑郁症的消息不时见诸报刊,给人们造成一个错觉,似乎这类人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其实这也是一种名人效应。事实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抑郁症的高发人群还是低收入群体。
问:当今中国的社会流行语中,“郁闷”是一个热门词,请问它离抑郁有多远?
答:郁闷这个词和医学上所说的抑郁不是一个概念。我对郁闷的理解就是感觉自己的能量、潜能没被适当地释放出来,所以郁闷。
人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喜欢安于现状,拒绝改变。目前,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中,人们在享受这种转型期带来的更多创造空间的同时,似乎也感到些许茫然:生活日益多元化,个人定位却越来越模糊。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人感到无所适从,或者跟着别人跑,或者跟着社会跑,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出现较大落差。郁闷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种自然心理现象,但是,这种情绪状态如果不给予积极调整,恶劣心境持续久了也易诱发抑郁。抑郁症的原因,遗传因素占40%,社会因素占60%。
问:长期以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我们的思想教育中起着心理疏导的作用,可现实中,它们的软实力为什么发挥不够?
答:价值观和人生观属于信念范畴,信念是要有行为作基础,而现在有些教育与现实却是脱离的。比如对孩子的教育,作为孩子的第一个学习对象,我们的一些父母说教孩子是一套,自己行为又是一套,言行不一,久而久之,导致孩子很早就把价值观和行为体系分割开了。价值观没有现实行为做基础,就成了空中楼阁。家长是孩子的模仿对象,社会精英是大众的模仿对象,社会中的每个人应当认清和承担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