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宗焕平李舒 “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树叶的色彩和光影在指间跳跃,我们能不享受生活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分享《论语》里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于丹的话音未落,就迎来了500多社区居民热烈的掌声。
这是10月14日北京“周末社区大讲堂”在昌平区举办时真实而普通的一幕。从今年4月开始,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科联共同主办的“周末社区大讲堂”,把名家大家从学院书斋请到社区,给老百姓讲解历史、哲学、文学、礼仪等社科知识。至今大讲堂已举办讲座320余场,8万多名群众聆听受益。
在这个特殊的讲堂里,有祖孙三代同堂求学的,有婆媳姑嫂一起做笔记的,有街坊邻里会心一笑尽释前嫌的。在这个普通的讲堂上,讲课的有中医大家张国玺,清史学者阎崇年,民俗专家崔普权以及北大、清华的知名教授……
把文化的根“种”到基层去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宋贵伦说,举办“以人为本、传承文明、构建和谐、迎接奥运”为主题的社区大讲堂,初衷就是要把社会科学知识的根“种”到基层去,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为培育人文精神、建设和谐文化进行有益探索。
“开始时我们也有顾虑。”北京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崔新建说,因为类似的讲座以前举办过,许多讲座听众不多,专家的积极性也不高。为使大讲堂“一炮打响”,主办单位采取互动、点题方式,把讲课专家的名单和主题列出来,发放到基层社区,由居民选题目、选场地、选时间。专家在讲课中,努力做到联系实际,让老百姓觉得有用,能从中受到启发。
讲座一开始就场场爆满,出现了老百姓点题与专家互动的良好局面。10月21日上午,“周末社区大讲堂”2007年度最后一讲在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办事处举行,由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讲解《康熙盛世》。不大的报告厅被200多人挤得满满的,居民徼燕生说:“我们6月就想请阎老师来讲课了,可邀请他的社区太多,今天才轮到,阎老师讲清朝的历史故事,我们这些老北京真是很爱听。”
目前,“周末社区大讲堂”已经形成一种机制。考虑到天气原因,大讲堂每年从4月开始持续到10月底。崔新建说,每个月社科联都会提出100个专家名单和题目,由社区挑选后,每个月25日通过新闻媒体发布。
多方受益共建和谐
“以前周末,睡觉、打牌、看电视,实在有些无聊,听了两次社区大讲堂,我在这里学会了心灵旅行,学习了人生百科,周末不再荒废了。”38岁的周新知告诉记者。
在宋贵伦看来,举办“周末社区大讲堂”是一举三得。
老百姓受益。翻看专家的讲课目录,记者发现讲座内容非常实用:《中医养生长寿》《职场减压,建立与同事的和谐关系》《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汉语让中国人自豪》《北京的胡同文化》等都很贴近百姓生活。家住望京的樊郦告诉记者:“大讲堂把学者请到了我们身边,共同探讨老百姓感兴趣的话题,弥补了现代人没有时间读书、思考的缺憾,感觉很解渴。”
专家学者用他们的知识成果服务了社会。阎崇年说,我从来没想到有这么多老百姓对清代的历史感兴趣。以前我的学术成果就是出几本专著,发行量不大,仅限于专业人士,受益的人不多。来给老百姓讲课,得到他们的认可,也是我学术成果的一种转化,而且是更有影响力的转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韩兆琦说,以前我们只管坐在书斋里做学问,不管外界是否接受,这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是致命的。大讲堂建立起我们与群众、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同听众交流会引导我们思考社会的现实问题,也可检验我们书斋里的研究成果。
宋贵伦说,北京市社科联有111个协(学)会,10多万名专家学者,每年一次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显然不能有效利用这一优厚资源,社区大讲堂既为老百姓服务了,也盘活了高校科研院所丰富、优质的人才资源,几方都受益。
普及了社科知识,促进了社会和谐。宋贵伦说:“社科联、各区县宣传部门依托"周末社区大讲堂"这个平台,把高雅、高深的知识大众化,老百姓学会科学思考和文明健康的方式方法,生活质量就会提高,价值观就会潜移默化地改变,社会就和谐了,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社科知识普及的新模式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部主任竹立家教授说,“周末社区大讲堂”拉近了书斋与社会的距离,“大众、大家、大学”在这里找到了最佳结合方式,大讲堂创新了社科知识普及的模式,已经成为首都培育人文精神、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阵地。
专家指出,北京“周末社区大讲堂”的模式有四个特点:一是真正打破讲堂设在学校和图书馆的限制,强调进入社区,服务百姓;二是互动选择,百姓点题,讲群众所需、讲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三是内容具体实用,形式多样,讲座主题设置在市民“解渴”和“管用”上下工夫;四是大讲堂与社会科学普及周、社科竞赛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链条和相对完整的文化系统。
生动活泼的讲课形式也是大讲堂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民俗专家崔普权在讲授《北京的餐桌文明与就餐礼仪》时,连说带唱,既有讲解又有演示,让大家在笑声中明白了餐桌文明和就餐礼仪。在房山区良乡影剧院,王旭晓教授《人的形象与人的魅力》讲座结束后,还增加了一场诗歌朗诵会。现场500多名听众普遍反映,把社科讲座与以人文为主题的文艺表演相结合,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吸引力。
宋贵伦说:“这些只是初步的探索,下一步我们还打算把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引入大讲堂。同时,社科联每年会把被老百姓点题最多的专家、讲课最多的主题进行排名,对优秀者给予奖励,排名结果还将与专家们的学术成果考核挂钩。”
崔新建说,“周末社区大讲堂”明年还将继续举办,主办方将寻找更多年轻专家,选择群众关心的新话题。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