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舞台不落幕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侧记
艺术的盛会
“长江从历史走来,荆楚从长江走来……”
11月5日晚上,湖北剧院的大舞台上,只见台上江水滔滔,小船缓缓,纤夫号子阵阵,一段段美轮美奂的歌舞令人陶醉:《香溪香》情景歌舞优美迷人、《背脚夫》诙谐幽默、《梆鼓寻神》原生态十足、民俗歌舞《妹娃要过河》等尽显巴土热血儿女的情感生活,台下观众看得如醉如痴。这出由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演出的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家住长江边》,是湖北省为角逐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精选出的八台大戏之一。
由文化部举办、湖北省承办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11月5日在武汉开幕。连日来,武汉市的35处剧院场馆,到处是欢歌笑语、丝竹缭绕,好戏不断,来自全国各地专业艺术团体的1万多文艺精英在此竞展才艺。云南省演出的大型彝族风情歌舞《太阳女》,500多套彝族服装华美绚丽,演员们载歌载舞地表现了彝族人民赛装、打歌等民俗活动,展现出一幅彝族人民五彩斑斓的生活画卷。
湖北省的《家住长江边》以长江为线,以三峡、巴土、神农架、武当山、洪湖为“珠”,以长江两岸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和人文风韵为“线”,用湖北的梆鼓、拼命号子、龙船调等舞蹈动作和现代艺术表现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荆楚大地的文化魅力。该剧艺术总监杨凤仙表示,荆楚儿女因长江而生,以长江为傲,因此要把该剧打造成湖北的“文化名片”。
四川省成都市的《欲海狂潮》是获得2007年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创新之作。此剧根据美国话剧《榆树下的恋情》改编,该剧展现了人性、人情、欲望的激烈冲突与矛盾。编剧徐棻女士在对记者谈其创作体会时说,改革开放前我国是禁欲主义的,后来有点“欲望横流”了,对此很多人感到困惑。戏中想表现的是,人没有欲望社会就不会进步,但欲望过度膨胀,就会带来灾难。成都市川剧院院长徐仲旭认为,在学习“八荣八耻”的今天,该剧的上演将留给观众许多有益的联想和启迪。他希望通过此剧给人以警示,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义。
艺术节期间,各类展览活动也吸引了大批参观者。湖北省博物馆千件珍品、省艺术馆八大展览对市民免费开放。全国书法大赛作品展、国际书法名家作品展、荆楚百年英杰展、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等各类展览竞相开展,内容丰富多彩,使观众大饱眼福。人民的节日
在几天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此届艺术节内容丰富、参与者众多、观众范围广,凸显了“文华奖”与“群星奖”争奇斗妍、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交相辉映的特点。
一是专业剧目和群众文化团体参赛数量、水准超过以往。据八艺节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此届艺术节汇聚了国内专业艺术团体的演职人员一万多人,参加“文华大奖”比赛的剧目有京剧、昆曲、话剧、音乐剧、舞剧、地方戏、儿童剧、歌舞杂技主题晚会等54台节目,超过以往历届艺术节。这些剧目时代精神昂扬,民族特色浓郁,代表了中国当代舞台艺术的最高水平。通过比赛,将从中评选出12台获“文华大奖”。与此同时,还有22台优秀剧目参加祝贺演出。
“群星奖”是全国群众文化政府最高奖。参加“群星奖”的164台节目从各省报上来的1000多个剧目中选出。八艺节期间,还举办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12场“群星奖”决赛和美术、书法、摄影终评及展览,最终将评出330个奖项。为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艺术节期间还将开展“唱响八艺节———群众文化月”、“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和演员”评选活动及一系列丰富多采的群众文化活动。
二是本届艺术节中的美术、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展览,在规模和内容上都超过以往。艺术节期间,共有包括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在内的30项展览艺术展出,涵盖美术、摄影、动漫、民间工艺等多个门类。《荆楚狂歌———周韶华新作展》、《全国文物收藏艺术品展示会》等内涵隽永、形式多样的展览项目,使得本届艺术节的内容更加丰富,美不胜收。
三是充分体现了“让群众共享中国艺术节文化大餐”的办节宗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让广大群众享受基本文化权益和先进文化建设成果,艺术节组委会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惠民举措,所有演出均限定了最高票价,不得超过680元。同时规定,低价票数量要不少于全场总座位数15%。其中,歌舞类剧目每张票不高于50元,戏剧类不高于20元。
从11月1日开始,武汉地区的1万余名民工和环卫工人等分4批免费现场观看了开幕式的彩排演出。此外,还将票免费送到高校和农村,对省级劳模、军人、学生、残疾人实行优惠。八艺节期间,湖北省博物馆、展览馆都大大降低了门票,仅收5~10元,部分场馆免票。湖北省“全国道德模范奖”和“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部分省级先进工作者、省级劳动模范、军烈属及残疾人等获赠1000张演出票。这些举措,充分显示了艺术节是“人民的节日”这个特点。这使人感到,艺术节播散的艺术之花将常开不败,这里的舞台永不会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