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苏静
近日,上海作家陈村的《小说老子》由新世界出版社重新装帧后推出。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相比,新版配了谢春彦所作的多幅彩色插图,还在小说每一章的前面列了《老子》原文以便对照。
陈村记得是1993年的一个冬夜,何立伟从长沙打来电话,说高雄的道教文化院约稿,问他愿不愿意写一遍《老子》。
陈村迟疑片刻后应下了,之前他写过一次孔子,“当一回中国人,细细读上一遍《论语》和《老子》多好。漫长人生的一段时间,昏昏昭昭地活在古籍里,很诱惑人。”
像陈村这样用小说来演绎全本《老子》,大概是第一次。“我在书中设计了两个人物玄一和抱朴,人多就讨厌了,便成了真正的小说。《老子》的思想需要人来阐述,絮絮叨叨的玄一就成了一个"讨厌"的角色,而在抱朴身上就多了一些自然而然的东西,因此更可爱。但是在全书中两个人的性格是一贯的,有着连续性。”
用小说的形式,还有陈村为了使《老子》更通俗的苦心。“《老子》一书,料想应当也是用当时的口语写成,年深日久,文字变迁,读来费解。抽象的话难记,我就添加了两个人物,一点情节。”陈村自认并无高于《老子》的思想,并强调《小说老子》无意替代先贤前辈的学术大著,更不可能替代原著的诵读。陈村说自己只是个“结结巴巴的转述者”,“但是有一点,我绝不会去虚构"老子",这是会遭到天谴的,对圣贤我一向心存敬畏,我可以解释错,但绝不能弄出什么假"老子"。”
为了更接近《老子》的思想,陈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但最困难的还在于虚构的度,“《老子》很朴素,不像庄子那么浪漫,庄子写的时候就很冲动很兴奋,而老子说话是懒洋洋的,感觉是老子不经意地写着写着就写出来了。因此《小说老子》中没有激烈的情节,激烈和《老子》不相配,小说应当有雅淡的兴味,雅而且淡,这才是《老子》。”
“接近《老子》,是某些人在这个时代的唯一的精神出路。在过去的岁月中,失意的文人和下野的官宦往往也是这样安排他们的思想。”在很多人看来,孔子和老子总是对立的,连司马迁也感慨“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而这种对立往往被简单地归为积极和消极的对立,而陈村有自己的发现,“其实孔子和老子未必很对立,老子也有很多积极的方面,若是消极他本可以袖手,不管这些纷扰,他只是提供了和孔子不同的处世方式,不同的生活态度。老子真的是古代的智者,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被告知的都是要做强者,要站在高处,而老子教给我们的却是相反的道理,老子是求下的,不示强的,防守的。正是上善若水,人可以没有过失,正是因为不曾用力去争夺什么。”
《老子》其书众说歧出,老子其人更是扑朔迷离,有人说他是耳长及肩的长寿老者,有人说他是清静自正的隐者,孔子目之为乘风云而上天的龙,而在陈村的眼中,老子是那个骑着青牛出关而去的背影,“你看他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扬长而去的模样,就是那么一副我不和你们说的样子。骑牛和骑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马是一种攻击性的动物,是失常的。老子不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