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本报在第一时间发布了《新能源车标准11月1日实施》的稿件后,面对15道新能源车“准生”门槛,短时间便在业内激起了一股议论新能源车该如何发展的话题,其中尤以本土车企该如何发展新能源车的话题最热门。
追赶汽车发达国家唯一契机
有专家称,新能源车的发展,是21世纪中国汽车产业追赶上发达国家进程的唯一契机。
尽管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呈“井喷”态势,但许多汽车的高科技配备以及核心技术目前仍然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的手中,作为支柱性产业,我国汽车产业的相关高、精、尖技术仍十分匮乏。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生产出具有替代功能的驱动系统则成为当今汽车产业的难题,替代能源车的使用及推出已被部分汽车产业发达国家所推崇,但至今仍未研制出可以大规模替代现有燃油驱动系统的新能源车,正如一位专家所说,要赶超汽车发达国家,当下的新能源车发展是最好的机会,因为此时我们站在同一个平台之上。
新能源车研发路在何方
如今国内国际油价不断飙升,面对这一现实,许多国际国内汽车制造商都纷纷举起新能源的大旗,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生物柴油车、新燃料车、氢动力车纷纷问世。
对此,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刘锐认为,从目前来看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在世界上技术路线并不一样:欧洲是柴油动力,日本是混合动力,美国是氢动力。国内也有以比亚迪等本土车企为代表的企业表示,电动车才是未来的方向……
资深评论员贾新光在媒体采访中曾表示,未来新能源车究竟路在何方谁也不得而知,但目前我们与发达国家的起点几乎相同。例如在电动汽车方面,我们的起步并不晚,成果也很多,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等于为电动汽车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和市场经验。中国的电动汽车成本要比发达国家低得多。现在关键是政府应支持技术比较成熟的电动车产品尽快上路,以便抢占市场先机。
本土车企全力发展新能源车
从上周在北京刚刚闭幕的第五届环保节能车展上就可以看出,数百款国内外的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氢动力、纯电动等环保节能车在车展上争奇斗艳,其中尤以本土车企更为积极。
据悉,一汽、上汽、东风三大集团以及长安、比亚迪、奇瑞、吉利、力帆汽车等部分本土车企,已纷纷开始研制新能源车项目。其中,华普海锋甲醇动力轿车,明年即可实现量产。而首次携杰勋混合动力车和奔奔甲醇车参展的长安集团,则宣布将在明年下半年量产混合动力轿车。另外,比亚迪油电双模动力车,据称价格只在16万元左右。而力帆混合动力轿车也计划在明年投产。吉利控股集团也对外宣布,继成功研制出海尚三厢混合动力轿车和海域三厢M100甲醇代用燃料轿车两款节能环保车型后,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开发五款混合动力轿车。
也许,物美价廉的新能源车在不久的将来便可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不再为油价而烦恼,为环境而担忧,如果本土车企可以借此契机一跃赶超汽车发达国家,那将是国人更愿意看到的未来! (记者 王魁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