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徽班进帝京,中华国粹又添荣。
梨园旧曲翻新曲,艺苑须生擅武生。
一日得听钟吕调,万人争颂富英名。
谭门嫡脉今犹盛,三代和鸣振玉声。
去年10月20日,为我国京剧大师谭富英百年诞辰日,中国京剧界举行大型纪念活动,京剧名家齐聚京城,在长安大戏院连演4天。谭富英之子、当今的京剧大师谭元寿,携子谭孝增、孙谭正岩同台演出,足见谭门一脉相沿七代之盛。记者曾赋七律一首以颂谭门。
时隔一年,11月1日上午,记者再访这位京剧名家,谭老已搬到北京建国门外的一个小区。
走出电梯,便隐约听到一胡琴声与激越的老生腔。进入房间,谭老与其孙谭正岩热情招待。为谭先生伴奏多年的琴师王鹤文、鼓师刘永瑞正为谭老吊嗓。原来,11月6日为庆祝中国记者节在长安大戏院将有一场京剧名家演出,谭老将演唱拿手的《桑园寄子》。
搬来刚刚一年的新居,高大敞亮,餐厅、客厅、书房共用一室。东西墙上端挂着谭元寿的曾祖谭鑫培、祖父谭小培、父亲谭富英的照片和自己饰演林冲、诸葛亮、黄天霸的舞台形象以及儿子谭孝增、儿媳阎桂祥、孙子谭正岩的剧照,更显京剧世家之荣。
天凉了,谭老居家穿着薄毛衣,精神抖擞,字正腔圆。老人一生为人谦和,可对子孙要求特别严格。正岩将与父亲随爷爷一起参加11月6日的演出,也练了一段《沙家浜》。老人疼爱孙子,却不敢看孙子正式演出,因为会捏一把汗。谭老说:“现赶上好时候了,要多读书,多了解中国的历史,多了解中国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才能深刻领略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表演出英雄人物的英雄气概。”其实,别的行业何尝不如此呢?
谭老现在生活很有规律,晚上九十点钟睡觉,早上七八点钟起床,平时练声、吊嗓,还写写书法,最大的愿望是中国京剧能振兴起来,希望喜爱京剧的人越来越多,使中国这一国粹发扬下去。
谭元寿1928年11月24日出生,北京人。出身梨园世家,曾祖父谭鑫培为京剧老生谭派创始人,祖父谭小培、父亲谭富英均继承谭派。
1938年入富连成科班,从雷喜福、王喜秀、张连福、刘盛通、宋继亭等学老生;从王连平、沈富贵、茹富兰、钱富川等学武生,受到严格的基本功训练。1945年结束科班生活,曾为荀慧生“挎刀”、参加裘盛戎的班社。1947年与杜近芳在北京合演《红鬃烈马》,获得好评。1949年曾自行挑班。1954年参加北京京剧团。功底扎实,文武兼备,常演剧目有:《定军山》、《南阳关》、《桑园寄子》、《问樵闹府》、《打金砖》等。1964年在现代戏《沙家浜》中饰郭建光,颇有创造。
本报记者 许 涿 潘衍习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