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10月31日电(记者马应珊、罗昌爱)记者日前在海南省东方市看到,占地640多亩、一度被群众视为形象工程的九龙广场变成了退耕还林的苗圃基地。这是海南建设生态省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海南省政府与各市县和重点企业签订了“海防林建设”、“节能减排”和“保护耕地”三大生态责任状,全面启动守山护江保大海行动,全方位推进海南的生态建设。
海南素以“四季花园”闻名于世。然而,近10年来这里生态环境的变化令人担忧:海防林遭到严重破坏,上百万亩的湿地沙化,江河及水库的常年流量和蓄水量减少,海域污染面积已达39.26平方公里。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今年5月,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在省党代会上提出以“生态立省”作为海南科学发展的战略支点,全面推进海南生态建设。
海南从“护山”开始推进生态建设。今年,海南对全省390万亩未列入天然林保护区的森林,由省财政按每年每亩5元的标准进行补偿。同时,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目前已建成文明生态村6900多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29.6%。扶持山区20多万农户建起了沼气池,使全省每年有140万亩自然雨林得到保护。五指山市5年累计投入1亿多元资金,用于生态保护。地处五指山山区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屯昌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把小城镇建设和生态移民紧密结合起来,将5000多名长居深山林区的农民迁移到小城镇,实施移民封山,有效保护五指山生态。
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文昌河是海南4条主要河流,是全省800万人口饮水、600多万亩耕地灌溉的重要水源。2006年以来,海南省先后出动上千人次执法,对全省1653家排污企业进行全面检查。今年,省政府又与全省18个市县和11家重点耗能企业主要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状,限期整治高耗能、高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的项目。海南省海洋和渔业厅最近提供的资料表明,近年来,4大江河入海口临近海域水质,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一类水质标准。
近两年,海南逐步完善保护海洋法规的配套制度,加大海防林的建设力度。目前海南已建成以红树林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6个,全省现有的3930公顷红树林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