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5日电 今天下午3时,国防科工委就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的有关情况召开第三次新闻发布会。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麻永平指出,由于地月空间的唯一性,导致嫦娥一号在整个飞行控制过程中,一些关键的控制也是唯一的,必须要有非常高的可靠性。
麻永平指出,由于地月转移轨道设计的唯一性,要求几次关键的控制必须精确地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嫦娥一号卫星能够精确地进入到地月转移轨道,才能保证后续,特别是今天上午实施的第一次近月点制动,能够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地点到达预定的位置,实施第一次近月点轨道控制,使卫星进入到预定的月球轨道。
另外,由于嫦娥卫星的测控距离非常远,这对地面测控系统的测控距离、测量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麻永平介绍,为了保证工程各个阶段、各个关键控制事件安全可靠地实施,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准备了32份技术实施方案,近80余万文字。按照软件工程化的要求,编制了长达102万行的测控应用软件,并经过了第三方测试,确保了整个飞行控制软件的可靠性。同时,还对各个关键的飞控事件进行了多达百余次的飞行地面控制验证,同时中心也与嫦娥一号卫星在地面进行了1:1的协同工作演练,所有这些确保了控制中心在整个嫦娥一号飞行控制过程中控制的可靠性。
麻永平还介绍,为了确保这次嫦娥卫星测控的可靠性,在国内S频段测控网基础上,他们还增加了VLBI的系统作为整个测控的支持手段,同时也进一步开展了国际联网合作,进一步提高了整个测控网的覆盖范围,提高了测控支持能力。
麻永平表示,嫦娥卫星从起飞一直到准确地环月到目标轨道,这里面要进行多达八次的轨道控制,而每一次控制对控制中心来说就是一次考验。为了嫦娥卫星的控制,他们不仅要准备好正常的飞行控制程序,还针对84种故障模式,制定了148个故障对策流程,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对卫星实施可靠有效的控制。到目前为止,控制中心所准备的预案都没有实施。
麻永平指出,由于嫦娥一号卫星相对来说是测控时间比较长的工程,为了加强对嫦娥一号整个飞行过程中飞行控制的监视,控制中心专门研制了整个卫星飞行控制阶段故障、预警、诊断的软件,确保在第一时间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地提出处置建议,确保飞控的安全。(据国防科工委网站文字直播整理)
(责任编辑:车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