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7日专电 (李荣、赵朔)上海市气象局6日发布消息说,由中国台风委员会等机构主办的第14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正在上海举行。会上专家们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登陆台风最多、遭受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登陆中国的台风出现了强度大、影响大、灾害重的特征。应进一步提升中国台风研究水平和台风防灾能力。
据会上的台风预报专家和台风研究专家说,近年来,登陆中国的台风出现了强度大、影响大、灾害重的特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对台风预报准确性的关注度逐渐加强。
在专家讨论中记者了解到,今年的台风从总体上来看数量并不多,但影响较大。8月前偏少,可以说“前松后紧”,前少后多。到目前为止,海上还有今年第22号台风“琵琶”。
据了解,从全球来看,台风个数尚属正常,但分布不均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冷空气等造成的很多不确定性。强台风有增加的趋势。因为气候变化,沿海地区遭受风暴潮的影响在加大,台风登陆次数趋多,破坏力增强。
据会上传出的信息,中国台风的监测主要是通过卫星、雷达以及自动气象站来完成。目前国内台风预报的24小时误差在110公里至120公里,路径预报属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台风强度和风雨分布预报主要还是靠预报员的经验进行预报,需要进一步改进。台风的影响在中国沿海地区主要表现为风暴潮;对内陆的影响主要是与其他天气系统结合引发的降水和洪涝灾害。
据介绍,在此次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上,专家们将重点交流近年来国内台风防灾、科学研究和服务业务的新进展,围绕当前国际台风防灾和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讨论今后相关领域内的研究计划和发展方向,以此推动中国台风防灾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责任编辑:车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