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王圣志文贻炜
记者近日在安徽省六安市采访,由于涉及对当地政府一个职能部门的批评,市委宣传部一名领导软硬兼施,阻拦记者发稿,甚至当面辱骂、威胁记者。这暴露了少数地方领导干部在对待舆论监督方面的素质差距。
作为舆论监督的主要载体,大众传媒发挥着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新闻单位派记者采访一个地方的工作情况,无论是成绩、经验还是问题、偏差、错误,乃至少数干部违法犯罪情况,都是在履行舆论监督职责,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工作,不是要和谁过不去。
实践证明,重视舆论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是党和政府提高工作透明度、提高执政和行政效率、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一条重要途径。领导干部对待舆论监督,应该有宽广的胸襟。
然而,当前仍有少数地方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缺乏基本的理解和尊重,只愿报喜不愿报忧。在实际工作中既不重视,也不支持,更不配合,或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拒绝、抵触记者采访,或直接滥用权力压制批评,干涉舆论监督。一些领导干部不但不认真反思自身问题,积极整改,反而千方百计掩盖真相,推卸责任,对举报者打击报复。凡此种种,尽管表现在极少数人身上,却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工作的开展,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对舆论监督存在认识偏差,甚至滥用权力阻挠新闻单位正常开展舆论监督的地方领导干部,应当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的有关精神,提高觉悟,改进工作作风。否则,就很难做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新华社合肥11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