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安杰
本报实习生 张亮
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印迹的只是那些璀璨的思想和耀眼的思想家。而文明的传播者,则似乎显得有些黯淡。其实,人类文明乃是薪火相传的事业,思想的传播、普及与思想的创造共同构筑了文明大厦的宏基。
一个雾气笼罩的下午,记者在东方广场见到了LexisNexis(律商联讯)中国区总经理李栋先生。李栋身材魁梧,笑起来很灿烂,喜欢在交谈中不时地插入英语单词。伴着窗外渐临的黄昏,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事业与人生。
“全面解决方案” 科技改变阅读习惯,我们的交流从这里切入。李栋说,随着网络、电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与过去大相径庭。
以前,人们喜欢到图书馆看书,在旅途中也会带一本书,抽空拿出来读读,但如今人们坐在自己家里,只要点几下鼠标就可以轻松地实现网上阅读,而对于那些经常出差的人来讲,移动电子终端就等于是一座庞大的图书馆。
因此,作为图书出版商来讲,必须认真地对待这种转变。他说,如今欧美等国家传统的出版业几乎已经完成了转型,现在要做的则是把传统出版的内容与技术相结合,在更深层次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中国的图书出版业还没有达到这一步,还处于一个积累内容的阶段。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近来出版商们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李栋所在的公司是美国最大的法律、财税和商务咨询提供商之一,进入中国已经六年了。在李栋看来,作法律资讯服务与普通的商品买卖有着很大的不同。
比如,一个电视机生产厂家,他们所考虑更多的可能是如何将电视卖出去,越多越好。现在的一些图书出版公司所遵循的仍然也是这种思路,一本书做出来之后,就拿到市场上销售,而书卖出去之后的事情就与出版商无关了。
李栋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法律资讯提供商提供给人们的应该是一种“全面解决方案”。所谓“全面解决方案”,指的是将信息的提供、理解与运用结合起来,为读者和客户提供一条龙式的全面服务。对此,李栋给记者做了形象的阐释。
比如,出版商出版了一本关于法律条文的图书后,因为只要有理解就会有不同,读者可能会对法条作出各种各样的自己的理解。因此,出版商可以约请相关专家就法律的理解和适用作出权威的解释。此后,还可以配合本书,给读者提供案例和建议,以使他们更好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当然,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读者在读完本书后,可能还会写一些感想。这时,出版商要为读者提供一个现成的模版,读者只要在此基础上修改一下就可以完成,这就节省了读者的大量时间。最后,出版商还要为读者策划专业会议,请专家学者现场说法,并与读者现场交流。
资讯提供商为读者所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整合所有的资源,更好、更快地服务于读者。“在这种全面解决方案中,你怎么识别一个出版公司?过去的出版社就是出书,像我们这个公司,你能单纯地把我们界定为一个出版社吗?”李栋如是说。
在李栋看来,法律资讯服务还必须突出强调一个“快”字。很多出版商出书涉及面很广,读者众多,学生、法官、律师都可以去看,都可以从中获得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对他们来讲,图书出版周期并不是特别重要。而李栋所在的公司服务对象则是法律实务工作者,他们希望得到最新的法律咨询。这就要求从出版周期、内容搜集整理、国外资讯的翻译速度上都要快。因此,从这方面来讲,专业信息出版和普通出版在这方面是有着很大的不同。
大市场大责任 “中国的法律市场发现太快了,而且也实在是太大了,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无法不动心。”
李栋回忆说,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国内律师界对国外的法律数据库还不是很感兴趣,而现在许多律所都在办理涉外业务,对外国法律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成了必备的功课。从数量上讲,恢复律师制度的时候,中国只有100多名律师,而现在已经增长到十几万。
随着法治观念的进步,中国开始由传统的厌讼、息讼型社会向规则型社会转变,人们开始更多地运用法律来解决纷争。与此相应,法院每年的受案量都在大幅度增加。而全国640多所法学院系更是一个潜在的广阔市场。
巨大的市场意味着巨大的利润,没有谁不想从中多捞几杯羹。但是李栋没有简单的这么看。
“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大家有一句口号,说是为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而努力,当然这句话可能有些不自量力,但是从事法律资讯服务和普通商品买卖的确有着很大的不同。”
买卖商品,惟一的动力就是追逐利润,越多越好。但是,提供法律资讯还有一种责任在其中。从1978年开始,国家恢复法制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守法观念还需要进一步培育,政府的权力行使理念和行使方式也需要进一步更新和规范。
处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头,参与和推进中国法治进程,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而作为法律资讯服务商,更应该提高自己的境界,通过向社会输出优秀的法律资源助益于这一伟大历史进程。
谈起不久前刚举行的全国大学生励志巡讲会,李栋说,举办这次活动不仅仅是出于一种商业考虑,更重要的是向在校大学生传递一种珍惜学习资源、善于利用学习资源的理念,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
创新无止境 李栋不愿墨守陈规,他喜欢求新、创新。“全面解决方案”的经营模式也许很容易被其他出版商复制,但他笑言这种求新的精神却不能轻易被他人所移用。为了弘扬创新精神,公司决定把今年定位为“创新年”。
李栋曾在部队当过9年兵,他说当兵的就是要南征北战打天下,就是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回首人生历程,李栋坦言,部队经历对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他不甘人后、勇于创新的精神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培养起来的。
初入行时,李栋即经手当时国内最大的对外合作出版的项目,从中积累了宝贵的出版发行经验,也是自那时起,他那股勇于创新的劲头开始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李栋说,当时他策划了一个项目,即沿长征路,组织十位外国摄影记者分成十段进行拍摄,拍摄完后做成画册;还做过一个俯瞰中国的项目,动用了飞机、热气球等进行航拍,而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后来,他去了澳大利亚CCH公司工作,回国后又负责CCH在中国的业务拓展,只用24个月,便从零做到了100万美元。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李栋开创的许多商业模式已经成为竞争者们争相模仿的对象,而李栋则躲在一旁惬意地享受一个领跑者的快乐。对他来讲,创新没有尽头,创新就是一种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