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奕晗
时至今日,不少职业规划师还是喜欢拿这个故事举例:亚美尼亚的马努杰是一名平凡的推销员,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经为207个公司工作,平均一年换5次工作。而这个纪录,已经成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案例——“马努杰死亡回旋梯”。
和“职场跳蚤”马努杰一样,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的其实大有人在。
“××公司下午5点让我签约,不签就放弃,但是我还想等另外一个单位,怎么办?”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王欣涛副主任就经常面对这样的求助。
“这是个特别实际的问题。”每次,王老师总是耐心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咨询,包括职业测评,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兴趣,什么样的价值观等等。
“以前的就业指导主要停留在就业政策,只是一般性地号召大家去基层、去西部;现在则是以人的价值观、职业机会和发展为核心的。”王欣涛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们面向毕业生的职业指导,也从“怎么面试”、“如何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之类的技巧性问题,转变成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分析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某个岗位。
职业规划与职业指导被西方很多国家视为“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职业生涯规划已经从几年前的“新概念”和“陌生话题”,变得“热门”和“耳熟能详”起来。职业规划的提供方式也从简单“做做职业测评”、“解读解读报告”,进入到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指导阶段。
职业规划与职业指导,作为“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我国政府部门、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多的关注。11月中旬,首届中国职业生涯规划国际论坛暨GCDF全球峰会将在北京召开,据介绍,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举办全球性大会。
北森测评公司总裁、GCDF中国项目中心负责人王朝晖称,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交流职业生涯规划的国际前沿技术和实践,“有研究表明,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职业规划可以改善一个人的知识层面,认清目标,指向性更明确,从而有效增强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