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全敏
在以色列政坛的“男人圈”里,齐皮·利夫尼的名字显得格外突出。这位曾在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工作过的女外长,执行起外交政策来一点不比男人含糊。和她接触过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政界“女强人”。
10月28日至30日,利夫尼应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的邀请访问了中国。10月30日,即将结束首次访华之行的利夫尼,在北京凯宾斯基酒店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世界新闻报》记者近距离感受了这位女强人的锋芒。
不避讳谈制裁伊朗 利夫尼此次来华的大背景是中以建交15周年。访华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外交部长杨洁篪以及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等先后会见了利夫尼,杨洁篪外长与她签署了中国正式将以色列作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的协议。此外,利夫尼到访的第一天还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了演讲。
10月30日晚5点15分,一身黑衣、戴着翠绿色耳环的利夫尼出现在凯宾斯基酒店,干练中透着女性特有的亲和力。刚一落座,她先向记者介绍了访华成果,“这次在中国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却硕果累累”。她说,犹太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谊可以追溯到1000年前,“我们赞赏二战期间中国接收犹太人来华避难的举动”。利夫尼还谈到了中以建交15年来,两国经贸联系的增强,她希望两国在2010年的双边贸易额能够达到100亿美元。
除了双边关系,利夫尼此次访华的一个重点便是与中方商讨中东问题。一谈到这个话题,特别是伊朗核问题,利夫尼一改刚才平和的语气,明确地表达了以方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安理会对伊朗的制裁,制裁是终止伊朗目前所采取的行动的重要手段。”
虽然当天一共来了80多名记者,但利夫尼只给了3个提问机会。最后,当主持人宣布发布会即将结束时,半岛电视台的一位记者极力争取再提一个问题。利夫尼笑着答应了,并表示借此机会对阿拉伯世界说几句话,显现出这位女外长机敏与灵活的办事风格。她说:“巴以冲突或者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世界的冲突是一个过时的理念,实际上,现在是极端分子和温和派之间的冲突,所以伊朗拥有核武器不仅是对以色列的威胁,也是对阿拉伯政府和领导人的威胁”。
以色列人视她为总理人选 利夫尼的表态令记者感受到,她是一个敢于提出主张、有着明确方向感的人物,由此不难理解,为何她在2006年5月被任命为副总理兼外长时吸引了各国关注。
利夫尼的家庭背景与以色列前总理、利库德集团现任领导人内塔尼亚胡非常相似:他们的父辈都是老一代利库德的骨干分子;两人都有过当兵的经历,内塔尼亚胡曾经在以色列特种部队干过,而利夫尼则在“摩萨德”任过职。不同的是,利夫尼在1999年进入议会之前,主要从事律师工作,口齿相当伶俐,这从新闻发布会上她对记者提问的回答便可见一斑。
当有记者问到巴以和谈的前景时,利夫尼的回答层次分明,同时又颇具技巧地一口气说了长长一大串话,甚至于忘记了旁边的翻译正在待命,一直到旁边的以色列驻华大使提醒,利夫尼才反应过来,赶紧说了句抱歉,给了翻译的时间。
对于这样一位特色鲜明的女外长,中东问题专家殷罡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表示,她是一位顾全大局的厉害人物,在外交上灵活而有主张,锋芒中不失稳重。以色列人非常看好利夫尼,认为她很可能是继果尔达·梅厄之后的以色列第二位女总理。
不仅是以色列国内,外界对利夫尼可能成为以色列第二位女总理也给予较多的关注。据消息人士透露,就在不久前,利夫尼前往日本访问,在与日本学者见面时,日本学者特意挂出了当年以色列总理果尔达·梅厄访问日本时的照片,可见日本学者看待利夫尼的目光已经与果尔达·梅厄等同。
党内缺少竞争对手 利夫尼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不过是短短几年时间内完成的。利夫尼1999年进入议会,2001年开始,她在以色列第29届政府内先后任地区合作部部长和工业部长;2003年在第30届政府任移民吸收部部长、住房和建设部部长、司法部长和外交部长。
利夫尼2005年年底前是利库德集团的成员,之后与以色列其他知名政治家组建了前进党,其领袖是前总理沙龙。2006年1月4日,沙龙因中风陷入重度昏迷,当时的舆论纷纷猜测利夫尼将当选前进党主席,利夫尼本人也是信心满满,她的目标更是瞄准了总理位置。不过,最终时任副总理的奥尔默特依据以色列相关法律出任代总理,同年3月28日,奥尔默特以前进党主席身份赢得大选,当选总理,利夫尼则被奥尔默特任命为外长。
目前,外界舆论多认为,若前进党选举新主席,利夫尼很可能当选。现任党主席及总理奥尔默特不仅因为发动以黎战争而威信降低,更因身体健康及其他一系列丑闻而雪上加霜。
此外,对于利夫尼来说,在前进党内部本来存在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他就是来自工党的前司法部长哈依萨姆·拉蒙。然而在2006年7月,56岁的拉蒙被控在特拉维夫的国防部大楼强吻一名18岁女兵,并因此辞去了司法部长一职。正是因为拉蒙的下台,利夫尼的竞争者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责任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