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情趣
袁忠
有些事情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就拿杂技来说吧,就在其他各种艺术门类风风光光地占据着媒体的大幅版面,据说是热热闹闹在国外进行着演出,“掀起了"××热"”的时候,杂技却看不到什么大的波澜,日子就那么过着,但是,据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夏菊花透露,中国的杂技团在国外一年要演出300到400场,每年为国家赚取外汇上亿元人民币,占我国文艺活动在国际商演总创汇的80%,超过了杂技以外中国所有其他演出门类的总和。
杂技有着如此强的实力,但在一般人眼里却是技术含量高、艺术含量低。其实不然,杂技的美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原天津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旅美华人唐寅女士的一本新书《杂技美学》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她通过大量的杂技编排的艺术实践与理论提升,告诉大家一个知之不多的杂技美的世界,让人大开眼界。
杂技的出身并不低贱,就像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与劳动、游戏、巫术等有着紧密的关系,与舞蹈、体育、戏曲同根同生,在追溯历史发展时,共同将“角抵”、“百戏”、“乐舞”作为自己的老祖宗,而腰、腿、倒立、跟斗等内容现在都是形体艺术共同的基本功。
杂技内容五花八门,从表现形式来说有人体艺术、丑角艺术、口技艺术、驯化艺术、魔幻艺术等,从技艺特征来说有平衡型、阳承力型、柔韧型、攀缘型、拟声型等十数种之多,人体的各个不同的部位都是表演的区域,从驾驭对象来说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观赏一些艺术节目的审美体验如优美、壮美、幽默等,杂技都具有,杂技更有一种“超常性”的特点,用直观当下的实实在在的人体技艺,体现出人类要挣脱自然束缚,在更大自由空间演绎自身命运的渴望,可用六个字来概括,即奇巧、惊险、高难,别的艺术如电影等要靠数码特技才出效果,杂技则要多年苦练的真功夫,通过人体发挥到极致的技巧与力量,展示炫耀人体自我与自由的快感。
据说20世纪70年代,杂技甚至先于乒乓球,成为中美外交的先导,这得益于杂技超地域、超时代、超人种的普适性。但杂技还有不同的风格,《杂技美学》告诉我们,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杂技的特点是品种繁多、技艺全面精湛;重视潜力的挖掘与人“能力”的展示,拥有从幼小开始训练、吃功深的优势;民族特色浓郁,风格隽永、俊秀,表演倾向于含蓄、细腻、优美、端庄而又豪放。
十几年前,伪气功、伪科学泛滥成灾,如果对杂技艺术有更多的认识,人们也许清醒得更早些。如1889年成书的《鹅幻汇编》就收录了耳边听字、鼻边闻字、金杯罩字、未卜先知等十几种心理魔术技法,联想到当今的一些类似的所谓神功、特异功能之类,杂技不早就破解了其中的魔障了吗?
“一队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讲的就是杂技的效果。杂技能够使观众逐步进入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的欣赏境界,达到共同游戏、内在模仿、形象启迪的不同的体会。以高难技巧显示人体无限的力量和超凡技能,表现人们奋发向上、坚韧刚毅、灵巧自如、轻松幽默的追求和情感,更容易让人放松。
原来不登大雅之堂的被称作“杂耍”、“玩把式”的杂技,1950年由周恩来总理定名而传播开来。有人认为中国的杂技,因为欠缺想象、梦幻、故事,往往流于炫技,除了招来老外的好奇心,国人大都不为所动。可这都是老黄历了。现在的中国杂技,都注重将剧情、服装、音乐、舞蹈、舞美等融为一体展现一种整体感染力,前面讲的创汇能力应该就是杂技吸引力的一种有力证明。刘德华先生都在学变脸呐。
杂技的亲戚们如体育、舞蹈等都能成名成角,杂技却是苦差事。比如,体操比杂技好看吗?我看不见得,体操比赛有太多的功利性,附加了太多的华贵外衣。艺术有那么高雅吗?本真的、原生态的技艺才是可持续的有生命力的赞歌。杂技是人体艺术,不像其他赔钱赚吆喝的艺术门类,它是最实在艺术。与其去看那些不知所谓的电影、呻吟的小说,倒不如去欣赏一场杂技。
国家大剧院快正式开张了,强烈希望中国杂技能去上演。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