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上课不用黑板,学生下课没有铃声,学习成绩一样棒,毕业梦一样要圆 没有上下课铃声,不用黑板板书,在大亚湾的小桂岛,有这么一所学校,拥有二层高教学楼的学校,全校只有三名学生和一位姓刘的老师。由于村民纷纷外迁,这间学校几乎没有生源了。刘老师说,就是剩下三名学生也要把他们带至毕业。
从东升岛乘船10分钟左右就到了小桂岛,不是放学时间,小桂小学出奇的宁静:没有半点读书声和喧哗。一位中年男子告诉记者:“学生正在上课。
”他就是小桂小学唯一的老师———刘挺辉。
小桂小学鼎盛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有130多名学生和七八个老师,而现在只剩下三名学生了。
孩子们都到哪里去了?一原住村民对记者说,有五个村民小组的小桂村是一个半耕半渔的海岛村落,随着“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村民们陆陆续续举家搬迁到海岛附近的陆地澳头、淡水等地,而小孩子也在陆上的学校上学,“如今留在岛上的村民不足200人,学校没有生源是自然的。”
2004年,在大亚湾澳头育英小学任教了15年的刘挺辉自愿到小桂小学支教两年。当时学校只有10名学生,其中六个五年级、四个三年级,包括他,学校共两名老师。后来学生毕业的毕业,转学的转学,最后只剩下这三名学生。去年,另外一位老师离校,刘挺辉的支教时间也到了。
“我要是也走,这三个学生怎么办?”刘挺辉说,而那个时候还没人愿意继续来小桂支教。“干脆把这三个孩子带到小学毕业吧。”这样想着,刘挺辉放弃了回到原校的计划,继续留在了小桂小学。
刘挺辉本是个教了十几年数学的老师,但自从只有三名学生后,他把语文、数学、美术、自然、社会、体育等包揽了,成了“全职老师”。“黑板几乎不用,我是用本子写画着讲课。”刘挺辉说,他用笔代替粉笔,用本子代替黑板,上课只需在本子上演算,然后拿起来给学生看,“早上8时半上课,11时放学,下午2时30分上课,4时50分放学,和外面的学校一样的作息时间,一样的课时。不同的是,我们没有上下课铃声”。
令刘挺辉骄傲的是,他的学生成绩都很好,“去年期末考试,三个人的数学都在90分以上,不亚于大亚湾区任何一所小学的学生。”
“明年这最后的三个孩子也升初中了。倘若明年学校还没有生源,小桂小学就真的要停办了。”刘挺辉说,也许明年他也真的要离开小桂岛、离开小桂小学了。本报记者 黄礼琪 通讯员 罗匡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