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立冬吃饺子 |
秋冬以来本市已经历两场大雾 今天部分高速仍关闭 据市气象部门统计雾天呈逐年增多趋势(图)
今日立冬京城走进“雾霾”迷团
北京有立冬吃饺子“安耳朵”的习俗 记者上午在家乐福超市看到仅半个小时就将馅料抢购一空
本报讯 (记者陶颖)北京雾天是不是越来越多了?今天上午10点,市气象部门表示,今年秋冬以来,已遭受两场大雾袭击。由于霾助阵,本市“雾”天呈增多趋势。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立冬。
根据市气象台最新的监测显示,上午城区能见度普遍好转,提高至3公里以上。只有东南部地区,大雾势力比较顽固,撤退缓慢,早晨,京石、京沈、京津塘等高速公路仍采取了封闭措施。
而自今年10月下旬以来,本市已遭受两场大雾袭击。市气象台先后共发出两次大雾橙色预警信号和两次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大雾期间,本市出现的最低能见度只有20多米,空气相对湿度达到100%饱和。
根据市气象部门统计资料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本市每年雾天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到近三年,雾天数量从两位数降至一位数。但为何市民觉得北京秋冬雾气蒙蒙的天越来越多呢?
市气象部门分析表示,一方面,雾和霾是相对独立的,前者是由水汽形成的,而霾主要指空气污染物和杂质;另一方面,它们又互相交织,污染物附着在水汽上,越积越多,加重雾霾浓度。
霾增多主要由于机动车尾气等多种污染源排放加大,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因此,产生大雾后,原本可以很快蒸发消散,但由于霾的加入,使能见度久久难以转好,显得北京“雾”天越来越多。
立冬·保健
出现“雾和霾”晨练最好歇一天
一、出现雾霾应暂停晨练。尤其是霾天,空气不纯净,含有酸、碱、盐、胺、苯等多种有害物质,还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早晨一般是雾最浓的时候,人此时锻炼将大量吸入有害物质,造成咽喉、气管和眼结膜病症。
二、避免在雾霾中长跑。由于雾中水汽多,氧气含量相对较小,而人长跑时的供氧需求激增,因此容易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
三、警惕“湿冷”病。冬季低温下出现大雾,尤其是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时,阻碍人体正常蒸发散热,对肾病、结核病和慢性腰腿病都有不利影响。
立冬·现场
师傅提早来上班立冬饺子端上桌
记者从位于西四的惠丰饺子楼了解到,为了今天中午更多的顾客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饺子,这家餐馆特意提前半个小时上班,准备各种制作饺子的原料。“面粉和各种馅料都比平时多备出了一半多,很多师傅一早就来准备了。”
惠丰的经理告诉记者,按照往年的情况,预计今日饺子的销量将翻一番,达到800盘以上。
图为11时30分饺子已端上餐桌。
文/记者张鑫摄/记者林晖
立冬·民俗
赶着“安耳朵”超市肉馅遭抢购
本报讯 (记者张鑫)今天是立冬节气,讲究吃饺子。记者了解到,超市里的饺子原料成为了抢手货,而餐馆的饺子销量也翻了一番。
北京人有个习俗,立冬吃饺子,老人们称之为“安耳朵”。据说这一天吃了饺子,一冬天不冻耳朵。
今天上午,记者在家乐福超市看到,购买饺子馅的顾客半个小时内就将大量肉馅抢购一空。
“等一会,绞好的馅马上就来。”敲着只剩下肉渣的大铁盘子,家乐福生肉部的工作人员大声安抚顾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天一早猪肉馅已经销售4大盘子了,大约有百十来斤。“今天这馅卖的比肉还快呢。”记者随后从华堂、物美等商场了解到,各种制作饺子和饺子配料的销售也有增长。
记者随后走访了老边饺子、东方饺子王、大娘水饺等饺子馆,他们均表示饺子原料的准备量比平时有所增加。
答疑解惑
立冬和饺子
立冬节气,老北京为什么吃饺子呢?记者采访了民俗专家王作楫。
王老师表示,立冬代表冬天已经到来,天气上是由寒变冷,辞青的节气。在餐饮上主要是以进补为主,开始喝热饮料等。老北京在这一天习惯“砍大白菜”,家家做大馅。
立冬·提醒
提防“变天儿”穿衣保暖看指数
风寒气象指数
综合日最高、最低气温和风力、湿度大小,告知市民室外寒冷程度,需如何保暖。
1级:高于10摄氏度,凉,室外活动可戴单皮或线手套
2级:0至9摄氏度,非常冷,室外活动需戴手套和帽子
3级:-1至-10摄氏度,寒冷,室外活动需戴皮或棉手套和帽子
4级:-11至-14摄氏度,非常寒冷,室外活动需戴厚棉或皮手套和帽子
感冒气象指数
根据冷空气活动以及引起的气温起伏变化,告知市民感冒发病率。
1级:低发期,不易发病
2级:易发期,较易发病
3级:多发期,发病人数呈增多趋势
4级:高发期,发病人数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