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红塔特约 > 嫦娥一号消息

嫦娥11月下旬传回首段语音数据 面临四大挑战

  2007年11月7日下午3时,国防科工委将就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的有关情况,召开第四次新闻发布会。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网张泳摄

  7日下午3时,国防科工委就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的有关情况召开第四次新闻发布会。

  中国国家航天局发言人李国平先生;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先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周建亮先生;绕月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吕昌先生介绍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的最新情况,并就大家感兴趣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探月·动态

  北京时间7日8时34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成功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了第三次近月制动,卫星顺利进入工作轨道,即将进行绕月探测活动。

  直播提要

  卫星在环月工作轨道上将运行1年时间,完成对月球的地形地貌、特定物质类型及分布、月壤特性和地月空间环境四项科学探测任务。

  下一步,卫星将修正轨道偏差,在轨进行设备测试。预计11月下旬,卫星将由巡航姿态转入对月定向工作姿态,传回第一段语音数据,打开全部探测仪器进行科学探测。随后,将根据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探测数据,按照四个科学目标的要求进行分析处理,并制作第一张月球图片。

  发射嫦娥一号卫星,我们有多项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自从10月24日卫星成功发射到今天进入环月工作轨道,证明我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地月转移轨道设计,远距离测控与通信,卫星制导与导航等技术。在卫星高可靠发射和运载火箭可靠性增长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后续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绕月探测工程已实现阶段性目标。

  这次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也就是探测仪器,是根据我们这次嫦娥一号的科学目标而重新设计和研制的。由于是新研制的,所以也有不少创新之处。比如说,我们的立体相机是用一台相机完成了通常情况下需要两台或者三台相机来做的工作,它能够同时获得三个不同视角的三幅二维的图像,通过反演可以获得月表的三维立体图。

  根据我们国家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今年5月10日国务院提出的《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我们在近期还要继续开展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的后续工程研究。从目前国家发布的各种规划里,我们还没有明确提出要开展空间站的研制。

  我来回答刚才提出很有兴趣的问题。在月球轨道上能够看清月面什么样的大小东西取决于相机的相源分辨率,如果要看清一个脚印,假如脚印的尺寸是长30公分、宽10公分的话,要看清这个脚印像元的分辨率应该是在厘米量级。

  像今天上午实施的第三次近月制动,我们就有19个故障对策。比如说发动机不能按时开机,不能按时关机,发动机的推力不足,或者调整不到位等等,我们都有对策,都可以进行故障处置。

  关于月球探测二期、三期工程,我想工作量和技术难度会比现在更难,我们想充分的运用全国的技术优势,对二期工程部分项目计划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优选有能力的单位,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非公有制企业,承担相关的研制任务。

  我想从现在开始,卫星还会面临四个方面的难点或者说是风险。第一,卫星的姿态控制。因为在正常探测时,卫星的大部分探测仪器需要对准月面,卫星的太阳帆板要对准太阳,卫星的数传天线要对准地球,这种技术在以前的绕地卫星飞行器当中还没有使用过。

  卫星一年的环月所需要的燃料非常少,由于我们火箭实现了零窗口的发射,前八次的轨道控制实现了非常高的精度,应该说现在卫星燃料节余比较多,完全满足一年的工作需要。

  以下是直播实录

   嫦娥一号11月下旬将传回第一段语音数据

  李国平北京时间2007年11月6日11时21分,卫星成功实施了第2次近月制动,进入周期为3.5小时的月球椭圆轨道,将远月点降低到1716公里。

  11月7日8时34分,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完成第3次近月制动,成功进入经过月球南北两极,轨道周期127分钟的圆轨道。

  通过3次制动,嫦娥一号相对月球的速度共减小约848米每秒,从近月点高度212公里、远月点高度8617公里的椭圆轨道调整为轨道高度约为200公里的圆形轨道。

  至此,嫦娥一号卫星从10月24日成功发射以来,经过326个小时的飞行,顺利实施了4次加速、1次中途轨道修正、3次近月制动共8次变轨,经历调相轨道、地月转移轨道、月球捕获轨道3个阶段,总飞行距离约180万公里,最终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

  卫星在环月工作轨道上将运行1年时间,完成对月球的地形地貌、特定物质类型及分布、月壤特性和地月空间环境四项科学探测任务。

  下一步,卫星将修正轨道偏差,在轨进行设备测试。预计11月下旬,卫星将由巡航姿态转入对月定向工作姿态,传回第一段语音数据,打开全部探测仪器进行科学探测。随后,将根据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探测数据,按照四个科学目标的要求进行分析处理,并制作第一张月球图片。

  根据卫星的工作轨道和月球的自传周期,CCD立体相机在一个月内可以对全月球表面覆盖1遍;微波探测仪可以覆盖2遍,干涉成像光谱仪需2个月覆盖1遍。到2008年1月中旬,星上所有对月探测仪器都将覆盖全月球一遍。

  根据卫星的设计寿命,卫星将在工作轨道上开展一年的探测活动。

  自10月24日长三甲火箭将卫星送入太空开始,到今天卫星进入工作轨道,圆满完成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实施阶段的工作,实现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精密测控,精确变轨,成功绕月。

   本次绕月探测已实现阶段性目标 任务仍艰巨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大约7个小时之前,嫦娥一号卫星进入了两个小时零七分钟圆形围绕月球一周的轨道,这个轨道也是嫦娥一号卫星今后一年工作的轨道。今天上午8点24分的近月制动,是否可以标志着本次飞行任务成功呢?

  李国平发射嫦娥一号卫星,我们有多项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自从10月24日卫星成功发射到今天进入环月工作轨道,证明我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地月转移轨道设计,远距离测控与通信,卫星制导与导航等技术。在卫星高可靠发射和运载火箭可靠性增长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后续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绕月探测工程已实现阶段性目标。

  卫星到达工作轨道只是完成了整个工程的部分任务,后面的任务仍旧很艰巨,卫星还要进行姿态调整,按照科学目标进行科学探测和数据处理,还要经历月蚀等恶劣条件的考验,特别是卫星还有一年的工作寿命。因此,我们的专家仍旧要按照“严、慎、细、实”的工作要求,精心管理,确保卫星正常运行,并对探测数据进行研究,以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

   嫦娥搭载多个创新探测仪器 首次在探月中应用

  科技日报记者现在嫦娥一号卫星已经进入轨道了,马上要开始科学探测。想请专家介绍一下,卫星载荷中主要有哪些创新点?第一张图片什么时候能传回来,能不能介绍拍摄和传回来的过程?

  孙辉先这次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也就是探测仪器,是根据我们这次嫦娥一号的科学目标而重新设计和研制的。由于是新研制的,所以也有不少创新之处。比如说,我们的立体相机是用一台相机完成了通常情况下需要两台或者三台相机来做的工作,它能够同时获得三个不同视角的三幅二维的图像,通过反演可以获得月表的三维立体图。

  干涉式成像光谱议也是第一次在空间应用,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这样一些特点。我们使用的激光高度计也是第一次在空间应用,激光高度计主要的部件包括主要的元器件都是这一次通过国内许多单位合作而研制成的,比如说激光二极管、用于检测激光的雪崩二极管、激光器。

  这次准备用来探测月壤厚度分布情况的微波探测仪这在国际上也是第一次在月球探测中进行尝试的。我们用来探测月表不同元素的两台设备,也就是伽玛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都是用了一种新的传感器,它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或者说灵敏度高的特点。

  谈到月球的图片,根据现在的情况,估计本月下旬探测仪器可以逐步进行展开和探测工作。照片的摄取是要根据轨道的情况,根据月球表面光照的条件,根据月球和我们地球站通讯的情况来决定。所有的探测仪器在轨期间都需要有一个测试和调整的过程,所以目前很难给出一张准确的时间表。但是根据现在的情况估计,本月下旬我们有望获得第一批的月球表面图象数据。

   国家航天局:中国目前尚未确定空间站的研制

  美联社记者今天《中国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中国预计将在2020年的时候发射第一个空间站,是不是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具体的信息,比如说空间站里将会有多少个人,会搭载一些什么样的设备?这个问题请李国平先生回答。

  李国平根据我们国家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今年5月10日国务院提出的《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我们在近期还要继续开展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的后续工程研究。从目前国家发布的各种规划里,我们还没有明确提出要开展空间站的研制。

  美联社电视台记者如果中国目前没有建设航天站的计划,你们将来是否希望参加国际航天站?

  李国平目前由16个国家共同组建建成的国际空间站,给在太空进行各种空间实验提供了便利条件,中国的科学家非常愿意参与到国际空间站的实验工作。中国国家航天局支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参与现在国际空间站的相关活动。

   专家:目前探月活动不会看到美国探月者脚印

  新华网记者请问吕总设计师,地面应用系统在此次绕月探测工程中主要承担哪些任务?我代表新华网网友,问孙辉先总设计师一个问题,这次嫦娥一号卫星绕月探测活动,会不会拍摄到美国当年探月者的脚印?

  吕昌地面应用系统是工程五大系统之一,任务有主要三个方面:第一,对卫星的有效载荷,也就是科学探测仪器进行在轨管理。第二,接收卫星探测的所有科学数据。第三,组织科学家进行数据的处理解译。最终实现我们刚才讲的四项目标。

  孙辉先我来回答刚才提出很有兴趣的问题。在月球轨道上能够看清月面什么样的大小东西取决于相机的相源分辨率,如果要看清一个脚印,假如脚印的尺寸是长30公分、宽10公分的话,要看清这个脚印像元的分辨率应该是在厘米量级。目前,嫦娥一号卫星上的相机包括过去国际上对月球的探测和最近、将来其他一些探月项目的相机都没有这么高的分辨率。所以,可以肯定的说,通过在月球探测上看清脚印目前不会(实现的)。

   第三次近月制动准备了19项故障对策

  科学日报记者今天嫦娥一号卫星完成了第三次近月制动,为什么不能只进行一次制动就进入工作轨道。另外,第三次制动有什么风险?

  周建亮我来回答这样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一次制动到位建立最终的轨道是完全行的通的,但是我们通常不采用这样的方案。因为这需要更长的开机时间,更多的燃料消耗。一句话,这样的做法不经济。采取“少吃多餐”一次少控一点点的做法,是一种节省燃料的做法,当然控制的次数不能太多,控制次数太多增加了其他的消耗,同时也增加了控制的风险。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三次制动到位的策略。

  对你第二个问题,每一次控制都会有风险,这是每一个航天人都应该具备的意识。即使这个问题只有1%发生的可能,我们也要做好百分之百的准备,我们宁可做好准备,备而不用,事先要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到位。这次,对嫦娥一号卫星我们设计了一套叫做《有预案故障对策实施方案》,针对卫星可能出现的84种故障,我们提出了148种对策,是厚厚的两大本《实施方案》。

  像今天上午实施的第三次近月制动,我们就有19个故障对策。比如说发动机不能按时开机,不能按时关机,发动机的推力不足,或者调整不到位等等,我们都有对策,都可以进行故障处置。

  在第一次近月制动中,我最担心的是发动机不能正常开机,因为这次轨道控制非常重要。这次控制失效卫星会飞离月球,导致这次任务的失败,因此要采种各种措施确保正常开机。即使卫星的大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我们用小发动机也要把卫星送入月球的轨道。今天的第三次近月制动控制有所不同,我最担心的是发动机不能按时关机。因为在预定的关机时刻之后,如果1.5分钟之内还不能使得发动机关机,由于卫星的速度降得很大,卫星在飞行半圈之后将会撞击到月面。所以留给我们处置的时间是非常的紧张。到目前为止,我们成功的实施了八次大轨道控制,一个对策也没有派上用场,我们做了很多的无用功,但是我们很高兴,这应该是我们每个搞故障对策的人应该具有的心态和心怀,因为任务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

   探月二期、三期工程将会采取招投标的方法

  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航天事业发展全社会都很关注,很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积极希望参与航天事业。我想问发言人,对此持什么态度?第二,探月工程之后,后续任务当中如何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

  李国平中国航天事业从1956年创建以来到现在已经走过了51个春秋,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为标志的辉煌的成就。今天,我们绕月探测工程也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总结过去,我们认为,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全国的大协作,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涌现了一批实力强大的非公有制企业,比如说刚才提到的民营企业,或者私营企业。他们的出现成为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国航天活动不断的扩展,我们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入航天科技的建设领域,特别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参与航天科技活动。同时我们还积极鼓励社会资金进入航天科研、生产和商贸领域。

  当然,参与航天科技工业的个人企业,包括非公有制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特别是具有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关于月球探测二期、三期工程,我想工作量和技术难度会比现在更难,我们想充分的运用全国的技术优势,对二期工程部分项目计划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优选有能力的单位,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非公有制企业,承担相关的研制任务。

  香港文汇报记者请问发言人,之前有关部门曾经表示,嫦娥一号卫星探月所得到的数据将制造成月球仪,并且很有可能在市场上发售。这个月球仪是否会销售到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海外地区?

  李国平这个记者问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为了让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探月卫星的活动,特别是了解到月球,我们希望通过我们这次探月活动能够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探索,对科学的热爱。我们的专家也在考虑利用探月的成果向社会做些科普和宣传。您刚才提到的月球仪的问题,我想普通的月球仪在普通的商场里可以买到。至于这次探月是否利用嫦娥一号卫星数据制成三维立体月球仪的数据,我们专家在进行前期的工作。前提条件是我们的卫星能够获得全月球探测数据。目前针对嫦娥一号卫星和探月工程科普方案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是否制作三维立体的月球仪,我还要需要进一步的了解,适合的时候会向全社会进行发布。

   嫦娥一号卫星在未来探测活动中面临四大挑战

  记者在未来一年的探测工作中,卫星会面临哪些主要的风险和挑战?

  孙辉先我想从现在开始,卫星还会面临四个方面的难点或者说是风险。第一,卫星的姿态控制。因为在正常探测时,卫星的大部分探测仪器需要对准月面,卫星的太阳帆板要对准太阳,卫星的数传天线要对准地球,这种技术在以前的绕地卫星飞行器当中还没有使用过。

  第二个难点是远距离的通讯,由于地月之间的距离是接近40万公里,从这么远的地方完成通讯,涉及到卫星上的天线要对准地球,卫星上的放大器要有足够的功率,地面接收站要有足够大直径的天线。这些技术都是这次所新遇到的,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个难点,探测仪器。刚才我提到,这些探测仪器都是根据这次科学目标而新研制的。它在后续的工作中是否能够正常的工作要面临考验。

  第四个难点,这次设计的探测任务是工作一年,这一年的工作当中对于卫星和上面各种仪器设备的可靠性也是一个考验。

  国防科技工业杂志记者我想问一个问题,希望周建亮总工程师回答。刚才发言人谈到社会大协作是航天事业成功的基本经验,这次据我了解,这已经作为一项原则写进了《绕月探测工程整体规划》中,周总在飞控中心工作,能否结合工作单位的情况和您所了解的情况来谈一谈。

  周建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是绕月探测工程的指挥调度中心、飞行控制中心、分析计划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和信息交换中心。北京飞控中心属于嫦娥一号工程测控系统的一部分,测控系统北京中心和各大系统都有接口,为其他各大系统提供服务,所以一定要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测控系统内部,我们到目前为止在还不到14天任务之中,我们要组织国内的不少测控站,海上有两条测量船,还有中科院的VLBI测轨分系统所属的四个站,包括上海天文台。在地月转移过程中,欧控局他们的测站也为我们提供了服务,在所有的任务过程中我们组织、调度、协调整个的测控系统来完成我们的任务。

  在这次任务中,VLBI测控系统,第一次参加了国内航天器的测控工作,VLBI测轨分析系统是中科院的天文观测系统,是第一次参加航天器的跟踪活动。欧控局所属的库鲁站、新诺舍站第一次参加中国航天的测控合作,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因为所有的站、所有的设备、所有的操作人员都是属于欧控局的,欧控局与北京中心进行的各种信息交换也是遵循国际标准协议,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为中国航天测控以后对外合作走出了一条新路。

   嫦娥一号的燃料节余可满足其1年的工作需要

  搜狐网编辑请问周建亮副总师,卫星进入月球椭圆轨道以后将于11月下旬传回第一组数据,为什么有这么长间隔时间?这段时间卫星处于什么状态。第二个问题,卫星飞行一年的计划是否取决于燃料状况,目前的燃料状况能耗怎样?

  周建亮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也正是我们目前考虑的问题。今天上午我们已经控制嫦娥一号卫星成功进行了第三次近月制动。目前卫星已经进入了正常的设计轨道。我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嫦娥一号卫星只是实现了轨道的环月,它的姿态还是采取面向太阳的一种巡航的方式。因为嫦娥一号卫星经过了长途跋涉,现在到达了新的环境,我们要利用后续时间,对嫦娥一号卫星进行在轨测试,说得通俗一点,要对嫦娥一号卫星进行“体检”。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检查卫星上的各个分析系统,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要进行评估、分析。可能一些工作参数还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这都需要时间。鉴于卫星目前非常好的状态,我们现在也正在对科学仪器提前开机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应该说过几天就会有答案。

  卫星一年的环月所需要的燃料非常少,由于我们火箭实现了零窗口的发射,前八次的轨道控制实现了非常高的精度,应该说现在卫星燃料节余比较多,完全满足一年的工作需要。至于可以利用节余的燃料在一年的寿命周期之后再做什么,我们目前正在考虑中,希望大家以后关注这方面的消息。
(责任编辑:车东哲)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