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高级法官王满春任主编,梁贡华、楚刃同志为副主编撰著的《中华法律文化探源》一书,日前由人民法院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一出版,即在北京、上海、南京、山西等地法律学界引起好评。
许多专家、教授和律师认为,该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意义重大。中华文化是中国人民历代智慧的结晶,是凝结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而中华法律文化正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瑰宝,弘扬中华文化就包括弘扬中华法律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很好地挖掘中华法律文化。在当前中西方文化激荡的历史时刻,研究和出版《中华法律文化探源》,正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加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实际行动。五千年华夏文明看山西,这不仅需要从文献资料上进行确凿的论证,而且需要从考古发现上给以充分的证明。《中华法律文化探源》正是从文献资料与考古发现的结合上,探讨了我国五千年前的山西地区,特别是山西襄汾县的陶寺,不仅有五千年前后的墓葬,而且有五千年前后的城址。说明当时那里已经有了贫富分化、阶级、国家的雏形,有了法律文化产生的前提。本书还以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论证了我国著名的北方“辽河文化”、南方“长江文化”与中原“黄河文化”的比较,说明不管各大文化区如何互相影响,或前或后,地处“黄河文化”区的山西都是中华文明发源最早的地区。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法律文化也是在这里最早产生。特别是法律的鼻祖“皋陶”,就诞生在历史上的尧舜禹时期,而尧舜禹主要活动在晋南一带。
第二、立论高远。本书虽然是探讨中华法律文化的起源,但不仅仅是纯粹的文献论证和考古证明,而是从理论的高度,探讨了中国古代“德”与“刑”、 “礼”与 “法”、德治与法治,“西学东渐”与中华法律、历史法律与当代法制的各种关系。从而提出了“德法并重,注重道德教化”“注重调解,维持社会和谐”“廉吏执法,依法约束权力”等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论点。这些具有现代意义的论点,对于我们今天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直接的实用价值。
第三、空间广阔。 《中华法律文化探源》一书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华法律文化 “源头”的探讨,以及对其主要“源流”如三晋“法家文化”、秦汉以后法律文化演变等的研究。一些专家提出,本课题今后研究的空间很大,从本书涉及到的内容出发,能够衍生出许多独立课题,完全可以写作、出版一套系列丛书。比如,“周礼与法的关系”“伦理与法的关系”“道德与法的关系” “中西法律文化发展比较” “中华律师法律文化研究”“晋商习惯法文化研究”,等等。
李晋云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