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企业的法定代表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全省首批39家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将享受便利服务或优惠政策
本报讯(记者李刚殷)浙江省工商局近日向社会发布了“一号信用预警”,浙江华通物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鑫捷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等173家企业因违法违规丧失信用而被曝光,并受到最严厉的处罚———吊销营业执照,不得再从事经营活动;企业法定代表人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的,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据了解,此次被吊销营业执照的173家企业分别存在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出资、商业贿赂、商标侵权等严重违法行为。浙江省工商局发布“一号信用预警”对这些企业予以曝光,以消除失信企业对市场交易安全及消费安全的危害。同时,该省在全国首次出台了《企业信用管理标准》和《信用服务行业标准》,并据此认定了首批信用管理示范企业39家。
“守信者需要什么就尽可能给予什么,失信者最怕什么就张扬什么。”浙江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交易信息的不对称等原因,消费者对于商品质量的选择往往具有一定盲目性,少数企业更存在随意拔高企业规模、虚构企业名称、延长企业存续时间、夸大注册资本和生产经营能力等问题。加强对违法企业的社会化监督,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处力度,增加企业的失信成本至关重要。
据介绍,浙江块状经济特别发达,在同一区域内的同类企业往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个别企业的失信行为往往会被认为是区域企业群体性失信行为。浙江省工商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了庞大的企业信用数据库,结合业务流程,进行分类监管,对信用优良企业给予便利服务或政策优惠,对失信企业采取限制措施甚至淘汰。
嘉兴王店是全国小家电生产行业集散地,当地工商部门与银行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对信用等级在前10位的企业执行贷款利率优惠10%的政策,让这些信用企业每年减少支出利息60万元,最多的一家企业一年少支出利息25万元。嘉兴南湖工商部门对房地产中介信用建立在线网络,实时公布区域内68家中介企业的信用走势K线图和黑中介名单,使得70%的房地产中介业务集中到15家守信用中介。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还存在社会信用意识不强、信用制度条件不充分等问题。从具体国情出发,政府先入为主,以企业监管为切入点,构建政府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再由点到面,由企业信用到社会信用,不失为打造诚信社会的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