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深圳华为“辞职门”背后四大玄机(图)

  本报记者 张有义 李伟雄 发自深圳
图为华为研发中心 张有义 李伟雄 摄

  11月8日,本报记者驾车驶出深圳梅观高速公路华为出口,远远便看见了华为那座21层的研发中心和用字母标注的公司名称。很多员工已经休完带薪假期,门口人来人往,一位保安正在指挥着车辆有序地进出。似乎这里并不是媒体正在热炒的漩涡所在。

  与外部的喧闹、媒体的热炒相比,华为公司内部为什么表现如此的平静。一位老员工告诉本报记者:如此平静一如老总任正非的低调;更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不让他们平静的事情发生。


  波澜不惊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本报记者通过对不同层次员工的采访,逐一对本次华为“辞职门”事件背后玄机进行解读。

  玄机一 突然行动

  今年9月份,老员工李强(化名)就听说公司准备裁员,但不是真正裁员,而是进行劳动合同重新调整。“刚开始,我心里很不踏实,我在这里干了10年多了,一直踏踏实实工作,以公司为家,为什么要裁员,或者重新签定劳动合同呢?”

  谜团一直延续到10月24日左右,“公司一位领导突然召集员工开会,宣布了整改的方案,并进行了动员,最后要求我们写一份书面的离职申请书。我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感觉很辛酸。当时领导说:"这次整改从老总到我们每一位都一样,大家尽可以放心,公司不会抛弃任何人!"”李强半信半疑。

  对于人力资源重新调整的消息,公司领导着重强调,不要对外界尤其媒体进行任何透露。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没过几天,先后有一两家媒体刊登出消息,随后,令华为意想不到的是,此举竟然遭到来自全国媒体的关注和质疑。华为公司主管宣传的员工于玲(化名)对本报记者透露,自此之后,电话铃声不断,“但大部分都被我们拒之门外”。

  “越拒绝,越引来媒体无数猜测。”于玲说,对于外界来讲,华为公司此举有些突然,“于是更多的猜测认为,突然的背后必然有玄机甚至陷阱”。

  实际上,华为上下知道此事已很长时间,于玲说,而且大家包括她本人在内都很快领略到了公司的良苦用心和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大家也为自己能够获得一份突然的“馅饼”感到高兴。

  1996年,华为也曾经进行了一场类似变革,市场部集体辞职。当时,华为市场部所有正职干部,从市场部总裁到各个区域办事处主任,所有办事处主任以上的干部都要提交两份报告,一份是述职报告,一份为辞职报告,采取竞聘方式进行答辩,公司根据其表现、发展潜力和企业发展需要,批准其中的一份报告。“在竞聘考核中,市场部大约30%的干部被替换下来。”于玲引述老总任正非的话说:“这种重大人事变动,是一个公司的新陈代谢,是公司的活力所在。”

  玄机二 规避劳动合同法

  既然不是一场突然行动,那肯定是一场早有蓄谋的规避法律的行为。媒体的猜测,迅速和即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联系起来。

  这种联系,并非没有根据。华为此次人事变革针对的对象是在该公司工作8年以上,并持有公司股份的员工。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满足“已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或“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件后,便可以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永久员工。

  公司如果用这么一大批“永久员工”,他们在待遇不菲的情况下,工作的积极性必然减弱,“吃大锅饭”的现象将阻碍公司的长远发展。

  一位老员工对本报记者说:“原来公司确实存在一些坐佣可观股权收益,怠于工作的人。而且这些人很大部分工龄都在8、9年以上。”

  按照华为的调整方案,目前在华为工作满8年以上(即1999年前入职)员工,近期由个人向公司提交一份辞职申请,在达成自愿辞职共识后,再竞争上岗,与公司签订新的劳动合同。所有自愿离职的员工将获得华为相应的补偿。同时,现行华为工号制度取消,所有工号重新排序,排序不分先后,不再体现员工工作年限长短。

  “这种方案不是规避劳动合同法又是什么?”深圳律师俞飞对本报记者表示。

  “这是一种巧合也不是巧合。”华为公司法务部有关人士解释说:“劳动合同法出台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理顺和规范多年来存在的不良劳动关系,我们的人力资源调整,正是为了更加符合这一立法目的。华为近十年来,快速发展,员工人数已达到7万余人,积累了一些问题,比如:母公司、子公司、合资公司、派遣公司交叉使用、聘用主体关系混乱。这次人力资源调整必将促进诸多问题的解决。”

  “另外,"工号文化"的背后是内部分配的不和谐,打破这种不良局面,也是这次变革的一项主要任务。因此,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根本没有规避劳动合同法的想法。如果说有,拿出10个亿去规避法律的做法,也实在让人不可思议了!”

  玄机三 员工辞职是否自愿

  除规避劳动合同法的质疑外,另一种强烈的质疑声是:华为是否强迫员工提交“自愿辞职申请”。

  老员工李强说:“刚开始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场骗局,公司怎么会无缘无故拿出10亿元作补偿,然后继续让大家回到原来的岗位呢?天上不会掉馅饼的!”

  据记者调查,大部分属于调整之列的员工都有过这样的想法。

  俞飞律师认为,有经济补偿和重新上岗后工资不变的诱惑,有领导所谓苦口婆心的劝导,大家不写“辞职申请书”,又能怎么办呢?

  “因为觉得是陷阱,所以大家开始根本不愿意写辞职申请的。”李强的同事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后来看到,从老总任正非到高层管理人员再到中层管理人员,一级级的人都陆续上交了辞职申请,部分人员也开始竞聘,并拿到了补偿金。我们被骗的意识也逐渐消除了。”

  “现在我回到了原来的岗位上,工资也没有减少。反过来,我觉得公司确实是在为长远发展作打算,打破了十几年来的工资分配机制,注入新的活力,大家反而觉得更有发展空间了。同时,对原来存在的不公分配现象,所报有的不平衡心态也消除了。”

  但是,据悉华为此次人事调整后,还是有百余名员工未能竞聘上岗。通过电话,本报记者联系上了两位未能上岗的人员。他们的心态比较复杂。有的认为,自己原来也只能拿2000多元的工资,现在得到了补偿,在深圳找到一份高于原工资水平的工作并不是问题。也有人认为,他们并不排除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可能,因为所谓“辞职申请书”并不是完全自愿。

  玄机四 自我炒作

  有评论认为,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华为公司在此次人事调整中有违规行为,但是,通过这个事件,华为确实获得了极大自我炒作的成功。

  华为法务部工作人员辩解说,从人事调整方案研究、制定、出台,到近期方案动员实施,华为一直在回避媒体,想尽可能地悄悄进行,但还是成为了热点。在成为热点后,华为公司依旧保持了冷静低调的态度,包括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进行说明,“我们都很审慎”。

  华为成为热点的主要原因是,这家公司有着良好的业绩和在全国通讯行业内不可动摇的位置,也就是这家公司的知名度。

  对法务部人员的辩解,业内人士分析,华为低调的说法应该成立,因为在深圳尽人皆知的一个事实是,该公司老总任正非是一个极其低调行事的人,因此,该公司秉承着低调的风格,尤其对于媒体而言,他们每个人都很审慎,这也是本报记者在采访中的最大感受。

  深圳市体制改革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华为“辞职门”事件,一方面说明民众对于用劳动合同法保护自我利益的意识在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一些大的公司的用人问题也正处在一个瓶颈期,华为或者任正非在用人文化上的突破,为中国企业用人机制变革上开了先河。“从这个角度上说华为自我炒作,并在媒体上广泛探讨,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是有积极和深远意义的。”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于玲 | 李强 | 李伟雄 | 张有义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