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除汉族外,居住着25万壮、苗、瑶、彝、蒙古族同胞。
近日,记者随云南省综治办的负责同志来到西畴。进入农家小院,女主人们笑脸相迎。与她们闲话家常,从她们的言谈话语间,流露出对生活的惬意,她们说:“遇大事有村干部作主,安全上有联防队巡逻,男人在外打工放心,我们在家生产安心!”话语中描绘出一幅平安画卷。
文山州综治办的同志总结出一个方程式:干部指导加村民自觉加防控体系加良风美俗等于平安和谐,揭了平安建设“西畴现象”的谜底。
一个乡村片警的日常工作 杨启昌是兴街镇派出所的一位民警,他的主要工作是向老乡们宣讲国家新出台的法律,宣传防火防盗的知识和经验,检查联防队的巡逻,再就是将居民的身份证送到家里。
杨启昌说,过去农村派出所人手少,而各种案件层出不穷,最多的是偷盗耕牛、农具、庄稼,还有的为了田地、山林划界,打架斗殴。常常是东村火起,西村冒烟,按下葫芦起了瓢。而如今,民警们破案成了副业,却当起了老百姓的“办事员”和建立防控体系的“指导员”。原因是多年前建立的防控体系在村寨已经生根开花,他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指导群众完善防控体系,检查这张防控体系是否严密,是否存在漏洞。
一张覆盖城乡的安全网 在我们所到过的村委会、村民小组活动中心,墙上都张贴着密密麻麻的各种规章制度,如平安村委会工作创建目标、治保委员会工作制度、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职责、综治专干工作职责、刑释帮教人员和违法青少年安置帮教工作职责等等、巡逻队管理规定、消防工作制度,墙上还贴有轮流巡逻队员的名单。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这是城乡治安防控网的主要功能。在县城区,建立“一个中心、三个重点部位、四个网点”的防范网络。“一个中心”,即:110、119、120“三台合一”的公安指挥中心;“三个重点部位”,即在县城三个出口建治安岗亭,每个岗亭配设3名专职联防队员,由民警带队开展重点巡防;“四个网点”,即在城郊结合部的么洒等四个重点村各建立一支义务巡防队,每个网点安装1部报警电话。在农村,着力构建民间防控网,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实行了专职联防队巡防和义务联防队巡防相结合的巡防机制,推行了“四纵”、“四横”联防。“四纵”就是乡、村、组、户联防;“四横”是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户与户之间进行联防。
一项全民参与的行动 西畴县的政法部门还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民俗资源,调动群众建设平安和谐家园的意识,使党委和政府的指示化为群众自觉参与的行动。如兴街镇戈林村在外打工的民工将一部分钱捐献出来,修桥、修路、建村活动中心,尤其是购买一些消防、保安工具,为家乡创安做贡献。
“平安和谐西畴”的创建,首先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知道国家的法律法规:县综治成员单位以综治宣传月活动为契机,走上街头,对群众进行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活动,在全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在县城,我们看到,除机关单位设立的法制宣传专栏外,体育场与休闲广场的过道两边,也全部设置成为法制宣传栏,县属每个部门负责一个宣传窗,人们在休闲娱乐的时候就可以学到各种法律法规。
马远武 储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