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11月4日电 (记者张琴刘鹏)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重庆市长寿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环保搬迁区发现汉至六朝时期墓葬12座,出土随葬遗物140余件。
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汪伟介绍,考古所于9月中旬开始对重钢搬迁区的考古发掘工作,近期已基本完成对搬迁区内最大、最重要的墓群——大湾湾田墓群的发掘工作。
此次考古发掘发现汉至六朝时期墓葬12座,汉代窑址1座,同时出土一批随葬遗物,数量达140余件,种类包括铜釜、铜钱、瓷罐、瓷碗、陶壶等。其中,在大湾湾田墓地边缘地带发现的汉代窑址保存较好,拥有独特的形制结构。在一件铜釜内,考古人员还发现3件相互叠压的六朝时期竹编织品,保存完好程度十分罕见。
考古专家认为,重钢搬迁区内的大湾湾田墓群是重庆主城及周边地区乃至渝西地区迄今发现的较为集中、规模较大的汉至六朝时期墓葬群。
专家指出,从墓群墓葬形制看,墓群地域特色鲜明,是介于渝东与渝西地区汉至六朝时期墓葬的一种过渡形态,同时又具有与同时期其他地区墓葬无太大差异的随葬品组合,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化交流融合所带来的趋同效应。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考古发掘,截至今天(23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程建设工地共发掘出21座古墓葬,同时出土两条珍贵的明代玉带。
河南省许昌市考古人员日前在对一处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中,清理出7座古墓葬,其中有4座为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墓葬、3座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至1279年)金人墓葬,在金人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
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磁县北朝墓群中段历经一年的考古发掘中,发掘了滏阳营遗址及墓葬、湾漳营遗址及墓葬、东窑头墓群、槐树屯遗址及墓葬4处文物遗迹,发现了3座并列的西晋时期墓葬,均出现“天井”结构,引起考古工作者的关注。
(责任编辑:赵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