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员工与大学生分享职场经验
10月31日 中国教育报 记者谢丹
10月20日,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来自微软、安利、通用电气和摩托罗拉等42家知名企业的696名志愿者,兴致勃勃地参加了由国际青年成就中国部(JA中国)举办的“JA志愿者日”活动。这些志愿者分别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36所高校,与6000多名学生分享自己的就业和职业规划经验。
“个人的求职期望得不到‘伯乐’的赏识怎么办?”“在能力、知识和学历面前,外企更看中哪一个?”“顺利通过面试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应掌握哪些技巧?”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现场交流会上,来自知名企业的员工对学生们的诸多提问,用生动的“现身说法”方式给予了解答,面对未来的职场挑战,在场的大学生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许多志愿者表示,志愿者活动日为企业员工“分享就业经验,爱心回馈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通过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帮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了解职场的生存法则。
“选人不是选最好的,而是选最适合的。每个企业都有独特的文化和用人理念。我们认为优秀人才应具有负责的行动、创新的精神、坦诚的沟通、周详的决策、团队精神、持续学习的态度以及有效的程序管理这七种才能。”在北京师范大学关注大学生就业现场交流会上,安利(中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饶俊的一席话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
潜力、能力、学历,是企业招聘时都很重视的三个因素,许多外企的负责人都将潜力排在第一位。他们对此的诠释是:这并不表示能力和学历不重要,但是有了潜力,后两个因素就有了保障,潜质是最基本的要求。能力可以通过潜力培养,学历也可以通过潜力获得。
大部分志愿者在与学生的现场交流中都谈到了“职场规划”这一概念,饶俊结合了自己的经历进行了阐述:“职业规划在职业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一名政府的官员,一年之后到了一家外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那年我21岁。也就是从那时起,觉得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应该与人力资源有关。事实上,这一规划一直引导着我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发展。为什么会这样规划自己的人生呢?我是根据自己开朗的个性,善于与人打交道的特长,同时把自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趣结合起来进行规划的。职业规划能否成功,个人的特长和兴趣是很重要的因素。”
现场交流会上,到场的外企负责人对大学生们殷殷寄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因为没有今天的谦逊、踏实和努力,就不会有明天的成绩和发展。”
《中国教育报》2007年10月31日第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