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继承者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说过,“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因此,新兴富豪们如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特都争先恐后,纷纷设立基金把自己大部分财富捐了出来。
为了解释这一问题,杨国强颇费了一番口舌。碧桂园上市前夕,杨国强在记者会上说,杨惠妍只是代家族持有碧桂园股份。他进一步表示,我有三个女儿,加上我和太太,我们是同一个家族,其他人没有理由没有份儿。
2005年春,杨惠妍毕业回国,以杨国强私人助理的身份加入碧桂园,协助父亲订立发展策略、投资计划及整体项目规划。
不管杨惠妍最初的理想是什么,身为“第二代富豪”的她已是碧桂园执行董事。杨惠妍100%控股“必胜有限公司”,而这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外资”公司持有碧桂园95.2亿股份,占上市后58.19%份额。
碧桂园的大股东究竟是谁?面对记者的追问,杨国强说自己才52岁,谈接班问题还早。后又发布一则公告,确认杨惠妍并非杨国强的代名人,杨惠妍为股份的最终实质拥有人,可全权决定如何管理其个人资产。
在碧桂园的招股书中,揭示了杨国强将财富转给女儿的可公开的原因:2005年,杨国强将其于我们(碧桂园)的中国营运公司的权益转让予其女儿杨惠妍。此乃由于其意欲训练杨惠妍为其家族拥有的本集团权益的承继人。
5年前,当时正在美国读书的杨惠妍打电话给父亲,推动他要“为穷人的优秀孩子办一个最好的免费学校”,这就是后来以杨国强已逝的哥哥杨国华命名的“国华中学”。
“我觉得她的心态已经足够好。她对不认识的人都这么好,没道理不养我嘛!”在一次访谈中,杨国强对外界解释说,“她品德很好,很勤奋,具备以后作为企业领导的很好的素质。”
在最近一次和朋友通话中,杨国强谈到了他的女儿杨惠妍在企业一些重要决策时“作出了有影响力的建议”。
几乎尽人皆知,在这个目前市值为2100亿的碧桂园航母中,杨国强仍是最权威的掌舵人,名副其实的“影子首富”。
和财富天然继承者杨惠妍不同,其父杨国强的财富积累是一个充满冒险与艰苦的故事。直到18岁,这位出身广东顺德的“穷小子”没有穿过新衣、没有零花钱。在大哥杨国华的指引下,杨国强进入镇政府旗下的一家建筑公司。
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杨国强表示曾经对“每天挣5毛钱”的生活产生过绝望。
1993年,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顺德一家房产公司将4000套别墅抵押给杨国强所在的建筑公司用以偿还工程垫付款。无奈之下,杨国强从建筑承包商转向房地产开发。
通过建立“贵族学校”,并提出“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的诱人口号,杨国强迅速打开市场,取得成功。“像卖白菜一样卖房子”,截至2007年,杨国强以“一年一个碧桂园”的速度在广东已经开发出22个碧桂园。目前版图已延伸至湖南长沙、内蒙古满洲里、江苏泰州、辽宁沈阳、天津等城市。
作风低调
批评者们把碧桂园的成功和财富剧增更多地归结于房价的飙升和土地的增值。碧桂园上市后,公布其土地储备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500万平方米,成为内地最大的地主。
正如福布斯的报道所说,这些房地产商的崛起,反映了急剧上升的中国房地产暴利。“在过去的一年中,尽管中国政府努力限制房地产荣景,并担心可能引发债务危机或者迫使大多数穷人无法负担得起的住房。”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最富有的40个人当中,房地产商占了12位。
和中国许多富豪不一样,身具争议的杨国强一直低调行事。他曾经给一位负责媒体公关的助理下死命令:如果老板的名字或照片出现在报纸上,就让他走人。
现在这一条规矩同样适用于杨惠妍。碧桂园集团拒绝了所有采访杨惠妍的要求。杨惠妍曾就读的广东碧桂园学校也对此三缄其口,“非常抱歉,在得到她本人同意前,我们不会对你说一个字。”一位老师如是说。
即使这样,丝毫没有减弱公众对中国首富的“探索”兴趣。最近,一家门户网站公布了杨惠妍在2006年年底举行婚礼的全程录像。今年4月底,记者发现,即使到了深夜11点,点击录像的流量仍然高达每小时4万人次。也正是通过这段视频,公众才得以目睹这位中国首富的真面目,还有她那位毕业于清华大学、曾留学海外的丈夫。
此前,一些过度热心的网友还帮忙建立起“杨惠妍”个人网站,网罗了所有关于杨惠妍的真真假假的资料。网友们还找来他人照片冒充杨惠妍的个人照片在网上传播。一些曾在碧桂园工作过的人,也开始提笔撰写“我所认识的‘女首富’杨惠妍”。
对外界所有一切,杨国强和他的女儿始终不予回应,似乎“首富”的概念未曾与他们有关。现在,这位年轻的首富,据说正在努力熟悉河沙与海沙的区别、钢材多少钱一吨等诸如此类的细节。南方周末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