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进京粤剧《百花亭赠剑》 廖文静摄
剧目为适应观众而选
用粤语唱,怎么让北京观众听明白?
10月27日晚,能容纳1200人的大剧院内几乎座无虚席,观众大多提早入场,不少人携家带口而来。香港驻京办官员介绍,两晚演出2000多张票早已售发一空。
为庆祝回归十周年,香港八和会馆进京来。香港驻京办表示,今年,在内地举办庆祝回归十周年的活动已经很多,但这次不同,他们是带着粤剧来的,是为促进京港两地戏曲文化交流而来!
未开锣前,一个实际的问题先摆在了八和会馆的阮兆辉团长面前。
剧目很多,但到底唱哪出呢?
剧目的选择上,经过了一番考虑:在北京演,用粤语唱,观众听得明白唱词么?当然有字幕,但如果看字幕揣摩剧情需要花掉观众很多注意力,那岂不影响传播粤剧的风韵神采?
理解是感动和交流的基础,于是,他们在内地观众熟知题材中选了两出剧目。
《百花亭赠剑》改编自京剧《百花宫主》,讲述江六云被太监骗入百花宫主宫中,险遭陷害。无巧不成书,其失散多年的姐姐却是宫中的宫女。此女胆大心细,先将弟弟匿藏起来,后终助他赢得宫主芳心。
《洛神之七步成诗》的剧情更为家喻户晓:取材自三国时期曹植的传说。曹丕称帝后,对才高八斗的亲弟弟不放心,寻故将他自临淄召回。朝堂上,故意刁难,逼他七步成诗,否则要以欺世盗名的罪名斩之。曹植被逼之下文思泉涌,作出《煮豆燃箕诗》,令曹丕大为惭愧,将他放回。
除了内容便于接受外,这两出剧目的词曲也是粤剧作品中的优秀代表。要您看的,就是粤剧的味道!主办方如是说。
那么,粤剧是个什么剧,到底有什么独特的味道呢?
粤剧是个什么剧?
南方大剧种,明朝便流传;为方便宣扬反清革命,开始用粤语演唱……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它融汇了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后,形成了以梆子、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
据阮兆辉介绍,粤剧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湖北汉剧。“其实,中国的戏曲大都源于一家,只是经过流传,不同方言的融入将各地的戏曲演变成了不同的形式。”
粤剧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好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
粤剧的命运也深受清末时局的影响:因粤剧艺人李文茂反清,清政府对粤剧进行了残酷镇压:残杀艺人,禁演粤剧15年之久。本地艺人大多逃往海外,粤剧艺术遭到重创。随着出国华工的大量出现,广东戏曲逐渐传播海外,《美国华人史》记载,粤剧为华人带来了独特的民间文化。
清政府的禁令解除后,八和会馆在光绪年间成立。在经历了民国时期的改良,将广东白话引进粤剧及降调,之后又引入新的化妆技巧及西乐乐器之后,粤剧在上世纪30年代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千里驹有“花旦王”之称,李雪芳则被康有为誉为“南雪北梅”,与梅兰芳并提。此后,著名的艺术家还有薛觉先、马师曾、红线女等,并产生“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平贵别窑》、《罗成写书》、《搜书院》、《关汉卿》、《柳毅传书》、《宝莲灯》等都是粤剧的代表曲目。
从上世纪50年代起,随着电影电视等新娱乐方式的兴起,粤剧的光彩渐渐黯淡了下来。许多老艺人离去,许多老班子解散。粤剧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粤剧今天怎么办?
不要还没盖好新房子,就拆掉旧房子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粤剧走到今天,面临的最大困扰便是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阮兆辉说,如今,他们最担心的是行内的青黄不接。
为了培养人才,香港特区政府相关部门也对向社区推广粤剧的计划提供过资助;一些粤剧团也举办过诸如“南国红豆育新苗”的儿童粤剧推广及教育计划;八和会馆属下的八和粤剧学院甚至曾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合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然而,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发展精深的艺术,粤剧人才需要的是更系统更专业的教育。
“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方式虽然培养的人才少,但是却能够传承粤剧艺术的精髓。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在现代社会显然是无法存在的。现在一个老师在学校带几十个学生,如何像过去一样精微地继承老师的艺术思想和精髓,值得认真研究。”阮兆辉说。
阮兆辉还说,他不希望看到的,是人们还没有盖好新房子,就拆掉旧房子。自成功“申遗”后,人们对于粤剧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但是也有许多负面的效应。许多新戏的创作不负责任,使得粤剧本身特有的面貌被改变了。“就拿粤剧记谱法来说,许多中国的传统音乐并不在十二平均律里面。如果硬要用十二平均律来套用传统音乐,我认为,那演奏起来一定就变味了。”阮兆辉说。
除此之外,如何适当地将商业投资引入粤剧艺术,也是保证粤剧传承需要认真研究的。“艺术家也是人,也需要生存。一味地说商业污染艺术,其实是非常片面的。”阮兆辉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商人的资金支持也是当时文化艺术繁盛的一个重要物质保证。当然,二者需要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内行事,不要越线,从而谋求并行不悖。“艺术家决不能因为物质利益埋没自己的艺术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