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新闻中心 > 公益 > 公益人物 > 阳光关注
滇金丝猴 这一次请关注它(图)
时间:2007年11月07日16:51 我来说两句

滇金丝猴主要栖息在高山暗针叶林。但是有些分布靠南的种群也会在海拔较低的阔叶林中活动。
滇金丝猴主要栖息在高山暗针叶林。但是有些分布靠南的种群也会在海拔较低的阔叶林中活动。

微笑的滇金丝猴

  科学时报:滇金丝猴,这一次请关注它

  10月23日,在北京动物园的金丝猴馆门口,围聚着野性中国工作室、北京动物园、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保护国际(CI)·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自然之友、绿家园等环保人士,以松萝替代剪彩的红绸带,梁从诫、唐锡阳、奚志农和龙勇诚等人揭开了一个“梳”着朋克头的猴子雕像,它就是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是这次“滇金丝猴主题月”活动的主角,探索其生活秘密成为活动的主题,并面向社会为滇金丝猴人工繁育“子三代”公开征名。

  117年前,发现了滇金丝猴的神秘身影

  1871年,法国人大卫根据传闻报道了这种尚未科学命名的动物。1890年冬,法国传教士彼尔特在云南与西藏交界的察里雪山组织当地猎人捕获了7只年龄、性别不同的滇金丝猴,并将其头骨和皮张送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这也是全球第一次有关滇金丝猴的科学考察。1897年,法国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根据这7只标本首次为滇金丝猴进行科学描述,并正式命名。

  此后近一个世纪,科学界再也没有关于这个物种的任何信息,对这个物种的生态习性都没有任何了解。

  时隔70年,1960年,中国动物学家彭鸿绶教授偶然在云南德钦畜产公司看到了8张滇金丝猴皮张,意外地证实这个神秘物种仍然存在。彭鸿绶通过与当地少数民族接触,发现他们中的傈僳族和彝族有狩猎滇金丝猴、获取肉和皮毛的传统,猴皮可以做婴儿的襁褓,不仅经久耐用,还被认为可以避邪。他们把滇金丝猴称为“摆药”、“白猴”或“花猴”,因为它生活在高山积雪地带,而且幼仔全身为雪白色。信奉佛教的藏族人把滇金丝猴当做人类的远亲,从不加以伤害,称其为“知解”,意思是“雪白的猴子”。

  原始的狩猎方式和零星的狩猎并不足以对滇金丝猴的种群造成毁灭性的伤害。这个物种遭到较大规模的猎杀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人与猴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三年自然灾害使很多地方发生了大规模的饥荒,连白马雪山这么遥远的地方也未能幸免。很多村子成立了狩猎队,专门打野生动物充饥。随后,各种政治运动使得滇金丝猴考察计划搁置起来。

  除了滇金丝猴,目前世上还有其他3种金丝猴:越南金丝猴、川金丝猴和黔金丝猴。它们鼻孔朝天,几乎都没有鼻梁骨,故学术界一般称之为“仰鼻猴”。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的滇金丝猴分布区域广泛,后来受人类活动影响,被迫退缩到滇藏交界处。

  当科学家苦苦追寻滇金丝猴却难以见到时,金丝猴猴骨却作为药材被合法收购。据药材公司不完全统计,1978~1981年共收购到139架滇金丝猴猴骨。上世纪80年代初,还没有科研人员见过活的滇金丝猴。

  20年前,科研人员开始一步步接近滇金丝猴

  1987年,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大自然保护协会滇金丝猴项目官员龙勇诚开始从事滇金丝猴的保护生态学研究。“当时我意外地在云南德钦药材仓库里看到了12架猴骨,我决定开展一项滇金丝猴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的调查,为有关部门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案提供依据。”1988年至1996年,历经8年的调研,走遍滇西北的所有村庄,龙勇诚终于掌握了这一物种的种群数量和基本地理分布。

  龙勇诚说,滇金丝猴是除人类外分布地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是4种金丝猴中特化程度最高的物种,也是亚洲疣猴亚科中物种特化之最。“绝大多数现生灵长类都生活在被称为动植物王国的热带雨林中,气候温暖、食物丰富,栖息环境优越。可我国滇藏交界的高寒森林中,却生活着罕为人知的滇金丝猴,一年有三四个月与雪为伴,其生态行为学极为独特,在动物系统分类上,它隶属于灵长目猴科金丝猴属,是现生灵长类中极为引人注目的一个类群,在系统发育上处于旧大陆猴与猿之间的特殊分类地位。研究它有助于了解亚洲灵长类的分化和进化,学术价值很高。”

  滇金丝猴总数约为2000只,云南约有1700只,其他300多只分布在西藏。其总分布区约有15000多平方公里,共有15个自然种群,其中有3个在西藏的芒康县境内,另外12个在滇西北的德钦、兰坪、维西、丽江、云龙和剑川6县境内。滇金丝猴数量最多的是云南西北部德钦县境内的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约占全部种群数量的60%~70%。这一地区的最高海拔达5400多米,相对高差为3000米,植被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是一个丰厚的贮存天然物种的基因库。

  “滇金丝猴这个名字总让人误以为它满身金毛,其实滇金丝猴背上是黑毛,臀部、腹部和胸部为白毛,都很有光泽。雄猴的头顶中央还有长长的黑色毛冠,就像时尚的朋克头。如果在树林中与滇金丝猴突然相遇,你能看到的通常就是一个黑白相间的身影一闪而过。而且滇金丝猴面部粉白有致,嘴唇宽厚红艳,一双杏眼,上翘的鼻子,煞是好看。滇金丝猴幼仔灰白色,憨态可掬,很好玩。”龙勇诚喜欢用“国宝”、“长得最像人类的动物”、“香格里拉的精灵”和“红唇一族”来形容他追踪考察和研究了20多年的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主要在海拔3300~4100米左右的针叶林带觅食,主要吃附生在云杉、冷杉上的松萝(当地人称“树胡子”)。除滇金丝猴外,迄今没有发现其他动物把松萝当做主要食物。由于松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质的含量很低,滇金丝猴每天都需要进食大量松萝,松萝的生长速度异常缓慢,所以上百平方公里的云杉、冷杉林才能满足一个滇金丝猴种群的生存需要。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说:“由于松萝生长缓慢,需要10~20年的时间才能自我更新,因此猴群就像游牧民族一样,需要迁移10多公里才能寻找到新的觅食地。”随着季节不同,滇金丝猴采食的植物种类也有一定变化,也会吃苔藓、地衣以及蔷薇科、禾本科、莎草科等的植物。有些分布靠南的滇金丝猴种群也偶至针阔叶混交林、海拔较低的阔叶林中活动觅食。云岭山脉的关键树种是云杉和冷杉,关系到森林中滇金丝猴等无数物种的生存;一旦这两个树种毁灭,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必将分崩离析。

  “如果云杉、冷杉上的松萝太多,松萝过分地吸取树木的营养会导致树木死亡,滇金丝猴正好充当‘清道夫’的角色,吃掉树上的松萝,确保云杉、冷杉的正常生长。冷杉给滇金丝猴提供食物和隐蔽所,滇金丝猴为冷杉清除‘吸血鬼’。冷杉—松萝—滇金丝猴三者之间形成微妙的共生关系,任何一方的消失,都会影响系统中的生态平衡。只要食物充足,滇金丝猴会保留足够的枝叶和花朵保证植物生长,维持森林生态平衡。哪怕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滇金丝猴也不下到较低海拔地带以逃避极度寒冷和食物短缺等恶劣自然环境因素,对村民的农作物‘秋毫不犯’,这也是它长期以来能够与人类和谐相处,被当地少数民族奉为神灵的缘故。”龙勇诚说。

  龙勇诚说,最近考察时拍摄到一只滇金丝猴吃杜鹃花。他说:“滇金丝猴的食物中有两种杜鹃类植物的花蕾和花瓣,而这两种杜鹃的毒性较大,当地人连杜鹃树下的野生菌类都不会采集,况且在临近的香格里拉县碧塔海保护区,杜鹃花开的时节就会出现‘杜鹃醉鱼’的现象。或许滇金丝猴的消化系统比较特殊,能降解杜鹃花的毒性?!”

  1992年夏天,龙勇诚和美国加州大学柯瑞戈博士在白马雪山深处崩热贡嘎建立了营地,对滇金丝猴进行了3年的野外研究,这也是历史上对滇金丝猴最为深入的一次野外研究。“崩热贡嘎营地海拔4300多米,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翻过一个海拔4700多米的雪山垭口去找猴子,为了不跟丢猴子,我们经常背上给养、睡袋、帐篷一走就是好几天。为了让猴群熟悉我们,我们几个月都没换过衣服,让猴子熟悉这些衣服,信任穿这些衣服的人不会伤害它们。一年多的时间终于让考察小组和猴群建立起了基本的信任,我们离猴群的距离从最初的300多米缩短到了100米。”

  滇金丝猴喜欢群居生活,通常数十只或百余只成群。滇金丝猴社会是一夫多妻制,一雄三雌的家庭结构保证了只有最聪明和最强壮的公猴才有机会繁衍后代,这是进化过程中有效利用资源的手段。猴群没有猴王,各个家庭之间友好相处,又往往保持着互不相犯的默契。每个家庭都有一两只强壮的公猴担当保护任务,它们占据树上的有利位置,时刻保持高度警觉,一发现异常情况就发出“喔嘎”的叫声。幼崽却非常好动和调皮,不停地到处攒动,它们是猴群之间联系感情的唯一纽带,可以突破猴群之间互不相犯的戒律,聚在一起玩耍。

  1992年秋天,奚志农加入考察小组,深入滇金丝猴的活动区域。由于滇金丝猴的活动范围很大,拍摄活动历尽艰辛,3个月后终于等到机会,在200米的距离内拍摄到了滇金丝猴,是最早的滇金丝猴影像资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重要的研究依据。“滇金丝猴是典型的树栖动物,一般每天上午和傍晚三五成群地出来活动,生活颇有节奏。他们活动范围广、活动量大,行动迅速敏捷,非常善于跳跃,从一个山坡移动到另一个山坡只需要几分钟,因此我们的拍摄和考察人员要跟踪滇金丝猴非常困难。”

  奚志农从1993年跟踪拍摄滇金丝猴,至今已有14年,经常在白马雪山一呆就是3个月,5月上山、7月下山,最短也要20多天,光上山走路就要两天。“滇金丝猴是生活海拔最高、最耐寒的灵长类动物,所以身披长毛、身体肥胖。雄猴和雌猴两者体型特征很明显:最重的雄猴体重将近40公斤,健康粗壮,雌猴则显得温顺,苗条娇美。”

  除了吃饭睡觉,滇金丝猴每天都会花十分之一的时间理毛。奚志农介绍说,经常能看到滇金丝猴在互相理毛,“理毛是他们家庭成员间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在叶食性的灵长类动物中比较少见,母猴最喜欢理毛,不光自己理,还帮助其他家庭成员理,甚至公猴也经常参与”。

  “由于生活在高寒地区,食物的营养成分低,滇金丝猴的生育率很低,3年才生育一次,这在灵长类动物中也比较罕见。”龙勇诚说,这表明滇金丝猴对人类干扰非常敏感,哪怕轻微的干扰都可能影响到种群的延续。

  龙勇诚说,针对滇金丝猴的行为研究还有待深入,“我原本是想作研究,但保护工作没有人做,所以现在我去做保护工作。它们吃什么、想什么、玩什么?这些动物行为学研究交给了我的学生去做。因为对滇金丝猴的科研投入太少,离其需求底线相差甚远,虽有过去20年的科研艰苦奋斗,但对滇金丝猴的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仍了解甚少,所以很难给其保护行动决策提供各种相关科学依据”。

  至今,滇金丝猴还有很多秘密未被揭开——它们的发源地在什么地方?具有什么样的智慧生活在高寒云岭山脉上?它们的种群之间是否会有婚姻来往?争夺家庭的主导地位失败的公猴离家出走后,会不会到其他种群当中?

  11年前,发起了一场滇金丝猴保护运动

  针对毛皮的狩猎,使滇金丝猴一直处于被滥加猎杀的境地。龙勇诚指出,目前对滇金丝猴来说最大的危机是偷猎,“和藏羚羊偷猎不好相比,因为它们不是商业性的,隐蔽性更强。有些偷猎者下套是对任何动物而言,不管是猴子还是林麝。滇金丝猴在云南分布的总面积是18000~20000平方公里的范围,1000多只滇金丝猴集中分布在白马雪山2800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这说明大量的地方还没有得到保护”。

  同时,由于森林不断采伐、毁林开荒以及放牧,严重地破坏了滇金丝猴的栖息环境而导致种群分割。几幅用卫星图片制作的地图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过去的原始森林,现在是牧场和村庄;1958年砍伐的牧场,现已退化成裸露的土地。过去的40年间,适合滇金丝猴生活的地区减少了1/3,86%以上的猴群遭到了牧场、村庄、公路的阻断。即使是在保护区内,国道贯穿造成了至少一公里宽的宽阔地带,猴群之间能进行有效交流的群体很少,近亲繁殖导致物种退化。

  生物学家一致认为,像滇金丝猴一类的“旗舰物种”一旦消亡,则表明其生存区域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难以恢复。在滇金丝猴生活的森林面积减少的几十年间,恰好长江泥沙含量急剧上升。很多村庄因为山坡上森林被砍伐、牧场退化、土地裸露而产生的滑坡,不得不整体搬迁。

  对滇金丝猴最致命的打击出现在1995年底。由于滇西北经济十分落后,当地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大规模商业采伐原始森林,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着“木头财政”,仅德钦一个县的年采伐量就达30万立方米。1995年底,德钦县为了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决定在白马雪山保护区的南侧砍伐1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这片森林虽然未被列入自然保护区内,但实质上是滇金丝猴分布的核心地带之一,栖息着200多只滇金丝猴,占其野外总数的20%。

  为保护滇金丝猴所剩无几的家园,奚志农联合环保人士梁从诫、环保作家唐锡阳等有识之士,奔走呼号,上书北京并公诸社会,引起中央高度重视。1996年年初,国务院连派两个调查组前往调查。3月,奚志农带中央电视台记者前往采访。4月,国家制止了德钦县的采伐计划,保住了这片原始森林。7月底,首届大学生绿色营一行30多人远征白马雪山,历尽艰辛,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环保宣传和社会调查活动,并将信息反馈于社会。

  11年后,10月23日,唐锡阳在“滇金丝猴主题月”活动开幕式上发言,哽咽不已:“我不是动物学家,但花了不少时间到各个保护区采访,到卧龙看川金丝猴,到梵净山看黔金丝猴,到白马雪山却没看到滇金丝猴,很遗憾。但首届大学生绿色营对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乃至整个环保事业有着深刻的意义,培养了很多环保骨干。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7月25日,绿色营从北京赶赴云南的那天早晨,我的患食道癌晚期的妻子去世了,她是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

  今天,滇金丝猴还需要更多关注

  近几年野外考察发现,上世纪80年代末跟踪到的3个小群已消失。“目前的数量不足以维持其生存繁衍,这一物种已达到灭绝边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灵长类专家赵其昆研究员曾对媒体这样表示。

  “滇金丝猴的生存状况仍在恶化,15个自然种群处于彼此隔离的状态,呈岛屿状分布,各群体之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龙勇诚说。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针对滇金丝猴的人工繁殖研究虽然已经开展了十余年,可是生下的10多只小猴几乎全是公的,连科学家都无法解释其中的缘由。“其实,最好的保护方法不在实验室和养殖场,而是在它们自己的家园中。”赵其昆说。

  近些年因为滇金丝猴的数量有所回升,有些猴群“溢出”保护区的现象严重。“原来主要在保护区内活动,但现在主要在保护区外活动,保护区难以对之实施有效的管理。我看,应扩大现有相关保护区的面积,使所有滇金丝猴群现有栖息地和重要扩散地及生态走廊带均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龙勇诚说。

  “当地老百姓要砍树来盖房子、做燃料,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直接威胁滇金丝猴的生存。当地民众的觉醒才是保护野生动物的根本出路。我建议探索当地社区参与式共管模式,彻底杜绝各种狩猎活动,帮助当地社区群众脱贫致富,解决替代能源、替代建材和替代生计等实际生产生活问题。”龙勇诚说。

  他讲述了老张从猎手到滇金丝猴保护神的故事。“老张姓张名志明,是居住在丽江老君山上的一位纯朴的傈僳族村民。1989年春,我第一次前往老君山调查滇金丝猴,便认识了他这么一位做饭、木工、石工、电工、看病、开车、修路、建桥样样在行的野外向导。他过去曾在山上放牧13年,对一草一木和山形地势都了如指掌,也曾多次参与当地捕猎滇金丝猴和其他野生动物的活动。我俩在这山上同吃同住一起生活了5个月,共同查清了这一地区两个滇金丝猴群的活动范围和大致种群数量,老张便成了这一带近200只滇金丝猴和其他珍稀濒危动物的守护神;后来他被当地林业部门正式任命为滇金丝猴保护宣传员。由于老张人地两熟,对当地各猎手的活动都十分清楚,也了解这山里的各种兽路禽道。这些套子是谁下的?他来自哪个村子?这个套子是下什么动物的?这些套子对滇金丝猴有什么影响?他只要一看就明白,他从事反盗猎活动比派几个正式巡护管理人员驻扎有用得多。老张还常常向当地村民示范如何引进优良农作物品种和先进生产方式来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放弃传统狩猎习惯。”

  龙勇诚说,老张已经完全成为研究和保护滇金丝猴队伍中的重要成员了,但凭几个“英雄”不可能拯救数以百计的世界珍稀濒危动物。“我们期待着更多‘老张’的出现,还期待着大家帮助各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的猎人群体解决现实的生存困难,有计划地把他们转变成野生动物们的守护神。只有实现这种转变,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才会有群众基础,野生动物的家园才不致成为空空山林。”

  奚志农说,在各种保护措施中,他比较看重利用影像保护野生动物的奇妙作用。“1995年、1996年保护滇金丝猴,影像也发挥了很大的力量。现在我们做环保,一到当地,就给当地老百姓看录像、看照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们看了之后总感叹自己家乡有这么美的景色、这么可爱的动物。我们想通过照片录像,让每一个人都来关注它们、关注它们的生存状况,从而萌发保护的意识。”在“滇金丝猴主题月”上展示的图片引起参观者的极大兴趣,这些美丽的图片成为引发人们共鸣的关键点。

  正如龙勇诚在开幕式上所说:像滇金丝猴这样美丽的动物,为什么在它被科学发现并正式命名的110周年之后才能引起世人的关注?由于滇金丝猴顽强的生命力和其生存的大香格里拉地区少数民族千百年来的生态文明,它们终于等来了人类——地球上“最高统治者”的少许关注目光,但愿,它们不会从地球上彻底消失!地球上还有多少像滇金丝猴这样的濒危物种,正在等待人类的“施舍”?!等待人类放它们一条生路?!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 精华区 辩论区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唯一能打出【范特西】的输入法!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公益展示
山村教师挖煤帮贫困生
山村教师挖煤帮贫困生
盲人教师感动中国
盲人教师感动中国
山东母亲捐肝救子
山东母亲捐肝救子
关心重庆癌症姑娘
关心重庆癌症姑娘
救助被害打工少女
救助被害打工少女
·粘在铁轨上的童年
·救助羽萧
·研究生寻找出走姐姐
·新生代民工的隐忧
·查看更多
    搜狐视觉
爱心助学
爱心助学
留守儿童
无偿献血海报评选
·爱心助学公益广告
·艾滋病的公益广告
·环境保护公益广告
·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吸烟有害公益广告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