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都周刊》 > 精彩报道

166期生活报道封面话题:基因买卖



除了基因图谱,还有很多类似的所谓高科技被“广泛”地应用到商业领域。其中有纳米、核酸、干细胞……
除了基因图谱,还有很多类似的所谓高科技被“广泛”地应用到商业领域。其中有纳米、核酸、干细胞……


  166期生活报道封面话题:基因买卖

  商品时代,似乎一切都跟买卖有关。今年高新技术交易会,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开出999.9万元的天价叫卖基因图谱,更为离谱的是,就在同个会场,有不知名的商家只收8000元的价格画图谱。对于这种高科技和金钱如此的亲密联合,公众彻底晕了,基因有那么神奇吗?一份图谱值那么多钱?如此将未成熟的高科技应用于商业会伤害科学正常研究吗?如此炒作高科技概念,会让公众对科学和专家失去信任吗?

  插图:李峰

  基因检测:算命还是科学?

  记者 炫风 见习记者 华璐

  上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华大)人丁稀落,不见了早前媒体报道的熙熙攘攘。

  这家在盐田港运作不超过半年的机构,刚在10月初的深圳高交会上大出风头:汪健,深圳华大副主任,向媒体宣布“炎黄一号”项目——“首个中国人基因族谱”完成,旋即成为高交会报道的明星。“如果说有个产业要诞生,我们就是这个产业的龙头。”深圳华大副院长李松岗对记者说。

  研究院在一栋办公楼的两层房间。一个年轻人,对着一张桌子,在一个空荡荡的大房间里埋头摆弄一个个试管,据说他的周围应该有各种生化设备,但还没运到;在另一些摆着生化仪器的大房间,偶见个别人出入。安静的两层楼,只有一个房间处于工作状态,里面有五台蓝白色的进口Solex测序仪(根深圳华大介绍,这是当今世界上测试速度最快的基因组序列测试设备)响声隆隆,它们配合六座每秒运算速度可达6.5万亿次的主机,仍然在自动运转。在这个核心房间的门口,还陈列着这些机器的介绍:随着测试技术的进步,现在只需要半年就可以完成最复杂的人类基因组测序,这跟几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效率相比,可谓进步神速。

  蓝白色机器的日夜运转,在深圳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高交会上宣布完成的“炎黄一号”——某个中国人的基因组序列。在华大公开的“炎黄100”计划里,为了研究黄种人的基因多样性,他们还要招募99个中国人进行同样的测试;类似的目标还包括募捐者:付出999.9万,就可以对你进行同样的基因组测序,然后你会收到完整的基因组图谱,另加详细的相关分析报告。深圳华大副院长王俊形容,这份图谱的未来蓝图,是可以通过对自己基因的分析,预知罹患某些疾病的风险,然后早加防范。

  不过,即使是深圳华大的项目主持者,也承认这个蓝图在目前仍只在一个刚起步的阶段。“基因测试以后,能告诉你有得什么病的明确风险,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很远的目标。即使是全球的研究来说,现在科学家们知道的也是少数的,有限的。”深圳华大副院长李松岗对记者说,他们真正希望知道的是基因与常见病、多发病之间的关系,而这种研究目前还只是处在数据积累过程,乐观的是数据的积累越来越快,譬如他们有Solex测序仪。

  一个人的基因组,一个人的基因图谱,直观上看就是ATGC四个字母的庞大序列。但在这三万多个人类基因密码里,仅仅有数千种基因被过去的零星研究发现可能与特定的疾病有所关联。但是,各种各样的“基因测试”项目已经在大江南北发迹,很多广告信口凿凿地宣布几乎一切人类疾病都与基因有密切关系,甚至声称,能通过基因测试预知你患有糖尿病、癌症的确切风险(就如同很多非基因名义的医学广告一样,它们直指那些难以治愈的常见病)。

  没有临床数据的收集,没有病人样本的分析,基因组序列分析得再精密,也只能以AGTC的天书形式出现。深圳华大刚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在中心里挂起了“深圳华大临床检验中心”的牌子。华大一位内部负责人坦言,目前基因图谱最有广泛前景的商业应用,还是基因诊断,或者预告疾病风险的基因测试,于是他们尝试与医院建立合作——基因测试是一种典型的多领域交叉技术项目,至少是“基因测序技术人员+医生”的班子。不过,在中国,撇除那些连实验室都没有的低级混混,太多医院、研究所和大学挂着基因的招牌各自为战,不愿意共享病人的资源。

  基因、纳米、核酸、干细胞……在鱼龙混杂的市场里,这些人类基础科学研究的伟大概念,总被形形色色的牟利者,以及迫不及待的梦想家发掘。基因测试,在中国可能正在逼近比保健品江湖还危险的境地。

  无止境的秘密

  在这个世纪初,当核酸营养品在激烈的争论中逐渐让公众了解其真实价值的时候,基因慢慢地就成为了各种医疗技术和药品、保健品宣传的热门名词。作为一个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上的基本定义,它经常被别有用心的牟利者赋予“全能”的色彩,就如同当年“核酸能修复细胞治疗百病”一样。

  到底基因里有什么秘密?

  基因与核酸一样无处不在。人体大约有60兆个细胞,每个细胞都有细胞核,每个细胞核里都有染色体,染色体由长长的、细细的、像蠕虫一样的“丝线”(DNA,核酸的其中一种)缠绕而成,而这些“线”上少数的一些段落,就叫做基因。基因与DNA其他部分一样,由四种化学碱基(简称A、C、T和G)配对组成,这些字母配对的位置和序列,即使经过一代代遗传,仍然是固定的,被称为“遗传密码”。尽管偶尔会发生基因的变异或漂移(乃至引致了疾病),但这种复制仍然非常精确。

  在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的54年里,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一些特定的遗传性疾病,已经辨认出了一些会导致健康问题的基因,因为它会总在相同的染色体位置代代相传。当细胞从一个分裂成两个时,染色体会被复制成两份,基因也会被复制成两份;在繁殖下一代时,基因也会通过生物特定的机制复制到下一代的亿万个细胞里。人类有三万多个基因,每个基因都有它的作用。有的基因担负着指挥着胚胎发展成有眼耳口鼻四肢躯干生命的宏伟任务,有的则只是在细胞里修复受损基因的后勤兵。

  基因带来的想象空间令人激动,因为它以一种全新的微观视角去发掘生命传承和生老病死的逻辑,使一些总不能解决的难题——以及被难题困扰的病人看到希望的曙光。有些机构收集濒危动物的基因样本以制造新的诺亚方舟,而有的机构到长寿村去试图发现长命百岁的基因样本,今年2月份,又有国外机构声称发现了新的与糖尿病有关系的基因(它是多年来各种类似的报告中的一个),当“明星基因”P53(被证明与大约半数的癌症有关)在国外被发现后的短短数年间,中国的大医院们已经以非凡的速度组织起基于这个理论的临床试验,乃至二三线的治疗方案,提供给绝望的病人(在中医和传统的西医疗法以外)选择,并在报纸的健康周刊上加以宣传。

  不过这都是零星的研究而已。在人类细胞小小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里,大约有3万个基因,包含着约30亿个A、C、T、G碱基对构成的遗传信息。著名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组织多国庞大的人力物力,测定了多个白人细胞中所有DNA化学碱基(简称A、C、T和G)的配对序列——先把所有的字母序列都测定出来,而先不管这些“密码”代表的意义。这些密码像一本巨大的等待被破译的天书,已经被编辑完成,并放在国际互联网上供科学家们免费取用。“大部分的基因,到现在还没被科学家接触,而那些被研究的基因,乃至比基因更小的单位,它们与疾病的关系,大多数仍然在被研究当中。”香港大学基因研究中心的宋又强博士说。

  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参加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任务的1%。在高交会上,深圳华大宣布测定的“炎黄一号”基因组图谱,同样是一部ACTG的天书。在高交会的公共场合,深圳华大副院长王俊提出的目标也非常高远:想象一个人,在出生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基因图谱,就可以知道他是否有疾病。如果有了自己的基因图谱,就可以知道自己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如糖尿病、癌症等,你知道了这样的关系就可以提早控制。“目前,(基因检测)要真正造福人类,不能只参考这个基因组序列。每一个基因怎样影响到你的健康,哪种病容易得,几率多大,这方面我们能做的预测其实不多。”深圳华大另一位副院长李松岗说得比较谨慎,“但我相信很快就会有大的进展。”

  在深圳华大,几台进口的蓝白色的Solex测序仪昼夜不停地运作,而工作人员们对记者说得最多的是经费不足。这些年来,基因组测试的硬件与技术突飞猛进,北京华大参与“1%”人类基因组计划,又运作了水稻基因组计划,中科院和浙江地方政府为此投入了8000多万的巨资。如今“炎黄一号”完成以后,华大负责人向记者坦言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钱。“不过,即使炎黄完成了100、1000,积累的数据质量如何,国际上对基因与疾病关系研究的进展如何,大家都没办法预测,但这其中投入的是巨大的资源,那又是否值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科院院士向记者提出疑问。

  基因图谱的那些商场兄弟们

  见习记者 邱春风

  曾经有这么一个笑话:当“纳米”被炒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老农也向村里“专家”打听:“电视报纸整天说现在纳米可吃香了,好多科学家也在研究。可我不知道哪儿有纳米种子卖,一年种上它两季,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吧。”那“专家”悄悄耳语道:“我刚从县城买了10斤纳米回来,做了一顿饭,味道好极了,医生还说纳米能强身健体呢。你想知道在哪儿买得到种子?给点咨询费吧。”

  “纳米”这个今天几乎被炒滥了的概念,在10多年前却还只是被一小部分人所了解。当1993年底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操纵原子写出了“中国”这两个汉字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其实就属于十多年后被炒得满天飞的纳米科技。

  今天你纳米了吗

  纳米(Nanometer),一种长度计量单位,一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范围内,通过操纵原子、分子、原子团或分子团,使其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物质的技术。而纳米材料就是纳米量级(1nm-100nm)范围内调控物质结构研制而成的新材料,据说有自洁功能,防垢,防附着,韧性好,保温性好,耐高温,耐摩擦,耐冲击。

  中国科学院系统的有关研究所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纳米技术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引起了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一些民间资本的注意。而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纳米”还从来没有出现在他们的生命当中。直到1999年,关于纳米科技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纳米技术犹如一夜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而后新华社在2000年8月29日发表了一篇《决战纳米时代——记高科技领域的一场世界性角逐》的文章,《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都相继刊登文章宣传纳米,“纳米热”在中国由此形成。

  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对于纳米不遗余力地宣传,使得普通百姓对于纳米耳熟能详。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明白纳米到底是什么东西,但这不妨碍老百姓对于“纳米”陷入无所不能的误区。广大的商家则是为纳米广阔的前景所振奋,开始准备好好利用一下纳米。但最先介入纳米概念的或者说被介入的则是股市。

  那时在深沪两地的上市公司当中,有50家左右上市公司已经直接或间接介入了该领域。2000年的股市是一个大盘跳水的颓市,然而这支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纳米军团”却逆风飞扬,昂起不屈的“龙头”,有人戏称“纳米”就是“纳钱”。

  时间是概念最大的敌人,当市场有了时间深入了解纳米概念后,纳米概念股明显降温。当时这支纳米军团中最耀眼的明星无疑是苏威孚。威孚高科凭借其“金属纳米铝粉”、“纳米催化剂”等纳米材料被市场热捧,在短短半个月内,从10元左右飙升到15.6元,轻轻松松斩获50%多升幅。但也仅仅风光了一段时间,之后便是长时间的沉寂。

  股市不红了,并不意味着纳米的终结。百姓的耳朵和眼睛继续不由自主地被纳米包围着:把纳米用在医药上,据说能抗癌;用纳米做洗衣机、冰箱和空调,说是能杀菌;把纳米用在制衣上,据说能保健;纳米的美容化妆用品说是更易吸收,效果更好。广州一家公司更是宣称其生产的“纳米水”,不仅能治疗十余种疾病,还可抗疲劳、耐缺氧、抵抗细菌、降火排毒,甚至有“增强女士防匪徒强暴的能力”。在五花八门的广告中,纳米似乎是一块神奇的魔法石,或者更像是昔日北京天桥卖的“大力丸”——包治百病。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约有八九百家企业借“纳米”造势。而贴上“纳米”标签的产品有纳米美容品、纳米清洁剂、纳米洗衣机、纳米冰箱、纳米热水器、纳米内衣等,更有甚者,还有“纳米粥”、“纳米饭”、“纳米安全套”、“纳米茶叶”。事实上,我国企业生产的所谓纳米产品,大部分只是微米级的,比纳米要扩大了1000倍。可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寻找新的卖点,却以纳米新产品的面目包装。“纳米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当装得太多的时候,他们却发现消费者渐渐地不买账了。

  并不孤独的“玄科技”

  除了纳米,核酸、干细胞、基因、芯片、克隆、太空育种、远红外以及其他各种技术名词,同样频繁地出现在了医疗保健、医药、食品、美容、轻工等行业产品的广告宣传上。它们俨然成为商家手中的“大力丸”,由商家卖力地向消费者兜售,宣扬它们的“包治百病”。

  核酸以及核酸保健品的大热显得有些幸运。2000年核酸开始推出的时候,恰逢 “人类基因组计划”10年。广泛的报道,使“基因”一词深入人心,公众得到这样一项共识: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受损有关。人类能通过“修补”基因的办法,治疗人类的顽症绝症。“核酸保健品”的宣传材料中称:“一切疾病都与基因受损有关”,“核酸是基因的载体,是支配生命的根本物质”,因此“补充核酸,即可增强基因自主修复能力”。“核酸保健品”成了可以临床使用的“万应灵丹”,“生命核酸”的适用人群被扩大到所有人,“长生不老”的标签被贴了上去。而事实上核酸在人体细胞中大量存在,根本不需要服用外源核酸,以此治病也就无从谈起了。

  而2001年的时候,国际上开始有一些关于干细胞研究的报道出来,神经干细胞对于神经细胞的修复潜能有可能使得霍金重新站立起来。而这种修复潜能也很快被“聪明”的商家引入到美容业里。同样的,干细胞美容也仅仅只是个概念,很多产品甚至只是生理盐水。干细胞产品的“一针美白”、“一针除皱”,逆转衰老,永葆青春,被事实证明只是一个并不善意的谎言。

  好笑的是,由于媒体的披露,很多商家将干细胞产品重新包装,并赋予一个新概念“脑活力因子”。对于他们而言,创造出一个新的概念,进行新一轮的炒作,远远要比踏踏实实地研发新产品来得重要。

  听到高科技,就想起“忽悠”

  见习记者 华璐

  长生不老、老鼠身上的人耳朵、转基因番茄、克隆、长得很像麻花的双螺旋状结构图……提到基因,你首先想到什么?记者随机采访了30位市民,发现大多数人对基因的印象都源自大众传媒的教化。对基因知识的匮乏并没有减少人类对自身奥妙的无穷想象,相反,人们习惯于通过权威的声音来跨越科学的精湛逻辑和自身认识能力之间的沟壑,但对于部分民众,权威的形象似乎正在垮掉。

  不懂,只能跟着专家走

  每当出现新的科学概念,人们很自然地将目光投向专家,渴望从他们那里获取精确而又浅显易懂的解释。信息的泛滥成灾使人疲于思考,大众无法像过去那样依靠自己的经验去解读当下,而在很多情况中都必须直接、间接地依赖专家信任系统。

  “据说基因图谱完全被解读出来后,很多疾病都可以得到医治,人类能够更加优生优育。”“据说”的根据是什么?广州市体育局年轻科员小符不假思索地说:“报纸上专家说的!”虽然他甚至没有听说过黄种人基因图谱绘制完成的消息,但却坚信专家们对图谱的描述,“要不然科学家也不会花这么大力气来研究和合作吧。我估计可以预测例如癌症之类的重大疾病。”

  相较之下,生物系研究生林洋对基因图谱的作用有着与众不同的思考,他目前就读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我个人认为(基因图谱)产生的哲学影响应该会大于生物学上的影响,而应用到临床医学中起码需要十年的时间。”据林洋的理解,人体内有30亿种“遗传字母”(碱基对)组合,即便已全部排列出来,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也很难完全确定这些“遗传字母”所对应的疾病或遗传特征。“好比给你一张地图,却没有标明方向。现在就大力推广基因图谱可以预测疾病,未免有商业化的嫌疑。”

  不懂,也不想相信专家

  实际上,人们往往愿意相信“科学”,却未必愿意使用“科学”。在接受采访的人群当中,只愿意花1000元以下做基因检测的人超过半数,甚至有15%的市民表示“不愿意花钱做基因检测”。怀孕7个月的白领小筱认为,“如果基因检测在医学上广泛应用了,当然可以做。就像人们去做优生四项的检查,都是为了提前发现问题,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当然价格最好别超过1000元,产检的全套血液检查,也要一千多,我都觉得贵了。价格再高就没有必要啦,100万以上的,留给富人做特权吧。”

  除了价格的门槛,对专家的矛盾感也是阻碍民众参与到基因医疗的原因之一。网站新闻编辑任爽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令人倍感困惑的科学名词。“核酸、纳米、磁疗,现在又来个基因。每次都有专家跳出来解释,到最后科学家自己又闹内讧。老百姓不懂这些特别玄的科学,不好做出判断,最后只能听过就算了。”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除了教授基本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出对所有技术知识的尊重态度。“只有当一个人置身于科学领域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后,他或她才有可能知道那些足以引起怀疑的问题。”

  但我们的怀疑却不是因为对于科学的了解,而是从根本上对专家产生怀疑。近年来,科学界的不规范行为,特别是珍奥核酸等新闻和狂轰乱炸的保健品广告已经使公众对科学的信任产生了动摇。外贸公司报关员管子君是乙肝患者,曾听说过基因疗法可根治乙肝,但他始终半信半疑。“要看推出这些药物的时候,技术是否成熟和普遍,大众使用后的普遍效果如何再决定。我可不愿意当专家们试验的小白鼠。”

  “早年的磁疗仪和海藻饮料花掉我不少钱,结果没有半点效果,现在我宁愿没事多爬爬山,这才是能治百病的良方。”从小学教导处主任退下来的陈伟业老人告诉记者,提到高科技,自己马上就联想到“忽悠”。“生下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预知自己将来会得什么病那不是自寻烦恼吗?”

  基因能治一切疑难杂症,那是胡说八道

  记者 谢海涛 实习生 杨婧

  访谈嘉宾:

  刘新垣:中国科学院院士、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分子生物学家

  胡炯: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

  基因技术上还没达到相关程度

  南都周刊:近几年来,基因技术问题成为社会舆论焦点。据专家介绍,到目前为止,基因检测与治疗对生命健康的贡献,主要是预知疾病,及靶向基因治疗。就基因研究而言,这是个庞大的工程,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完成,但很多基因秘密还未被探知,目前揭示出来的还只是冰山一角。近期市场上有一些研究机构宣称,他们用基因技术已治愈了很多疑难病症,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刘新垣:基因工程是二十世纪最后一次伟大的工业革命,在医学上已显示很大的应用价值,但目前市场上可能有吹牛的现象存在,很多人出于商业目的在炒作。关于用基因预知疾病,目前还只是能检查出一部分疾病,说基因能治疗一切疑难杂症,那是胡说八道。

  从长远的角度来讲,基因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应该说很大程度上是对的,但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人类遗传性疾病有三四千种,有的是基因突变所致,有的是染色体异常所致,有的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对于单基因性遗传病,是很容易用基因治疗方法治好的,但是目前也还只是少数,技术上还没有达到相关程度,而且很多遗传疾病是多基因引发的,比如肿瘤。

  胡炯:利用基因技术治疗疾病,从前景来看是完全可能的,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目前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还没有一个病可以完全通过基因治疗解决问题,有研究机构声称用基因技术已治愈某些疑难病症,这说法可能有些过度夸张。

  基因歧视现象可能会发生

  南都周刊:基因技术的过度商业化以及滥用,无疑给人类的伦理和法律上带来困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比如会不会带来基因歧视、基因隐私侵犯等现象。

  刘新垣:国外对个人的基因隐私是进行保护的,至于基因歧视、基因隐私侵犯现象,现在还谈不上。至于将来用人单位根据基因检测情况,把有疾病隐患的员工辞退,这种现象可能会发生,但目前还不多见。

  胡炯:这个问题要看发展了,可能性总是存在的。不管怎么样,在基因技术利用方面需要非常好的法律条规来加以规范。据我所知,在保护基因隐私方面,国内外还没有看到相关条规。

  南都周刊:全球最大的环保组织之一“绿色和平”一直批评有些转基因科学家将科学研究和私利混杂在一起,比如如果转基因水稻进行商业化生产,获得巨大利益的不是他们所宣称的“国家”和“农民”,而是这些科学家本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基因技术商业化对正常的科学研究有没有影响?

  刘新垣:对转基因水稻的种植,目前还存在着争论,国际上也在担心其安全性,而基因棉花已经证明可行,转基因大豆在美国已经生产。利用基因技术改良品种对人类是有利的,当然科学家个人也会获利,但整体来说还是对人类有利。基因技术商业化,不会影响科学研究,对人类也是有利的。

  胡炯:科学研究做得好,应该可以是双赢,我倒不觉得有太大问题,关键是如何把握:是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呢,还是建立在一种科学的态度上?其实,科学家在公司也好,在研究所也好,如果建立在科学态度上,将其成果产业化,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关键是把科学态度和商业利益哪个放在前面。

  具体到转基因水稻问题上,如果科学家本身还存在争论,就科学研究而言,不同的科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在一个事情没有完全确定之前,完全可以争鸣,这才是科学。如果大家异口同声,也就可能不是科学了。这种现象,要看搞学术的人,到底是以学术的态度来对待问题,还是把商业利益放在前面。

  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伦理

  南都周刊:在民众之间,对于基因技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迷信,甚至于对于高科技迷信,当年的珍奥核酸事件,利用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义做宣传,引起全国效应,事后被媒介批为超级巨骗,似乎就说明了这一点。对于这种现象,一些科学家和媒体应负哪些责任?应该提倡怎样的科学伦理?

  刘新垣:当年的珍奥核酸是带有炒作的成分,当时很多人不懂,媒体也在炒作。我个人对此是反对的,媒体也有责任。以后很少出现类似情况。至于提倡怎样的科学伦理,我说:严谨、实事求是。

  胡炯:这种现象的出现,从生产厂家来讲,可能有一种商业利益在里面;从新闻媒介本身来说,也有一定的责任。厂家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在很好的电视台、报纸上刊登夸大的广告、新闻,普通老百姓看了当然相信;从老百姓来讲,之所以会过分迷信一些高科技产品,是对高科技产品本身认识水平不高所导致。

  在这种现象中,科学家和媒体的责任其实很简单,就是建立在科学态度上,客观地、实事求是地介绍这个事物,而不是把商业利益放在前面。如果一个项目,确实对于各个方面是有利的,在科学的基础上,做一些实事求是的宣传,完全是正常的。

  南都周刊稿件,转载请注明,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伟)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